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17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属于水电领域,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内部的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柜体侧端开凿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处自上而下交替连接有导热弧板和外显柱,导热弧板端部贯穿通孔并与导热内板固定连接,导热内板上同样开凿有多个通孔,外显柱的端部贯穿通孔并与吸潮板固定连接,导热内板结合导热弧板的设置可以实现能够及时去除柜体内部湿气,同时外显柱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从外部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的受潮情况;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包括测控部分和测控装置,测控部分包括传动部分、UPS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控制器,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廉,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低压机组指机端电压为400V,单机容量为800KW及其以下的水轮发电机组,我国现在的低压机组水电站大部份年代比较久,受当时技术制约低压机组水电站水轮机发电机调速装置大多数采用手动或手电动调速方式,纯手动的调速方式调节精度低、操用费力;手电动的调速方式采用三相异步电机,电机惯性大,容易超调,以致并网操作难以电动完成,且市电停电后电机因失电而不能工作,无法满足行业自动化发展需求。一些工作于水电站的低压机组所处环境一般较为潮湿,特别是一些厂房设置在地下水电站,现有技术中虽然设置了保护柜体对其进行防潮防护,但是效果不佳,位于柜体内部的低压机组器件依然容易受潮,且操作人员难以从外部直接观察到。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它可以实现低压机组水轮机自动调速,柜体能够及时去除柜体内部湿气,同时方便操作人员从外部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的受潮情况,且维护成本低廉,效果良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内部的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所述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包括测控部分和测控装置,所述测控部分包括传动部分、UPS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控制器,所述UPS电源和步进电机控制器均与传动部分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器与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控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减速机构,且步进电机与减速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柜体上端连接有防护盖,所述柜体内壁连接有导热内板,所述导热内板远离柜体内壁的表面连接有吸潮板,所述柜体侧端开凿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处自上而下交替连接有导热弧板和外显柱,所述导热弧板端部贯穿通孔并与导热内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内板上同样开凿有多个通孔,所述外显柱的端部贯穿通孔并与吸潮板固定连接,导热内板结合导热弧板的设置可以实现能够及时去除柜体内部湿气,同时外显柱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从外部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的受潮情况,且维护成本低廉,效果良好。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导热弧板自上而下长度依次变短,且导热弧板的弧口向下,导热弧板自上而下长度依次变短的设置便于各个导热弧板均匀受太阳光照射,均匀受热。进一步的,所述外显柱包括透明管、透明罩、吸潮棒和显示球,所述吸潮棒位于透明管内侧,且吸潮棒和透明管均与吸潮板固定连接,所述显示球位于透明罩内侧,且透明罩与透明管远离吸潮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显示球与吸潮棒固定连接,柜体内部较为潮湿的情况下,吸潮板将其自身吸收的潮气通过吸潮棒扩散到显示球上,所述显示球采用无水硫酸铜颗粒压制而成,显示球遇水变蓝,说明柜体内部潮湿严重,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观察显示球的变色情况了解柜体内部的潮湿情况。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中的步进电机控制器能够发出均匀脉冲信号,能够精确的控制步进电机转过每一个角度;UPS电源能提供应急电源,保证市电停电的情况下该系统仍能正常工作;能提高低压机组水电站水轮机发电机自动化程度和低压机组水电站水轮机发电机调速系的调节精度及可靠性;柜体内导热内板结合导热弧板的设置可以实现能够及时去除柜体内部湿气,同时外显柱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从外部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的受潮情况,且维护成本低廉,效果良好。(2)多个导热弧板自上而下长度依次变短,且导热弧板的弧口向下,导热弧板自上而下长度依次变短的设置便于各个导热弧板均匀受太阳光照射,均匀受热。(3)外显柱包括透明管、透明罩、吸潮棒和显示球,吸潮棒位于透明管内侧,且吸潮棒和透明管均与吸潮板固定连接,显示球位于透明罩内侧,且透明罩与透明管远离吸潮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显示球与吸潮棒固定连接,柜体内部较为潮湿的情况下,吸潮板将其自身吸收的潮气通过吸潮棒扩散到显示球上,显示球采用无水硫酸铜颗粒压制而成,显示球遇水变蓝,说明柜体内部潮湿严重,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观察显示球的变色情况了解柜体内部的潮湿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1柜体、2防护盖、3导热弧板、4导热内板、5吸潮板、6外显柱、61透明管、62透明罩、63吸潮棒、64显示球、7通孔、8测控部分、9测控装置、10传动部分、11UPS电源、12步进电机驱动器、13步进电机控制器、14步进电机、15减速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1内部的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包括测控部分8和测控装置9,测控部分8包括传动部分1、UPS电源11、步进电机驱动器12和步进电机控制器13,UPS电源11和步进电机控制器13均与传动部分1电性连接,步进电机控制器13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2电性连接,测控装置9包括步进电机14和减速机构15,且步进电机14与减速机构15电性连接,步进电机14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2电性连接;本方案中,步进电机控制器13能够发出均匀脉冲信号,能够精确的控制步进电机14转过每一个角度;UPS电源11能提供应急电源,保证市电停电的情况下该系统仍能正常工作;该方案能提高低压机组水电站水轮机发电机自动化程度和低压机组水电站水轮机发电机调速系的调节精度及可靠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涉电器件及其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成熟技术,故在此方案中未作赘述。请参阅图1,柜体1上端连接有防护盖2,柜体1内壁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1)内部的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包括测控部分(8)和测控装置(9),所述测控部分(8)包括传动部分(10)、UPS电源(11)、步进电机驱动器(12)和步进电机控制器(13),所述UPS电源(11)和步进电机控制器(13)均与传动部分(10)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器(13)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2)电性连接,所述测控装置(9)包括步进电机(14)和减速机构(15),且步进电机(14)与减速机构(15)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4)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2)电性连接,所述柜体(1)上端连接有防护盖(2),所述柜体(1)内壁连接有导热内板(4),所述导热内板(4)远离柜体(1)内壁的表面连接有吸潮板(5),所述柜体(1)侧端开凿有多个通孔(7),且多个通孔(7)处自上而下交替连接有导热弧板(3)和外显柱(6),所述导热弧板(3)端部贯穿通孔(7)并与导热内板(4)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内板(4)上同样开凿有多个通孔(7),所述外显柱(6)的端部贯穿通孔(7)并与吸潮板(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柜体(1)内部的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机组调速控制系统本体包括测控部分(8)和测控装置(9),所述测控部分(8)包括传动部分(10)、UPS电源(11)、步进电机驱动器(12)和步进电机控制器(13),所述UPS电源(11)和步进电机控制器(13)均与传动部分(10)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器(13)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2)电性连接,所述测控装置(9)包括步进电机(14)和减速机构(15),且步进电机(14)与减速机构(15)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4)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2)电性连接,所述柜体(1)上端连接有防护盖(2),所述柜体(1)内壁连接有导热内板(4),所述导热内板(4)远离柜体(1)内壁的表面连接有吸潮板(5),所述柜体(1)侧端开凿有多个通孔(7),且多个通孔(7)处自上而下交替连接有导热弧板(3)和外显柱(6),所述导热弧板(3)端部贯穿通孔(7)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新风申林志何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江河机电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