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70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通风装置,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管道;室内机前面板上设有室内出风口,室内出风口内侧装有复合滤芯;室外机机壳上设有通风口,管道内设有双向混流风机,室内机设有与管道相通的进风腔和排风腔,进风腔设在中间,排风腔环绕在进风腔外围;进风腔的出风口对应室内出风口;进风腔靠近管道一侧设有自垂止逆百叶一,自垂止逆百叶一的叶片侧朝向室内出风口方向,轴侧朝向管道方向;自垂止逆百叶一轴侧外安装初效滤芯;排风腔引风口上装有自垂止逆百叶二,自垂止逆百叶二的叶片侧朝向机体内,轴侧朝向机体外,本装置同时具备送风、排风功能,用于切换通风的百叶无需电动联动装置驱动开合,降低运行消耗,降低产品故障率。

Small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室内外通风的设备种类繁多,其中新风宝是一种体积小,便于安装的小型换气设备。新风宝可以安装在室内墙体上,使两个房间的空气相互流通,也可以装在玻璃隔墙或窗户上。现有的新风宝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穿墙管相连,风机安装其中一侧机体内。新风宝体积小,出风口内直接安装滤芯,机体内部只能安装一个小型风机。新风宝受体积限制,内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现有新风宝一般为单向通风,仅具备排风或者送风功能。极少产品能同时具有送风功能和排风功能,且这种设备造价高昂。能实现双各通风的小型设备内部需要设计多个电动装置联动结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小型新风设备通风形式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双向通风的小型新风设备,同时又能更好的降低制作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通风装置,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管道;室内机前面板上设有室内出风口,室内出风口内侧装有复合滤芯;室外机机壳上设有通风口,所述管道内设有双向混流风机,室内机设有与管道相通的进风腔和排风腔,进风腔设在中间,排风腔环绕在进风腔外围;进风腔的出风口对应所述室内出风口;进风腔靠近管道一侧设有自垂止逆百叶一,自垂止逆百叶一的叶片侧朝向室内出风口方向,轴侧朝向管道方向;自垂止逆百叶一轴侧外安装初效滤芯;排风腔引风口上装有自垂止逆百叶二,自垂止逆百叶二的叶片侧朝向机体内,轴侧朝向机体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配置可调速可正反送风的风机使设备同时具备送风、排风功能,简化了新风机的结构设计,更加便于操作,也更好的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采用自垂止逆百叶,无需电动联动装置驱动开合,仅依靠机体内过流的风压和自垂百叶叶片的自身重力作用就能实现进风或排风通风转换,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且降低产品故障率。优选的,排风腔的引风口开设在室内机侧面板上。也可以开设在室内机前面板上。排风腔的引风口的开设范围是室内机底部或底部以及两侧。优选的,自垂止逆百叶一和自垂止逆百叶二的百叶搭接部位附着弹性材料。有效降低噪音。优选的,双向混流风机的扇叶与所述管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可缓冲并稳定气流。优选的,双向混流风配置电控装置,有电控装置安装在室内机中。电控装置控制双向混流风机的正转或者反转,也用于控制风机转速。优选的,室外机与管道套装连接,室外机通过法兰与管道固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图2室内机为圆形示意图;图3室内机为方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结构具体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小型通风装置,它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10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管道8;室内机1前面板上设有室内出风口12,室内出风口12内侧装有复合滤芯2;室外机10机壳上设有通风口11,所述管道8内设有双向混流风机9,室内机1设有与管道8相通的进风腔3和排风腔4,进风腔3设在中间,排风腔4环绕在进风腔3外围;进风腔3的出风口对应所述室内出风口12;进风腔3靠近管道8一侧设有自垂止逆百叶一6,自垂止逆百叶一6的叶片侧朝向室内出风口方向12,轴侧朝向管道8方向;自垂止逆百叶一6轴侧外安装初效滤芯7;排风腔4引风口上装有自垂止逆百叶二5,自垂止逆百叶二5的叶片侧朝向机体内,轴侧朝向机体外。本小型通风装置中使用的风机为双向混流风机,该风机配置有正反送风的扇叶,实现正、反送风功能。这种风机具有离心式风机的高压力和轴流风机的大流量,效率高,节能好,噪声低,安装方便,且具有正反变频调速功能。本技术进风腔3是将室外空气引进室内的空气过流腔室,进风腔3内的空气流向是现有新风宝正常空气流向。自垂止逆百叶一6在双向混流风机9正向引风(空气由室外向室内流动)时打开,逆向引风(空气由室内向室外流动)时关闭;自垂止逆百叶二5在双向混流风机正向引风时关闭,逆向引风时打开。进风腔的出风口与室内机前面板上设置的室内出风口12重合,出风口表现为开设在前面板上的网格孔。网格孔内侧为复合滤芯,空气通过复合滤芯过滤PM2.5直接从出风口排入室内。室内机1壳体顶部设有扣盖11。开启扣盖11打开可对所述过滤装置、所述防倒灌风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进行更换维护。双向混流风配置电控装置,有电控装置安装在室内机中。电控装置控制双向混流风机的正转或者反转,也用于控制风机转速。本技术排风腔4环绕于进风腔3外,室内机1顶部更换口(即扣盖范围)以外的部分为排风腔4腔室。本技术室内机1、室外机10可以设计为整体方形或圆形。排风腔4引风口可以设置在室内机侧面板上,也可以设在排风腔对应的前面板上。引风口开设在室内机底部或两侧,也可以是全开口(即底部及两侧)。图1中示出了引风口开设在侧壁底部范围。图2和3示出了前面板全开口的引风口。室外机10与管道8套装连接,本技术管双向混流风机9安装在管道8中,因此管道8应当设置长一些,本技术管道8伸入到室外机10内部一部分,室外机10通过法兰与管道8固接,管道8上的法兰盘设置在管道8中部。室外机10的通风口11设置在底部,设计成开放式孔板形开口即可。本技术中,自垂止逆百叶一6和自垂止逆百叶二5的百叶搭接部位附着弹性材料。此材料有效降低噪音。本技术双向混流风机9的扇叶与所述风机管道8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达到缓冲并稳定气流效果。优选的,所述风机管道设置导流槽。导流槽可以优化气流分布,保持空气压力稳定。本技术提供的小型通风装置运行时:a.在送风时,机体内呈现微正压,排风腔4内的所述自垂止逆百叶二5在自身重力和微正压作用下自动闭合。进风腔3内的自垂止逆百叶一6在送风风力和微正压下打开。空气从进风腔3通过,流入室内。b.在排风时,机体内呈现微负压,排风腔4的自垂止逆百叶二5在微负压作用下自动打开。同时,进风腔3内的自垂止逆百叶一6在自身重力和微负压作用下自动闭合,防止使空气逆向经复合滤芯2,造成不必要的滤芯消耗。空气从排风腔4引入机体,再从室外机通风口11排到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通风装置,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管道;室内机前面板上设有室内出风口,室内出风口内侧装有复合滤芯;室外机机壳上设有通风口,其特征是:所述管道内设有双向混流风机,室内机设有与管道相通的进风腔和排风腔,进风腔设在中间,排风腔环绕在进风腔外围;进风腔的出风口对应所述室内出风口;进风腔靠近管道一侧设有自垂止逆百叶一,自垂止逆百叶一的叶片侧面向室内出风口方向,轴侧面向管道方向;自垂止逆百叶一轴侧安装初效滤芯;排风腔引风口上装有自垂止逆百叶二,自垂止逆百叶二的叶片侧面向机体内,轴侧面向机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通风装置,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管道;室内机前面板上设有室内出风口,室内出风口内侧装有复合滤芯;室外机机壳上设有通风口,其特征是:所述管道内设有双向混流风机,室内机设有与管道相通的进风腔和排风腔,进风腔设在中间,排风腔环绕在进风腔外围;进风腔的出风口对应所述室内出风口;进风腔靠近管道一侧设有自垂止逆百叶一,自垂止逆百叶一的叶片侧面向室内出风口方向,轴侧面向管道方向;自垂止逆百叶一轴侧安装初效滤芯;排风腔引风口上装有自垂止逆百叶二,自垂止逆百叶二的叶片侧面向机体内,轴侧面向机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排风腔的引风口开设在室内机侧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林艾程双
申请(专利权)人: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