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84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解决现有技术获取回燃参数时会增加消防人员负重、钻孔费时费力影响回燃判断效率、以及防水性能差在喷水救灾时易损毁回燃参数检测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气体检测装置和手持预警装置;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包括空心壳体、配重块、通气弯管、风泵和防水透气膜,通气弯管的外壁底部与空心壳体的外壁顶部紧密贴合,气体检测装置安装于通气弯管的内顶部;手持预警装置包括单片机、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蜂鸣器和液晶操控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消防人员的负重,有效提高获取判断回燃参数的效率,同时防水性能佳,可有效对获取判断回燃参数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

A kind of water-proof back fire early warning devi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umb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回燃是在通风受限的建筑火灾进入缺氧燃烧甚至闷烧后,由于新鲜空气的突然大量补充而引起热烟气重新急剧燃烧的现象。回燃现象由于其突然性和强大的破坏性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特别是消防人员的安全。因此,当消防人员需进入封闭环境进行救灾时,需要预先判断火灾现场是否会产生回燃,导致火灾回燃的主要因素为封闭环境中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以及封闭环境中的温度,由于消防人员一般都是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因此火灾现场的温度一般没有退去,也就是一般火灾现场的温度均在回燃温度及回燃温度以上,因此封闭环境火灾现场的氧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是决定火灾回燃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消防人员精确掌握火灾现场氧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参数,藉此来判断火灾现场是否会产生回燃,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钻孔机将墙壁钻孔,再将检测氧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的传感器伸入至封闭环境中进行检测,其弊端在于:(1)钻孔设备增加了消防人员的负重。(2)钻孔位置的确定、现场钻孔、传感器的伸入等,不仅费时费力,还将影响判断回燃的效率,延误有效救灾时间。因此,设计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可投掷于密闭火灾现场进行火灾现场氧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的精确检测,以提高回燃判断效率,节约有效救灾时间,并且能够防水,以在喷水救灾环境下可有效对防水回燃预警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保护,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关于回燃预警,现有技术有火灾现场氧气浓度、可燃气浓度及温度导致回燃的标准。例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专利号:201810903185.5,专利名称:火灾回燃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中就有记载。具体为:所述安全级中,检测到的氧气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20%-21%,或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平均值为0%-2%,或室内气体温度平均值低于100℃;轻度回燃级中,检测到的氧气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15%-20%,或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平均值为2-6%,或室内气体温度平均值100-200℃;所述中度回燃级中,检测到的氧气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15%-19%,或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平均值为6%-8%,或室内气体温度平均值200-400℃;所述高危级中,检测到的氧气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低于15%,或可燃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平均值不低于9%,或室内气体温度平均值大于40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解决现有技术获取回燃参数时会增加消防人员负重、钻孔费时费力影响回燃判断效率、以及防水性能差在喷水救灾时易损毁回燃参数检测设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包括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设于所述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内用于检测火灾现场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以及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通过无线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气体检测装置所检测浓度信息并根据该浓度信息进行预警的手持预警装置;所述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包括呈椭球体的空心壳体、设于所述空心壳体的内底部的配重块、以及固定于所述空心壳体的外壁顶部的通气弯管,所述通气弯管的外壁底部与所述空心壳体的外壁顶部紧密贴合,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通气弯管的内顶部,所述通气弯管的两端口上分别密封安装有一个防水透气膜,所述通气弯管的右端内壁上设有风泵,所述风泵用于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弯管的右端端口泵入所述通气弯管内;所述手持预警装置包括单片机,以及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蜂鸣器和液晶操控显示屏,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无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均设于所述通气弯管内顶部的可燃气体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器和存储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风泵、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器和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器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弯管内顶部设有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蓄电池。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为IntelCorei7-6850K微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ATMEL89C51单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消防人员的负重,有效提高获取判断回燃参数的效率,同时防水性能佳,可有效对获取判断回燃参数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本技术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包括空心壳体、配重块、通气弯管和防水透气膜,配重块位于空心壳体内,气体检测装置和风泵均位于通气弯管内,装配有配重块的空心壳体类似于一个不倒翁,当将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丢入密闭的火灾现场时,其会始终立起,保证通气弯管暴露在密闭火灾现场的空气中,便于其内气体检测装置对密闭火灾现场空气中氧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当消防员开始进入密闭火灾现场并用喷水救灾时,水流不会进入通气弯管内,救灾时一般用水量较大,当密闭火灾现场地面出现积水时,由于空心壳体的不倒翁性能,其也是底部无电气设备的部分浸泡在水中,顶部有电气设备的部分会始终漂浮在水面上,可有效对通气弯管内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本技术通气弯管的两端密封装配有防水透气膜,空气可通过防水透气膜进入通气弯管内,同时还能阻止水进入通气弯管内,可进一步对通气弯管内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本技术包括装配有气体检测装置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以及与气体检测装置通过无线连接的手持预警装置,在使用时,消防员现场将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通过门或窗(开一条小缝即可)投掷至相对封闭的火灾环境中即可开始氧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使用十分方便,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效提高获取判断回燃参数的效率。当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投掷至相对封闭的火灾现场后,风泵在投掷后开始运行,火灾环境中的空气从通气弯管的右端口进入,从左端口出来,形成循环,过程中,氧气传感器和可燃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通气弯管中的氧气浓度信息及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并分别将所监测到的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该信息通过存储器进行存储,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无线连接,微处理器还将该信息依次通过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器和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液晶操控显示屏进行显示,位于相对封闭的火灾环境外的消防员即可实时看到火灾环境内氧气浓度和可燃气浓度的变化,以此判断回燃概率,同时单片机内还设定有回燃阀值,当单片机接收到异常信息时,控制蜂鸣器预警,警示消防员还有回燃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各电气设备连接框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2-气体检测装置、3-手持预警装置、4-空心壳体、5-配重块、6-通气弯管、7-防水透气膜、8-风泵、9-单片机、10-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11-蜂鸣器、12-液晶操控显示屏、1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1),设于所述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1)内用于检测火灾现场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2),以及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通过无线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所检测浓度信息并根据该浓度信息进行预警的手持预警装置(3);/n所述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1)包括呈椭球体的空心壳体(4)、设于所述空心壳体(4)的内底部的配重块(5)、以及固定于所述空心壳体(4)的外壁顶部的通气弯管(6),所述通气弯管(6)的外壁底部与所述空心壳体(4)的外壁顶部紧密贴合,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安装于所述通气弯管(6)的内顶部,所述通气弯管(6)的两端口上分别密封安装有一个防水透气膜(7),所述通气弯管(6)的右端内壁上设有风泵(8),所述风泵(8)用于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弯管(6)的右端端口泵入所述通气弯管(6)内;/n所述手持预警装置(3)包括单片机(9),以及分别与所述单片机(9)连接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10)、蜂鸣器(11)和液晶操控显示屏(12),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10)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防水回燃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1),设于所述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1)内用于检测火灾现场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2),以及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通过无线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所检测浓度信息并根据该浓度信息进行预警的手持预警装置(3);
所述防水回燃预警装置主体(1)包括呈椭球体的空心壳体(4)、设于所述空心壳体(4)的内底部的配重块(5)、以及固定于所述空心壳体(4)的外壁顶部的通气弯管(6),所述通气弯管(6)的外壁底部与所述空心壳体(4)的外壁顶部紧密贴合,所述气体检测装置(2)安装于所述通气弯管(6)的内顶部,所述通气弯管(6)的两端口上分别密封安装有一个防水透气膜(7),所述通气弯管(6)的右端内壁上设有风泵(8),所述风泵(8)用于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通气弯管(6)的右端端口泵入所述通气弯管(6)内;
所述手持预警装置(3)包括单片机(9),以及分别与所述单片机(9)连接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10)、蜂鸣器(11)和液晶操控显示屏(12),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10)与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轩钟波梅秀娟朱辉卢国建刘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