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银霞专利>正文

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42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品,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补丁、外固定布袋,内固定布袋、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两侧锁骨下、剑突下、两侧肋下附近位置各设计一个圆形开口;所述补丁为“日”字形补丁,上部分为导管入口处;所述内固定布袋设于所述补丁下部分;所述补丁设于所述外固定布袋内;所述弹性绷带设有魔术贴。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实现了导管三重固定的效果,背心3处弹性绷带的设计使得患者进行活动时也不影响导管的固定,导管尾端进行多层隔离,安全卫生,患者需要接心电监护导联电极时也很方便,同时能够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品,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血透半永久导管都是采用胶布固定,或者医用敷帖固定,胶布容易松脱导致导管固定不牢,要反复固定,而有些病人对胶布及敷贴过敏,拒绝固定,导管脱离了固定以后,会随体位受到牵拉、摆动,同时由于导管存在一定的重力,导管会与置管口周围皮肤组织形成摩擦,不仅增加了导管感染的风险,同时大大增加了脱管的风险,同时反复给患者固定导管不仅增加的护士的工作量,同时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大大降低,专利号为201320037211.3公开了一种导管固定带,该固定带使用单一,患者活动时该固定带会发生移动,固定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解决了患者导管易脱离,减小患者导管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补丁、外固定布袋,内固定布袋、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两侧锁骨下、剑突下、两侧肋下附近位置各设计一个圆形开口;所述补丁为“日”字形补丁,上部分为导管入口处,所述内固定布袋设于所述补丁下部分;所述补丁设于所述外固定布袋内;所述弹性绷带设有魔术贴。优选的,所述背心为莱卡棉面料,具有塑身不易变形特点。优选的,所述背心设计的圆形开口大小为直径3cm。优选的,所述补丁上部分镂空,直接接触患者皮肤。优选的,所述内固定布袋一面是棉质材质缝补,一面是所述背心本身材质。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布袋外周设有拉链。优选的,所述弹性绷带共设有3处,分别在所述外固定布袋1处,背心腰部位置2侧各设一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透析后导管置管处予敷贴覆盖,导管尾端予纱布包裹后插入内固定布袋,一方面有固定管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托起导管,减轻导管因重力而引起的牵拉。2、外固定布袋通过周围拉链拉上,是对导管的二重固定及保护作用,透析时只需拉开拉链,方便简单。3、外固定布袋处的弹性绷带通过魔术贴将外固定布袋盖住,给导管起到再次固定不易移位的作用。4、背心腰部位置的弹性绷带可以固定整个背心不易扯拉变形。5、五个圆形开口便于接心电监护导联电极,不必将背心掀起来,不仅有利于患者保暖舒适,还有利于线路的整理,减少导联线对皮肤的摩擦,防止压疮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固定布袋放大图图中:1-背心,2-补丁,3-外固定布袋,4-拉链,5-内固定布袋,6-导管,7-补丁上部分,8-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9-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魔术贴A面,10-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魔术贴B面,11-圆形开口,12-背心腰处弹力绷带魔术贴A面,13-背心腰处的弹力绷带,14-背心腰处弹力绷带魔术贴B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由莱卡棉面料制作成的背心1,在背心1上缝补“日”字形补丁2,其中补丁2上部分为镂空,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补丁2下部分为内固定布袋5,内固定布袋5一面是棉质材质缝制,一面是背心1本身材质,补丁2设置在外固定布袋3内,在外固定布袋3上设有拉链4,在外固定布袋3外周一侧设有弹性绷带8,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8上设有魔术贴A面9,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魔术贴A面9可以与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魔术贴B面10进行粘合,背心1两侧锁骨下、剑突下、两侧肋下附近位置各设计一个圆形开口11,背心1腰部位置各设有弹力绷带13,背心腰处的弹力绷带13上设有魔术贴A面12,可以与背心腰处弹力绷带魔术贴B面14进行粘合。五个圆形开口11便于接心电监护导联电极。使用方法:当患者穿上该技术的固定背心1,透析后导管置管处予敷贴覆盖,导管6尾端予纱布包裹后插入内固定布袋5,拉上拉链4,将外固定布袋3缝合,然后将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魔术贴A面9与外固定布袋弹力绷带魔术贴B面10进行粘合。将背心1腰部位置两处弹力绷带13上的魔术贴A面12,与背心腰处弹力绷带魔术贴B面14进行粘合。当患者需要接心电监护导联电极时可直接从五个圆形开口11处进行连接,不需要将背心掀起来。综上所述,该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使用时,实现了导管三重固定的效果,背心3处弹性绷带的设计使得患者进行活动时也不影响导管的固定,导管尾端进行多层隔离,安全卫生,需要接心电监护导联电极时也很方便,能够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补丁、外固定布袋,内固定布袋、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两侧锁骨下、剑突下、两侧肋下附近位置各设计一个圆形开口;所述补丁为“日”字形补丁,上部分为导管入口处,所述内固定布袋设于所述补丁下部分;所述补丁设于所述外固定布袋内;所述弹性绷带设有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包括背心、补丁、外固定布袋,内固定布袋、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两侧锁骨下、剑突下、两侧肋下附近位置各设计一个圆形开口;所述补丁为“日”字形补丁,上部分为导管入口处,所述内固定布袋设于所述补丁下部分;所述补丁设于所述外固定布袋内;所述弹性绷带设有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为莱卡棉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半永久导管固定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设计的圆形开口大小为直径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银霞
申请(专利权)人:熊银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