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用于存储粉末药剂,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输送至所述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相邻的两槽之间设有隔板和安装于隔板之上的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的上方各自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各自独立,转速恰当,保证药剂溶液的均质化,又不破坏聚合物分子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配置药剂溶液浓度精确、自动可调,无需专人看守且能保证药剂溶液均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污水处理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在一级、二级污水处理工艺中,包含沉淀、混凝、气浮、污泥脱水等,此过程中污水处理药剂品种很多,最常用的是加入絮凝剂,絮凝剂可以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无机分子絮凝剂混凝效果高、价格低,是最主流无机絮凝药剂。有机絮凝剂,即能改变颗粒表面电荷,又能起桥链作用,引起絮凝。如聚丙烯酰胺(也称3絮凝剂)。用于加速浓密池精矿的快速沉降。从而降低精矿含水,较少金属流失。有机絮凝剂一般分子量比较大,通常达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故添少量添加即可起到桥链作用,较多添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当絮凝剂制备原料是粉末药剂时,往往通过人工进行药剂溶液的配置,配置好之后需要进行熟化,此过程单一、不连续,且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配置药剂溶液浓度精确、自动可调,无需专人看守且能保证药剂溶液均质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靠近所述驱动马达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传动所述搅龙旋转,并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从第二进料口输送至第二出料口;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预制混合槽与均质熟化槽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之上的第一溢流堰板,所述均质熟化槽与溶液储存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之上的第二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下端设有第五出料口,所述预制混合槽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均质熟化槽上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溶液储存槽上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减压阀、触点式流量计、电动阀,所述电动阀用于开启和切断向所述预制混合槽中注水。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优选地,所述第一溢流堰板和第二溢流堰板均呈V形,所述第一溢流堰板和第二溢流堰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所述槽体的上端。优选地,所述第三出料口、第四出料口、第五出料口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且所述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溶液储存槽内部的右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极高位液位监测器、高位液位监测器、低位液位监测器、极低位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溶液储存槽内溶液的液位。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传动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传动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包括第三搅拌电机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上方,所述第三搅拌电机传动第三转轴旋转,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安装有叶轮。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电控箱,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第三搅拌装置以及进水机构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粉末药剂储存在粉末药剂储存罐内,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水汽不会进入粉末药剂储存罐,避免粉末药剂吸湿后成块并粘结在粉末药剂储存罐和螺旋给料机构上;螺旋给料机构的搅龙能够高精度输送粉末药剂,溶液的浓度精确可调,浓度稳定;本技术槽体为三槽式,包括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能保证药剂溶液连续不间断的供应,并且各槽上方安装有搅拌机,搅拌装置各自独立,转速恰当,保证药剂溶液的均质化,又不破坏聚合物分子链;本技术只需接入电源、水源即可工作,通过安装于溶液储存槽内部右端的四个液位监测器配合控制系统,自动制备药液,无须专人看守,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方框图。图中:1.粉末药剂储存罐;2.第一进料口;3.第一出料口;4.驱动马达;5.搅龙;6.第二进料口;7.第二出料口;8.预制混合槽;9.均质熟化槽;10.溶液储存槽;11.第一隔板;12.第一溢流堰板;13.第二隔板;14.第二溢流堰板;15.第三进料口;16.第三出料口;17.第四出料口;18.第五出料口;19.减压阀;20.触点式流量计;21.电动阀;22.加热线圈;23.第一控制阀门;24.第二控制阀门;25.第三控制阀门;26.极高位液位监测器;27.高位液位监测器;28.低位液位监测器;29.极低位液位监测器;30.第一搅拌电机;31.第一转轴;32.叶轮;33.第二搅拌电机;34.第二转轴;35.第三搅拌电机;36.第三转轴;37.PLC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1、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1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2,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3,所述第一出料口3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4,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5,靠近所述驱动马达4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6,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7,所述第二进料口6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n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n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靠近所述驱动马达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传动所述搅龙旋转,并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从第二进料口输送至第二出料口;/n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预制混合槽与均质熟化槽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之上的第一溢流堰板,所述均质熟化槽与溶液储存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之上的第二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下端设有第五出料口,所述预制混合槽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均质熟化槽上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溶液储存槽上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n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减压阀、触点式流量计、电动阀,所述电动阀用于开启和切断向所述预制混合槽中注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
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
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靠近所述驱动马达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传动所述搅龙旋转,并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从第二进料口输送至第二出料口;
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预制混合槽与均质熟化槽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之上的第一溢流堰板,所述均质熟化槽与溶液储存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之上的第二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下端设有第五出料口,所述预制混合槽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均质熟化槽上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溶液储存槽上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
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减压阀、触点式流量计、电动阀,所述电动阀用于开启和切断向所述预制混合槽中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