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16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和余热排放管,所述余热排放管位于底座左上方,所述余热排放管底端导通连接蒸汽过滤器一端,所述蒸汽过滤器另一端通过导气管导通连接一号压力泵的输入端,所述一号压力泵的输出端与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导通连接,所述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一侧通过余热回收管导通连接二号压力泵,所述二号压力泵的输出端导通连接环形盘管,且环形盘管外部粘接有保温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设有蒸汽过滤器,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净化,通过设有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和蓄电池,便于发电和存储电能,通过设有环形盘管,便于自主发热供暖,节能减排。

An integrated device of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and self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等。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余热发电和自主供暖均具有节能减排的功效,但是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使用起来效果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设有蒸汽过滤器,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净化,通过设有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和蓄电池,便于发电和存储电能,通过设有环形盘管,便于自主发热供暖,节能减排,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和余热排放管(12),所述余热排放管(12)位于底座(1)左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排放管(12)底端导通连接蒸汽过滤器(11)一端,所述蒸汽过滤器(11)另一端通过导气管(13)导通连接一号压力泵(10)的输入端,所述一号压力泵(10)的输出端与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2)导通连接,所述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2)一侧通过余热回收管(3)导通连接二号压力泵(8),所述二号压力泵(8)的输出端导通连接环形盘管(6),且环形盘管(6)外部粘接有保温棉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和余热排放管(12),所述余热排放管(12)位于底座(1)左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排放管(12)底端导通连接蒸汽过滤器(11)一端,所述蒸汽过滤器(11)另一端通过导气管(13)导通连接一号压力泵(10)的输入端,所述一号压力泵(10)的输出端与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2)导通连接,所述有机工质循环发电机(2)一侧通过余热回收管(3)导通连接二号压力泵(8),所述二号压力泵(8)的输出端导通连接环形盘管(6),且环形盘管(6)外部粘接有保温棉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发电及自主供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对称设有吊装孔(4),所述底座(1)下方焊接减震座(15),且减震座(15)底端固定连接滚轮(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坦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德润环保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