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成菊专利>正文

一种光纤处理装置及其工位切换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7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13
一种光纤处理装置及其工位切换机构,该光纤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工位切换机构;切割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的基座上;以及电弧放电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对应所述切割机构设置;该工位切换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分别具有一切割位置和一电弧放电位置,包括光纤固定座,其上设置有光纤定导座;基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前连杆,上端与下端分别与所述光纤固定座和所述基座枢接;以及后连杆,上端与下端分别与所述光纤固定座和基座枢接;其中,所述前连杆与后连杆同步摆动带动所述光纤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切割位置和所述电弧放电位置,所述切割位置和电弧放电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切割机构和电弧放电机构设置。

An optical fiber processing device and its position switch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处理装置及其工位切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切割及表面电弧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光纤机械接续领域现场光纤的切割及表面球面处理的光纤处理装置及其工位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光纤通信的迅猛发展,光纤部署从电信机房向用户端延伸,光纤到户开始普及,由于光纤入户端分散,光纤接续点位置各种各样,不便于集中进行熔接操作,使得光纤现场机械接续和成端应用成为主流,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光纤进行切割处理,光纤处理的质量也需要检查,甚至需要球面处理,如机械现场研磨或电弧熔融处理。目前,市场上的光纤切割刀只有切割功能,没有切割表面检查装置,虽然也有光纤熔端设备推出,但是切割和熔端两个操作需要二次装夹,切割好的光纤从切割刀上取下,安装在熔端机上时,由于光纤定位不准,需要进行位置调整,而现场操作空间、设备放置等条件更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携带两个设备给施工人员带来更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纤处理装置及其工位切换机构,以实现光纤切割和光纤电弧处理一体完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安装在光纤处理装置的机架上,其中,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分别具有一切割位置和一电弧放电位置,所述工位切换机构包括:光纤固定座,所述光纤固定座上设置有光纤定导座;基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前连杆,上端与所述光纤固定座枢接,所述前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枢接;以及后连杆,上端与所述光纤固定座枢接,所述后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枢接;其中,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杆同步摆动带动所述光纤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切割位置和所述电弧放电位置。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刀架安装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一端,所述刀架安装臂上设置有刀架安装孔;前连接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中部下侧,所述前连接臂上设置有前定轴孔;以及后连接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另一端下部,且沿垂直于所述刀架安装臂的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后连接臂上设置有后定轴孔,所述后定轴孔的轴线与所述前定轴孔的轴线平行且具有一高度差H。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延伸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刀架安装臂平行,所述延伸臂上和所述刀架安装臂上分别设置有电极座安装孔。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刀架安装臂的两端和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机架固定孔。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光纤定位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中部上面,所述光纤定位臂的顶端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前定轴孔的轴线垂直。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光纤固定座包括:固定板,为一矩形平板;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摆轴销孔;以及第二连接部,设置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摆轴孔。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还设置有推柄。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前连杆的上端通过摆轴销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摆轴销孔连接,所述前连杆的下端通过定轴销与所述前定轴孔连接。上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后连杆的上端通过摆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摆轴孔连接,所述后连杆的下端通过定轴与所述后定轴孔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纤处理装置,其中,包括:机架;上述的工位切换机构;切割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的基座上;以及电弧放电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的基座上并对应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其中,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的所述切割位置对应于所述切割机构设置,所述电弧放电位置对应于所述电弧放电机构设置。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通过位置切换机构把光纤从切割位置移动到电弧放电位置,从而实现了光纤切割和光纤电弧处理一体完成;满足了机械接续中对光纤表面质量的高要求,解决了光纤切割表面质量难以提高、难以控制的难题;同时,彻底解决了光纤在转换位置时的二次装夹费时费力精度不高的问题,减少了设备携带数量,方便了现场施工,操作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切割位置);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电弧放电位置);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位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切割位置);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位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电弧放电位置);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连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连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机架11放电台12第二磁铁2切割机构21刀架22切割刀23水平定位槽24刀盖25第一压垫26第一磁铁27第二压垫3电弧放电机构4工位切换机构41基座410基座本体411光纤定位臂412V型槽413刀架安装臂4131刀架安装孔4132电极座安装孔4133机架固定孔414前连接臂415后连接臂416延伸臂417前定轴孔418后定轴孔42光纤固定座421固定板422第一连接部423第二连接部424摆轴销孔425摆轴孔426推柄427定导座固定孔428固定磁铁429定位销420定位磁铁43光纤定导座44前连杆441上连接部442下连接部443前连杆体45后连杆451上端连接部452下端连接部453后连杆体46摆轴47定轴48摆轴销49定轴销5光纤H高度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切割位置),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纤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电弧放电位置)。本技术的光纤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工位切换机构4;切割机构2,安装在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的基座41上,用于现场光纤的切割;以及电弧放电机构3,安装在所述工位切换机构4的基座41上并对应所述切割机构2设置,用于对切割后的光纤进行表面球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安装在光纤处理装置的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分别具有一切割位置和一电弧放电位置,所述工位切换机构包括:/n光纤固定座,所述光纤固定座上设置有光纤定导座;/n基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n前连杆,上端与所述光纤固定座枢接,所述前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枢接;以及/n后连杆,上端与所述光纤固定座枢接,所述后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枢接;/n其中,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杆同步摆动带动所述光纤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切割位置和所述电弧放电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安装在光纤处理装置的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分别具有一切割位置和一电弧放电位置,所述工位切换机构包括:
光纤固定座,所述光纤固定座上设置有光纤定导座;
基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前连杆,上端与所述光纤固定座枢接,所述前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枢接;以及
后连杆,上端与所述光纤固定座枢接,所述后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基座枢接;
其中,所述前连杆与所述后连杆同步摆动带动所述光纤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切割位置和所述电弧放电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基座本体;
刀架安装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一端,所述刀架安装臂上设置有刀架安装孔;
前连接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中部下侧,所述前连接臂上设置有前定轴孔;以及
后连接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另一端下部,且沿垂直于所述刀架安装臂的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后连接臂上设置有后定轴孔,所述后定轴孔的轴线与所述前定轴孔的轴线平行且具有一高度差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延伸臂,位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刀架安装臂平行,所述延伸臂上和所述刀架安装臂上分别设置有电极座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处理装置的工位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安装臂的两端和所述延伸臂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机架固定孔。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光纤处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菊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