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99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顶部连接有杯盖B,所述杯盖B一侧设置有弹簧转轴,所述弹簧转轴一侧连接有杯盖A,所述杯盖A表面设置有双色警示灯,所述杯盖A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杯体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杯体底部表面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杯体内部顶侧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一侧设置有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一侧设置有容腔A,所述杯体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容腔A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有益效果:通过电解制氢装置的作用,将水进行富氢化,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带动滚轮转动,使得滚轮带动绝缘挡板抬起,使得富氢水流进容腔A中,打开杯盖A可直接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
本技术涉及富氢水杯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
技术介绍
水素水,是直接使用了日语原名,因日语中“水素”的意思是“氢”,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氢水”,国内又叫富氢水,对于富氢水的研究热始于2007在《自然医学》第一篇氢气生物学论文开始,常识告诉我们氢气是不溶于水的,在中学关于制备氢气的化学实验中,我们就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氢气是不溶于水,实际上,氢气并不是不能溶解于水,只是溶解度确实比较低,如果按照摩尔浓度计算,20℃时水溶解101.25kPa纯氢气的浓度为0.92mmoI/L,如何提升并保持饱和氢气水的浓度及稳定性,才是氢气医学应用上的科研难题,国内纳米气液混合技术的专利技术攻克了氢气难溶于水的科学难题,采用物理方法让水均匀包裹氢分子,促使氢气和水达成稳定结合,具有氢气浓度高,稳定性能好等特点,富氢水杯作为装富氢水的载体,市面上大部分的富氢水杯使用麻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顶部连接有杯盖B,所述杯盖B一侧设置有弹簧转轴,所述弹簧转轴一侧连接有杯盖A,所述杯盖A表面设置有双色警示灯,所述杯盖A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杯体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杯体底部表面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杯体内部顶侧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一侧设置有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一侧设置有容腔A,所述杯体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容腔A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隔板另一侧设置有容腔B,所述容腔B表面设置有电解制氢装置,所述绝缘隔板表面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表面卡合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连接有绝缘挡板,所述绝缘隔板底部设置有容腔C,所述容腔C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一侧设置有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与所述双色警示灯、所述控制面板、所述充电口、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解制氢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电性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解制氢装置、所述电机、所述加热装置电性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所述滚轮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色警示灯的输入端信号相连。进一步的,杯盖A与所述杯盖B通过弹簧转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电解制氢装置的作用,将水进行富氢化,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带动滚轮转动,使得滚轮带动绝缘挡板抬起,使得富氢水流进容腔A中,打开杯盖A可直接饮用。(2)、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可随时监测容腔A中的水温度,通过双色警示灯的作用,当水温过低时,通过控制面板打开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便于饮用,有益身体健康。(3)、通过绝缘挡板与绝缘隔板的作用,将电解制氢装置隔绝在另一个容腔中,防止漏电的现象发生,保障使用者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中容腔C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杯体;2、杯盖A;3、锁扣;4、双色警示灯;5、弹簧转轴;6、杯盖B;7、控制面板;8、充电口;9、防水圈;10、绝缘隔板;11、容腔A;12、保温层;13、滚轮;14、绝缘挡板;15、轨道;16、温度传感器;17、容腔C;18、电解制氢装置;19、电源;20、电机;21、加热装置;22、容腔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顶部连接有杯盖B6,所述杯盖B6一侧设置有弹簧转轴5,所述弹簧转轴5一侧连接有杯盖A2,所述杯盖A2表面设置有双色警示灯4,所述杯盖A2一侧设置有锁扣3,所述杯体1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杯体1底部表面设置有充电口8,所述杯体1内部顶侧设置有防水圈9,所述防水圈9一侧设置有绝缘隔板10,所述绝缘隔板10一侧设置有容腔A11,所述杯体1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12,所述容腔A11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隔板另一侧设置有容腔B22,所述容腔B22表面设置有电解制氢装置18,所述绝缘隔板10表面设置有轨道15,所述轨道15表面卡合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一侧连接有绝缘挡板14,所述绝缘隔板10底部设置有容腔C17,所述容腔C17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一侧设置有电源19。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该装置能够通过将热水倒进容腔B22中,通过电解制氢装置18的作用,将水进行富氢化,通过控制面板7控制电机20带动滚轮13转动,使得滚轮13带动绝缘挡板14抬起,使得富氢水流进容腔A11中,打开杯盖A2可直接饮用,通过温度传感器16的作用,可随时监测容腔A11中的水温度,通过双色警示灯4的作用,当水温过低时,通过控制面板7打开加热装置21,对水进行加热,便于饮用,有益身体健康,而通过绝缘挡板14与绝缘隔板10的作用,将电解制氢装置18隔绝在另一个容腔中,防止漏电的现象发生,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3,所述电源19与所述双色警示灯4、所述控制面板7、所述充电口8、所述温度传感器16、所述电解质氢装置、所述加热装置21电性相连,所述控制面板7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6、所述电解制氢装置18、所述电机20、所述加热装置21电性相连,所述电机20与所述滚轮13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所述双色警示灯4的输入端信号相连,杯盖A2与所述杯盖B6通过弹簧转轴5。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电源19的作用对水杯的所有装置进行供电,让水杯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体验,通过所述电机20带动滚轮13在轨道15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绝缘挡板14进行移动,使得容腔B22内的富氢水流进容腔A11中,供使用者进行饮用,通过双色警示灯4的作用,当温度过高达到了限定温度时,亮起红色警示灯,表示水温过烫,不宜饮用,而当低于又一限定温度时,亮起蓝色警示灯,表示水温过低,不宜饮用,而当水温正好时则警示灯不亮起。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通过将热水倒进容腔B22中,通过电解制氢装置18的作用,将水进行富氢化,通过控制面板7控制电机20带动滚轮13转动,使得滚轮13带动绝缘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顶部连接有杯盖B(6),所述杯盖B(6)一侧设置有弹簧转轴(5),所述弹簧转轴(5)一侧连接有杯盖A(2),所述杯盖A(2)表面设置有双色警示灯(4),所述杯盖A(2)一侧设置有锁扣(3),所述杯体(1)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杯体(1)底部表面设置有充电口(8),所述杯体(1)内部顶侧设置有防水圈(9),所述防水圈(9)一侧设置有绝缘隔板(10),所述绝缘隔板(10)一侧设置有容腔A(11),所述杯体(1)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12),所述容腔A(11)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隔板另一侧设置有容腔B(22),所述容腔B(22)表面设置有电解制氢装置(18),所述绝缘隔板(10)表面设置有轨道(15),所述轨道(15)表面卡合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一侧连接有绝缘挡板(14),所述绝缘隔板(10)底部设置有容腔C(17),所述容腔C(17)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一侧设置有电源(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富氢水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顶部连接有杯盖B(6),所述杯盖B(6)一侧设置有弹簧转轴(5),所述弹簧转轴(5)一侧连接有杯盖A(2),所述杯盖A(2)表面设置有双色警示灯(4),所述杯盖A(2)一侧设置有锁扣(3),所述杯体(1)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杯体(1)底部表面设置有充电口(8),所述杯体(1)内部顶侧设置有防水圈(9),所述防水圈(9)一侧设置有绝缘隔板(10),所述绝缘隔板(10)一侧设置有容腔A(11),所述杯体(1)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12),所述容腔A(11)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隔板另一侧设置有容腔B(22),所述容腔B(22)表面设置有电解制氢装置(18),所述绝缘隔板(10)表面设置有轨道(15),所述轨道(15)表面卡合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一侧连接有绝缘挡板(14),所述绝缘隔板(10)底部设置有容腔C(17),所述容腔C(17)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来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中赣嗨诺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