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12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开槽,开槽内设置有浮动板,浮动板背离开槽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勾刺,浮动板与第一支撑板通过压力弹簧弹性连接,浮动板与第二支撑板也通过压力弹簧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插在墙缝位置,通过调节抬升机构,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转轴的一端缓慢分开,对墙体进行支撑和角度抬升,通过大量的合理的镶嵌使用该加固装置,能够对倾斜墙体进行矫正,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不影响墙体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
本技术属于加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大都年代久远,便会产生梁柱蛀虫,墙体歪斜等一系列问题,维修时也并非拆除重建而是对其进行加固或矫正,现有的墙体加固装置都是利用支撑物进行支撑,并没有起到矫正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固矫正古建筑的墙体,现提供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具有能够对倾斜的古建筑墙体进行矫正,使得墙体本身更加牢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1)的一端通过转轴(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2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开槽,开槽内设置有浮动板(31),浮动板(31)背离开槽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勾刺(3),浮动板(31)与第一支撑板(2)通过压力弹簧(32)弹性连接,浮动板(31)与第二支撑板(21)也通过压力弹簧(32)弹性连接,第二支撑板(21)远离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L型支撑架,支撑夹的上表面设置有抬升机构(4),抬升机构(4)包括活动板(42)和固定板(45),活动板(42)与第一支撑板(2)滑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1)的一端通过转轴(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2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开槽,开槽内设置有浮动板(31),浮动板(31)背离开槽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勾刺(3),浮动板(31)与第一支撑板(2)通过压力弹簧(32)弹性连接,浮动板(31)与第二支撑板(21)也通过压力弹簧(32)弹性连接,第二支撑板(21)远离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L型支撑架,支撑夹的上表面设置有抬升机构(4),抬升机构(4)包括活动板(42)和固定板(45),活动板(42)与第一支撑板(2)滑动连接,固定板(45)与第二支撑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抬升机构(4)还包括连接杆(41)、螺纹杆(43)、主动挤压头(44)、旋转杆(46)和被动挤压头(47),连接杆(41)共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杆(41)将活动板(42)、主动挤压头(44)、固定板(45)和被动挤压头(47)连接成平行四边形,被动挤压头(47)贯穿开设有通孔,主动挤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营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