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9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防侧漏层、不透液性底层、吸收层,所述透液性顶层为靠近人体的一面,所述不透液性底层、吸收层、透液性顶层依次层叠,所述不透液性底层、透液性顶层的侧面相粘合,所述不透液性防侧漏层与透液性顶层的侧面粘合,所述吸收层包括复合吸收芯体和包裹住复合吸收芯体的无纺布层,所述复合吸收芯体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所述非贯穿切痕朝向不透液性底层的一侧,不仅可使一次性吸湿用品的吸湿面积增加,使吸收用品不会太过蓬松,也不会增大一次性吸湿用品与人体接触区域的硬度,增加佩戴产品的合身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
技术介绍
吸收用品表现到具体产品上可以为儿童尿不湿、儿童尿片、成人尿不湿、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等,主要被人们用以接收和容纳尿液和粪便等排泄物,从而保护衣服免受脏污,增大吸收量一直是吸湿用品需要改进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大多数一次性吸收用品是通过压槽或者挖空棉芯来实现产品的合身性,压槽的设计会导致该区域硬度较大,穿着者会感觉很不舒服,甚至损伤皮肤,挖空棉芯会使吸收面积减少,对吸收效果产生影响。总之,迫切需要一种既穿着舒适,又能满足快速、大量的吸收,有效防止侧漏的一次性吸收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防侧漏层、不透液性底层、吸收层,所述透液性顶层为靠近人体的一面,所述不透液性底层、吸收层、透液性顶层依次层叠,所述不透液性底层、透液性顶层的侧面相粘合,所述不透液性防侧漏层与透液性顶层的侧面粘合,所述吸收层包括复合吸收芯体和包裹住复合吸收芯体的无纺布层,所述复合吸收芯体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包括第一覆盖层、第一热熔胶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热熔胶层、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的两侧与第一覆盖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粘结,所述第二热熔胶层的两侧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二覆盖层粘结,所述蓬松无纺布层设置在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之间,所述第二覆盖层朝向不透液性底层。优选地,所述非贯穿切痕从蓬松无纺布层切穿至第二覆盖层。优选地,所述非贯穿切痕从蓬松无纺布层部分切穿至第二覆盖层。优选地,所述非贯穿切痕为连续状分布或间隔分布或连续状分布与间隔分布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非贯穿切痕为直线形或弧形或封闭形曲线,所述非贯穿切痕在吸收层纵向方向上对称布置。优选地,所述非贯穿切痕的截面为V形或者梯形,所述截面各边上设锯齿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与覆盖层之间,能改善高吸水性树脂吸尿后的起坨断棉问题,覆盖层只是上下层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且与高吸水性树脂层粘合,可提供高吸水性树脂膨胀的自由空间大,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层吸水性和高吸水性树脂层利用率高以及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高,复合吸收芯体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所述非贯穿切痕朝向不透液性底层的一侧,不仅可使一次性吸湿用品的吸湿面积增加,使吸收用品不会太过蓬松,也不会增大一次性吸湿用品与人体接触区域的硬度,增加佩戴产品的合身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非贯穿切痕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非贯穿切痕在的复合吸收芯体上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1、不透液性防侧漏层2、不透液性底层3、吸收层4、魔术扣5,所述透液性顶层1为靠近人体的一面,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吸收层4、透液性顶层1依次层叠,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透液性顶层1的侧面相粘合,所述不透液性防侧漏层2与透液性顶层1的侧面粘合,所述魔术扣5与不透液性底层3粘合,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的外侧设有与魔术扣5对应的绒面。所述吸收层4包括复合吸收芯体6和包裹住复合吸收芯体6的无纺布层7,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8,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包括第一覆盖层61、第一热熔胶层6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蓬松无纺布层64、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第二热熔胶层66、第二覆盖层67,所述第一覆盖层61由第一热熔胶层62与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粘结,所述第二覆盖层67由第二热熔胶层66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粘结,所述蓬松无纺布层64设置在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之间,所述第二覆盖层67朝向不透液性底层3。高吸水性树脂层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与覆盖层或两层覆盖层之间,能改善高吸水性树脂吸尿后的起坨断棉问题,覆盖层只是上下层覆盖高吸水性树脂层且与高吸水性树脂层粘合,可提供高吸水性树脂膨胀的自由空间大,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层吸水性和高吸水性树脂层利用率高以及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高。所述非贯穿切痕8从蓬松无纺布层64切穿至第二覆盖层67。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的两侧设非贯穿切痕8为连续状分布直线形,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的中间设非贯穿切痕8为非连续状分布圆形。所述非贯穿切痕8设置在复合吸收芯体6朝向不透液性底层3底层的一侧,时吸收用品不会太过蓬松,也不会增大一次性吸湿用品与人体接触区域的硬度,增加佩戴产品的合身性。所述非贯穿切痕8的截面为V形,所述截面各边上设锯齿结构81。所述V形截面和锯齿结构81可以使一次性吸湿用品的吸湿面积增加。本技术中,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8,所述非贯穿切痕8朝向不透液性底层3的一侧,不仅可使一次性吸湿用品的吸湿面积增加,使吸收用品不会太过蓬松,也不会增大一次性吸湿用品与人体接触区域的硬度,增加佩戴产品的合身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包括透液性顶层(1)、不透液性防侧漏层(2)、不透液性底层(3)、吸收层(4),所述透液性顶层(1)为靠近人体的一面,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吸收层(4)、透液性顶层(1)依次层叠,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透液性顶层(1)的侧面相粘合,所述不透液性防侧漏层(2)与透液性顶层(1)的侧面粘合,所述吸收层(4)包括复合吸收芯体(6)和包裹住复合吸收芯体(6)的无纺布层(7),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8),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包括第一覆盖层(61)、第一热熔胶层(6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蓬松无纺布层(64)、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第二热熔胶层(66)、第二覆盖层(67),所述第一热熔胶层(62)的两侧与第一覆盖层(61)、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粘结,所述第二热熔胶层(66)的两侧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第二覆盖层(67)粘结,所述蓬松无纺布层(64)设置在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之间,所述第二覆盖层(67)朝向不透液性底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非贯穿切痕的复合吸收芯体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其特征是包括透液性顶层(1)、不透液性防侧漏层(2)、不透液性底层(3)、吸收层(4),所述透液性顶层(1)为靠近人体的一面,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吸收层(4)、透液性顶层(1)依次层叠,所述不透液性底层(3)、透液性顶层(1)的侧面相粘合,所述不透液性防侧漏层(2)与透液性顶层(1)的侧面粘合,所述吸收层(4)包括复合吸收芯体(6)和包裹住复合吸收芯体(6)的无纺布层(7),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设纵向分布的非贯穿切痕(8),所述复合吸收芯体(6)包括第一覆盖层(61)、第一热熔胶层(62)、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蓬松无纺布层(64)、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第二热熔胶层(66)、第二覆盖层(67),所述第一热熔胶层(62)的两侧与第一覆盖层(61)、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粘结,所述第二热熔胶层(66)的两侧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第二覆盖层(67)粘结,所述蓬松无纺布层(64)设置在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63)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65)之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军李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玛喜儿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