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谦专利>正文

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87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包括:前臂固定部,所述前臂固定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前臂的第一容置腔;上臂固定部,所述上臂固定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上臂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上臂固定部与所述前臂固定部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矫正垫,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并形成容置腔,所述矫正垫固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用于与肱骨外髁相抵靠。该矫形器不仅可以不适于肱骨髁上骨折的矫形恢复,且对于已形成的肘内翻畸形,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
本技术涉及矫正支具
,尤其涉及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
技术介绍
肱骨髁上骨折为较为常见的肘部骨折,通常多发生于儿童身上。为了保证骨折部位的正常恢复,医生通常会在伤者的骨折处固定石膏或肘关节支具。肘内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常见并发症,目前,普通肘关节支具无法预防肘内翻畸形,很显然这不利于伤者的有效恢复,同时还影响伤者骨折处关节功能的恢复。可见,目前的普通肘关节支具已经不适于肱骨髁上骨折的矫形恢复,且对于已形成的肘内翻畸形,现有治具无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包括:前臂固定部,所述前臂固定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前臂的第一容置腔;上臂固定部,所述上臂固定部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上臂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上臂固定部与所述前臂固定部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矫正垫,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并形成容置腔,所述矫正垫固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用于与肱骨外髁相抵靠。在使用过程中,将患者的前臂放置于第一容置腔并固定,将患者的上臂放置于第二容置腔并固定,由于前臂固定部和上臂固定部铰接,可通过转动调整至舒适的固定位置,从而实现肱骨踝上骨折的辅助恢复;同时,在使用时,矫正垫抵靠于肱骨外踝处,能够效推顶肘内翻突出的肱骨外髁部分,同时挤压限制肱骨外髁的过度发育,还可以保护骨骺不受损伤,从而对已经形成的肘内翻畸形具有矫正作用。这样,该矫形器不仅可以不适于肱骨髁上骨折的矫形恢复,且对于已形成的肘内翻畸形,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矫正垫为胶垫,所述胶垫的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所述胶垫的另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胶垫粘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固定部朝向所述前臂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为自所述上臂固定部向所述前臂固定部方向延伸的弧形外延部。进一步地,所述前臂固定部包括前臂容纳槽和设置于所述前臂容纳槽之槽口处的多条第一紧固带,所述前臂容纳槽与所述第一紧固带围成所述第一容置腔。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固定部包括上臂容纳槽和设置于所述上臂容纳槽之槽口处的多条第二紧固带,所述上臂容纳槽与所述第二紧固带围成所述第二容置腔。进一步地,所述前臂容纳槽的槽壁和/或所述上臂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调节带,所述连接调节带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前臂固定部,其另一端固接于所述上臂固定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调节带是魔术带或伸缩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另一方向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臂固定部11-上臂容纳槽12-第二紧固带2-前臂固定部21-前臂容纳槽22-第一紧固带3-矫正垫4-弧形外延部5-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另一方向的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用于对肱骨髁上骨折恢复过程中以及已形成的肘内翻进行矫正,其能够对肘关节形成持续外翻应力,从而达到预防肘内翻的目的。该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包括前臂固定部2、上臂固定部1和矫正垫3。其中,前臂固定部2用于固定患者的前臂,该前臂固定部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前臂的第一容置腔,第一方向也就是患者前臂的大致延伸方向。上臂固定部1用于固定患者的上臂,该上臂固定部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上臂的第二容纳腔,第二方向也就是患者上臂的大致延伸方向;所述上臂固定部1与所述前臂固定部2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前臂固定部2可绕铰接轴相对于上臂固定部1摆动,以调整前臂固定部2与上臂固定部1之间的角度,从而实现前臂与上臂之间的自由弯曲,提高舒适度。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并形成容置腔,所述矫正垫3固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用于与肱骨外髁相抵靠。上述前臂固定部22与上臂固定部11的延伸方向夹角至少为20°,而且前臂固定部22相对于上臂固定部11向远离患者的方向向外倾斜,此种结构的矫形支具能使得伤者的前臂与上臂之间形成至少20°的外翻角,进而可以对肘关节形成持续的外翻应力,最终能达到预防肘内翻的目的。在使用过程中,将患者的前臂放置于第一容置腔并固定,将患者的上臂放置于第二容置腔并固定,由于前臂固定部2和上臂固定部1铰接,可通过转动调整至舒适的固定位置,从而实现肱骨踝上骨折的辅助恢复;同时,在使用时,矫正垫3抵靠于肱骨外踝处,能够效推顶肘内翻突出的肱骨外髁部分,同时挤压限制肱骨外髁的过度发育,还可以保护骨骺不受损伤,从而对已经形成的肘内翻畸形具有矫正作用。这样,该矫形器不仅可以不适于肱骨髁上骨折的矫形恢复,且对于已形成的肘内翻畸形,也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体地,上述矫正垫3为胶垫,所述胶垫的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所述胶垫的另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由于胶垫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弹性,既能够提高一定的支撑强度,且不会妨碍手臂的弯曲动作。该胶垫粘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具体可粘接在上臂固定部1和前臂固定部2的拼接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固定部1朝向所述前臂固定部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对内翻畸形的肱骨外踝进行位置固定,防止其转动,从而提高矫正效果。该限位结构可以形成于上臂固定部1,即为自所述上臂固定部1向所述前臂固定部2方向延伸的弧形外延部4,上臂部分后方外侧增加了一部分,可以推顶肘内翻畸形突出的肱骨外髁,防止其旋转,最终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臂固定部22包括前臂容纳槽2121和多条第一紧固带2222,前臂容纳槽2121用于为伤者的前臂固定提供固定空间,即所述前臂容纳槽21与所述第一紧固带22围成所述第一容置腔,多条第一紧固带2222设置于前臂容纳槽2121的槽口,用于将伤者的前臂固定在前臂容纳槽2121中。上臂固定部11包括上臂容纳槽1111和多条第二紧固带1212,上臂容纳槽1111用于为伤者的上臂固定提供固定空间,多条第二紧固带1212设置于上臂容纳槽1111的槽口,用于将伤者的上臂固定在上臂容纳槽1111中,所述上臂容纳槽11与所述第二紧固带12围成所述第二容置腔。优选的,第一紧固带2222和第二紧固带1212均为魔术带,进而便于调节对手臂的松紧度,第一紧固带222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臂固定部(2),所述前臂固定部(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前臂的第一容置腔;/n上臂固定部(1),所述上臂固定部(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上臂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上臂固定部(1)与所述前臂固定部(2)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n矫正垫(3),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并形成容置腔,所述矫正垫(3)固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用于与肱骨外髁相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臂固定部(2),所述前臂固定部(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前臂的第一容置腔;
上臂固定部(1),所述上臂固定部(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具有用于容纳上臂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上臂固定部(1)与所述前臂固定部(2)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平面;
矫正垫(3),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并形成容置腔,所述矫正垫(3)固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并用于与肱骨外髁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垫(3)为胶垫,所述胶垫的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所述胶垫的另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粘接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部(1)朝向所述前臂固定部(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肘内翻畸形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自所述上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谦
申请(专利权)人:曹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