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胶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4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胶吸管,包括管体部和挤压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挤压部连通,所述管体部由至少三段管径依次减小的管体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用胶吸管设置有三段变径的管体,调整了各段的压强差,在吸取医用胶水后,吸管开口处不会残存空气,便于精确的计量医用胶水的吸液量和准确涂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胶吸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胶吸管。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的进步,临床上对手术技术和辅助材料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医学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给患者最大限度的生命保证,因此手术过程中的快速的止血消炎是尤为重要的。医用粘合剂是医用高分子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组织为粘合对象,人体绝大部分组织、器官在治疗过程中都可以应用粘合技术取代部分缝合,结扎操作,不必麻醉;伤口愈合后自动脱落。与传统方法相比,医用粘合剂的使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可以实现快速止血消炎并且可以快速修复伤口,保证美观。医用胶水通常封装在瓶内,需要使用吸管将胶水吸出后涂抹在人体上使用,而普通的吸管吸取医用胶水后,其下端开口处会残存一段空气,会造成吸液量计量不准,不便于将医用胶水直接涂抹在人体上,且难以精确的控制吸入和挤出的胶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医用胶吸管,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普通的吸管吸取医用胶水后,其下端开口处会残存一段空气,会造成吸液量计量不准,不便于将医用胶水直接涂抹在人体上,且难以精确的控制吸入和挤出的胶水量。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医用胶吸管,包括管体部(1)和挤压部(2),所述管体部(1)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管体部(1)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挤压部(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1)由至少三段管径依次减小的管体连接而成。进一步,每段所述管体均为变径结构,所述管体由所述连接端向所述开口端方向管径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管体为三个,每段所述管体的长度相同。进一步,所述管体部(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吸液量的刻度线。进一步,所述挤压部(2)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为平面,便于使用者持握和挤压。进一步,所述管体部(1)的开口端还设置有便于涂抹的涂抹件。进一步,所述涂抹件与所述开口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涂抹件为刮板或海绵头或毛刷。该医用胶吸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医用胶吸管设置有三段变径的管体,调整了各段的压强差,在吸取医用胶水后,吸管开口处不会残存空气,便于精确的计量医用胶水的吸液量和准确涂抹。(2)本技术医用胶吸管设置有扁平的挤压部,便于使用者持握和挤压吸取,同时,能够避免吸入和挤出的胶水量过大。(3)本技术医用胶吸管设置有刻度线,便于计量吸入和挤出量,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涂抹件,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医用胶吸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部;2—挤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胶吸管,包括管体部1和挤压部2,管体部1的一端为开口端,管体部1的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挤压部2连通,管体部1由三段管径依次减小的管体连接而成,每段所述管体的长度相同。每段管体均为变径结构,管体由连接端向开口端方向管径逐渐减小。管体部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吸液量的刻度线。挤压部2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为平面,便于使用者持握和挤压,同时能够防止吸入和挤出的胶水量过大。管体部1的开口端还设置有便于涂抹的刮板。刮板上设置有与开口端相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槽底部开设有便于医用胶水流出的通孔。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胶吸管,包括管体部(1)和挤压部(2),所述管体部(1)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管体部(1)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挤压部(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1)由至少三段管径依次减小的管体连接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胶吸管,包括管体部(1)和挤压部(2),所述管体部(1)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管体部(1)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挤压部(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1)由至少三段管径依次减小的管体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胶吸管,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管体均为变径结构,所述管体由所述连接端向所述开口端方向管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用胶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三个,每个所述管体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医用胶吸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闪光应磊叶善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派菲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