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219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控箱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箱体,腔室内设有第一架板,第一架板上连接有多个电池管理器,箱体的外表面具有安装外侧壁,安装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正极连接器以及多个负极连接器,各个正极连接器具有正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正极外接端,各个负极连接器具有负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负极外接端;多个正极连接器的正极内接端汇总至腔室内,且并联布置,多个负极连接器的负极内接端汇总至腔室内,且并联布置,在并联状态下正、负极连接器可以连入多个电池簇,这样,能实现一个电控箱同时连接多个电池簇,并且通过多个电池管理器对多个电池簇进行控制管理。

Electric control box of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
本技术涉及电控箱的
,特别涉及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
技术介绍
电控箱是用于工业设备控制、商场办公等场合的供电系统,用于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如用于电力分配和电力保护。目前,储能系统普遍是用一个电池簇单串一个主控箱,主控箱用来检测、控制组串内所有电池箱,当有储能系统需要一个主控箱同时控制几个电池簇时,往往因各种因素的局限,不能实现一个主控箱同时控制多个电池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主控箱难以同时控制多个电池簇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箱体,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上连接有多个电池管理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具有安装外侧壁,所述安装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正极连接器以及多个负极连接器,各个所述正极连接器具有正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正极外接端,各个负极连接器具有负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负极外接端;多个所述正极连接器的正极内接端汇总至所述腔室内,且并联布置,多个所述负极连接器的负极内接端汇总至所述腔室内,且并联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一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电池管理器在所述第一架板上依序上下间隔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架板上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排,所述接线端子排与所述电池管理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接线端子排布置在所述电池管理器的侧边,且沿着所述第一架板依序上下间隔布置。进一步的,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架板,所述第二架板上设置有多个高压管理器。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具有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相邻布置,所述第二架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内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多个正极接触器,所述正极连接器的正极内接端通过熔丝与正极接触器连接,且多个所述正极接触器通过正极铜排并联起来。进一步的,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多个负极接触器,所述负极连接器的负极内接端与负极接触器连接,且多个所述负极接触器通过负极铜排并联起来。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器的正极外接端及正极内接端呈上下布置,所述负极连接器的负极外接端及负极内接端呈上下布置,且所述正极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呈相邻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腔室内设有的第一架板上安装有多个电池管理器,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正极连接器与多个负极连接器,正、负极连接器的正、负极内接端连入腔室内,与腔室内的电池管理器连接,正、负极外接端分别与电池簇连接,且多个正极连接器并联布置,多个负极连接器也并联布置,在并联状态下正、负极连接器可以连入多个电池簇,这样,能实现一个电控箱同时连接多个电池簇,并且通过多个电池管理器对多个电池簇进行控制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的右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箱体1,腔室内设有第一架板8,第一架板8上连接有多个电池管理器12,箱体1的外表面具有安装外侧壁13,安装外侧壁13上设置有多个正极连接器2以及多个负极连接器3,各个正极连接器2具有正极内接端22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正极外接端21,各个负极连接器3具有负极内接端32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负极外接端31;多个正极连接器2的正极内接端22汇总至腔室内,且并联布置,多个负极连接器3的负极内接端32汇总至腔室内,且并联布置。上述提供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腔室内设有的第一架板8上安装有多个电池管理器12,箱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正极连接器2与多个负极连接器3,正、负极连接器的正、负极内接端连入腔室内,与腔室内的电池管理器12连接,正、负极外接端分别与电池簇连接,且多个正极连接器2并联布置,多个负极连接器3也并联布置,在并联状态下正、负极连接器可以连入多个电池簇,这样,能实现一个电控箱同时连接多个电池簇,并且通过多个电池管理器12对多个电池簇进行控制管理。箱体1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内侧壁,第一架板8安装在第一内侧壁上,安装架板便于设备的安放,也便于拆卸,当箱体1内部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拆卸架板,不用拆下设备,以免造成设备损伤。多个电池管理器12在第一架板8上依序上下间隔布置,排列整齐,便于管理、连接和检修,还能节约空间。第一架板8上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排11,接线端子排11与电池管理器12电性连接,使用接线端子排11连接能更美观,更安全,方便维护与检修。多个接线端子排11布置在电池管理器12的侧边,且沿着第一架板8依序上下间隔布置,方便与电池管理器12连接,美观,便于管理与检修。腔室内设置有第二架板8,第二架板8上设置有多个高压管理器10,以实现高压管理器10对电压的检测与管理,当电压过高时,高压管理系统控制熔丝6呈熔断状态。箱体1内具有第二内侧壁,第二内侧壁与第一内侧壁相邻布置,第二架板8连接在第二内侧壁上,便于接线端子排11与高压管理器10连接。腔室内设置有多个正极接触器71,正极连接器2的正极内接端22通过熔丝6与正极接触器71连接,且多个正极接触器71通过正极铜排41并联起来,形成并联电路,熔丝6起过载保护作用,当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熔丝6会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证电路安全,保护电力设备不受电流过热的伤害,避免电子设备因内部故障而损伤;然后通过正极铜排41输送电流,经过正极接触器71控制电路,通过检测电路状态,自动连通或切断电路以保护电路。腔室内设置有多个负极接触器72,负极连接器3的负极内接端32与负极接触器72连接,且多个负极接触器72通过负极铜排42并联起来,正极连接器2也呈并联状态,这样,当正极外接端21与负极外接端31分别与电池簇连接时,使电池簇呈并联状态。正极连接器2的正极外接端21及正极内接端22呈上下布置,负极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箱体,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上连接有多个电池管理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具有安装外侧壁,所述安装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正极连接器以及多个负极连接器,各个所述正极连接器具有正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正极外接端,各个负极连接器具有负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负极外接端;多个所述正极连接器的正极内接端汇总至所述腔室内,且并联布置,多个所述负极连接器的负极内接端汇总至所述腔室内,且并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腔室的箱体,所述腔室内设有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上连接有多个电池管理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具有安装外侧壁,所述安装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正极连接器以及多个负极连接器,各个所述正极连接器具有正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正极外接端,各个负极连接器具有负极内接端以及与电池簇连接的负极外接端;多个所述正极连接器的正极内接端汇总至所述腔室内,且并联布置,多个所述负极连接器的负极内接端汇总至所述腔室内,且并联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一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管理器在所述第一架板上依序上下间隔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板上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排,所述接线端子排与所述电池管理器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线端子排布置在所述电池管理器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彪王宇曦胥王斌汤贤袖胡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昱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