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4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容器,其由器底和器壁组成而形成有容置腔,器底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形成有用以收集热气的收集腔,器壁上附着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的第一端与收集腔连通,导热管的第二端从器壁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向外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使用过程中,燃料燃烧后其火苗或热量一部分加热器底,而另一部分通过所述收集腔被传送到导热管中,导热管被加热而最终将热量传递给器壁或直接用以加热放置在容置中需要加热的物品,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较而言,其增加了导热管和收集腔,从而一方面增加了加热面积,可以减少加热时间,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将燃料燃烧后的热量利用起来,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加热容器诸如锅,其锅体由底部跟侧面组成,用于加热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是通过底部及侧面传递到被加热物品,在这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带有热量的气体没有来得及被利用而跟随废气一起被排走,十分浪费资源。因此,现有加热容器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增加加热面积和最大限度利用燃料燃烧后的热量的加热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容器,由器底和器壁组成而形成有容置腔,器底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形成有用以收集热气的收集腔,器壁上附着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的第一端与收集腔连通,导热管的第二端从器壁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向外伸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使用过程中,燃料燃烧后其火苗或热量一部分加热器底,而另一部分通过所述收集腔被传送到导热管中,导热管被加热而最终将热量传递给器壁或直接用以加热放置在容置中需要加热的物品,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较而言,其增加了导热管和收集腔,从而一方面增加了加热面积,可以减少加热时间,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将燃料燃烧后的热量利用起来,节省成本。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收集腔为以器底的中心为圆心的环状凹槽,导热管的第一端的端口为热气进口,热气进口开设在环状凹槽的底面或内侧面上。所述器壁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器底呈杯状,器底通过其杯沿连接于圆筒体的内壁面而与器壁连成一体,器底的外表面、器底的杯沿和器壁其内表面面向器底外表面形成所述收集腔,导热管的第一端的端口为热气进口,热气进口开设在器底的外表面或器底的杯沿上。导热管在垂直于其中心轴的一个截面上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或为四方形。所述导热管螺旋环绕上升地附着在器壁的内壁面,导热管的第二端穿过器壁使其端口伸出容置腔,导热管的第二端的端口为热气出口。所述导热管螺旋环绕上升地附着在器壁的外壁面,导热管的第二端的端口为热气出口。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加热容器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加热容器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加热容器的一个剖视图(剖面同时经过加热容器的中心轴和热气进口的中心轴)。图4是实施例中加热容器的一个剖视图(剖面同时经过加热容器的中心轴和热气出口的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加热容器由器底11和器壁12组成而形成有容置腔13。器底11背向容置腔13的一面形成有用以收集热气的收集腔14。所述收集腔14可以为以器底11的中心为圆心的环状凹槽,且器底11背向容置腔13的一面可以设置多道所述收集腔14。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即为附图各图所示的,所述器壁1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器底11呈杯状,器底11通过其杯沿连接于圆筒体的内壁面而与器壁12连成一体,器底11的外表面、器底11的杯沿和器壁12其内表面面向器底11外表面形成所述收集腔14。器壁12上附着设置有一根或多根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的导热管2,导热管2的第一端与收集腔14连通,导热管2的第一端的端口为热气进口21;导热管2的第二端从器壁12背向容置腔13的一面向外伸出,导热管2的第二端的端口为热气出口22。当收集腔14为环状凹槽时,热气进口21开设在环状凹槽的底面或内侧面上。而当所述收集腔14是由器底11的外表面、器底11的杯沿和器壁12其内表面面向器底11外表面形成的,热气进口21开设在器底11的外表面或器底11的杯沿上,附图所示其热气进口21是设置在器底11的杯沿上。所述导热管2可以螺旋环绕上升地附着在器壁12的内壁面,该方式即如附图各图所示,其一方面增加了与需要加热物品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直接与需要加热物品接触,因而热气的利用率高。导热管2附着在器壁12的内壁面这种情况,导热管2的第二端需要穿过器壁12使其端口伸出容置腔13。当然,导热管2也可以螺旋环绕上升地附着在器壁12的外壁面,其主要能实现增加热量的传导面积,热量通过导热管2的管壁被传递到器壁12上然后再加热需要加热的物品。导热管2在垂直于其中心轴的一个截面上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或为四方形,其中,截面为四方形下更有利于导热管2设置于器壁12外壁面的情况,即有利热量更好地从管壁被传递到器壁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容器,由器底和器壁组成而形成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器底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形成有用以收集热气的收集腔,器壁上附着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的第一端与收集腔连通,导热管的第二端从器壁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向外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容器,由器底和器壁组成而形成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器底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形成有用以收集热气的收集腔,器壁上附着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的第一端与收集腔连通,导热管的第二端从器壁背向容置腔的一面向外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为以器底的中心为圆心的环状凹槽,导热管的第一端的端口为热气进口,热气进口开设在环状凹槽的底面或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壁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器底呈杯状,器底通过其杯沿连接于圆筒体的内壁面而与器壁连成一体,器底的外表面、器底的杯沿和器壁其内表面面向器底外表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通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