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拉丝空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0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拉丝空间,涉及玻璃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加料空间、位于加料空间底端的漏板拉丝空间以及将两个空间进行分隔的楼板,所述加料空间的底端设置有与漏板拉丝空间的漏板,所述漏板的两侧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有若干朝向玻璃纤维的喷气嘴,所述通气管通过固定在楼板底端的支撑杆支撑在漏板的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玻璃纤维的冷却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放拉丝空间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开放拉丝空间。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领域。玻璃纤维的生产主要步骤包括原料配比-熔融-拉丝-冷却-连续热处理-分批热处理-表面化学处理。拉丝的过程需要漏板拉丝过程和拉丝机的拉丝过程,为了提高生产的玻璃纤维质量,漏板拉丝过程中需要对玻璃进行足够的冷却,拉丝机拉丝对冷却完成后的玻璃纤维进行收集。漏板拉丝和拉丝机拉丝的拉丝过程不同,需要的设备不同,需要将不同的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空间内。对于漏板拉丝的过程,如果此过程中,玻璃纤维没有冷却完全,后影响后续的玻璃纤维的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拉丝空间,能够在玻璃拉丝的过程中对玻璃纤维进行冷却,增加玻璃纤维的冷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拉丝空间,包括加料空间、位于加料空间底端的漏板拉丝空间以及将两个空间进行分隔的楼板,所述加料空间的底端设置有与漏板拉丝空间的漏板,所述漏板的两侧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有若干朝向玻璃纤维的喷气嘴,所述通气管通过固定在楼板底端的支撑杆支撑在漏板的侧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管通入低速冷却气体,对刚从漏板拉丝出来的玻璃纤维进行冷却,提高玻璃纤维的冷却效果,便于后续对玻璃纤维进行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管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且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带动通气管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带动通气管转动,使得喷气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玻璃纤维进行吹气冷却,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玻璃纤维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组件包括与通气管同轴转动的蜗轮以及与蜗轮啮合的蜗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蜗杆能够带动蜗轮转动,方便带动通气管转动,同时蜗轮蜗杆啮合能够带动通气管进行较为精准的转动,进一步增加对玻璃纤维的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气嘴的末端设置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减少出现杂质粘附到为冷却的玻璃纤维的表面,提高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管远离漏板的一侧固定有挡板,挡板倾斜设置,两个挡板组成喇叭状,且远离漏板的一端为开口小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阻挡,减少空气中的灰尘与玻璃纤维接触的情况出现,提高冷却后的玻璃纤维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板拉丝空间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有浸润盒,浸润盒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转动,使得转动辊的表面粘附到位于浸润盒内的浸润剂,玻璃纤维与转动辊抵接,并粘附到位于转动辊表面的浸润剂,浸润剂能够方便后续的集束过程并对玻璃纤维进行润滑,方便后续的收集工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润盒的顶端设置有对浸润盒进行遮挡的遮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对浸润盒进行覆盖,隔绝玻璃液的高温热辐射,减少浸润液的消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辊的内部中空,且两端设置有通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通入转动辊内,使得与转动辊抵接的玻璃纤维进行进一步降温,便于后续玻璃纤维的收集。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对刚从漏板拉丝出来的玻璃纤维进行冷却,提高玻璃纤维的冷却效果,便于后续对玻璃纤维进行收集;2.转动组件带动通气管转动,使得喷气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玻璃纤维进行吹气冷却,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玻璃纤维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3.冷却水通入转动辊内,使得与转动辊抵接的玻璃纤维进行进一步降温,便于后续玻璃纤维的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体现加料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6为体现漏板拉丝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料空间;11、漏板;12、通气管;121、支撑杆;122、喷气嘴;13、转动组件;131、外壳;132、蜗轮;133、蜗杆;14、挡板;2、漏板拉丝空间;21、固定块;22、浸润盒;23、转动辊;231、通水孔;24、遮挡板;241、支撑杆;25、集束轮;3、拉丝机空间;31、加工机器;4、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开放拉丝空间,参见图1,包括加料空间1、位于加料空间1底端的漏板拉丝空间2、位于漏板拉丝空间2底端的拉丝机空间3以及将各个空间进行分隔的楼板4。加料空间1与玻璃窑炉的出液流道之间连通,将将玻璃窑炉内熔融的玻璃直接通入到加料空间1内。拉丝机空间3内设置有加工机器31,加工机器可以为拉丝机或者切断机,将漏板拉丝空间2内冷却完成后的玻璃纤维进行收卷收集或者切割成段。参见图2和图3,加料空间1的底端设置有漏板11,漏板11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通孔与漏板拉丝空间2连通,将熔融状态下的玻璃进行初步拉丝。漏板11的两侧设置有通气管12,通气管12用过固定在楼板4底端的支撑杆121进行支撑,且通气管12与支撑杆121转动连接;通气管12的侧边连通有若干的喷气嘴122,且喷气嘴122的末端固定有滤网。通气管12的一端与气泵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带动通气管12转动的转动组件13。通气管12对称设置在漏板11的两侧,且通气管12远离漏板11的一侧固定有挡板14。挡板14倾斜设置,使得两个挡板14组成喇叭状,且远离漏板11的一端为开口较小的一端。参见图4和图5,转动组件13包括固定在支撑板远离通气管12一侧的外壳131、与通气管12同轴转动并且位于外壳131内部的蜗轮132以及穿过外壳131并且与蜗轮132啮合的蜗杆133。蜗杆133与外壳131转动连接,且蜗杆133伸出外壳131的一端固定有手轮。转动手轮带动蜗杆133转动从而带动蜗轮132转动,进而带动通气管12转动。方便在不同的角度对玻璃纤维进行吹气。参见图6,漏板拉丝空间2上固定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上方固定有浸润盒22、与浸润盒22转动连接的转动辊23、对浸润盒22进行遮挡的遮挡板24以及漏板11拉出玻璃纤维进行集束的集束轮25。遮挡板24的端固定有对遮挡板24进行支撑的支撑杆241,且支撑杆241的底端固定在固定块21上。支撑杆241和集束轮25设置在固定块21的前后两侧。转动辊23的内部中空,且两端设置有通水孔231。通水孔231内通入冷却水对转动辊23进行降温。转动辊23转动,使得转动辊23的表面粘附到位于浸润盒22内的浸润剂。玻璃纤维与转动辊23侧靠近集束轮25的侧边抵接,并粘附到位于转动辊23表面的浸润剂。浸润剂能够方便后续的集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拉丝空间,包括加料空间(1)、位于加料空间(1)底端的漏板拉丝空间(2)以及将两个空间进行分隔的楼板(4),所述加料空间(1)的底端设置有与漏板拉丝空间(2)的漏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板(11)的两侧设置有通气管(12),通气管(12)连通有若干朝向玻璃纤维的喷气嘴(122),所述通气管(12)通过固定在楼板(4)底端的支撑杆(121)支撑在漏板(11)的侧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拉丝空间,包括加料空间(1)、位于加料空间(1)底端的漏板拉丝空间(2)以及将两个空间进行分隔的楼板(4),所述加料空间(1)的底端设置有与漏板拉丝空间(2)的漏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板(11)的两侧设置有通气管(12),通气管(12)连通有若干朝向玻璃纤维的喷气嘴(122),所述通气管(12)通过固定在楼板(4)底端的支撑杆(121)支撑在漏板(11)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拉丝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2)与支撑杆(121)转动连接,且通气管(12)的一端设置有带动通气管(12)转动的转动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拉丝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3)包括与通气管(12)同轴转动的蜗轮(132)以及与蜗轮(132)啮合的蜗杆(133)。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锡扬薛兆余邓军石磊华德生袁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恒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