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9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包括铜门门框,所述铜门门框的内部设置有铜门本体,所述铜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设置减震机构,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橡胶垫与开设在第一橡胶垫内部的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编织网,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柱,且第二缓冲腔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吸音机构包括蜂窝芯与两个多孔面板,且蜂窝芯与多孔面板之间设置有吸音棉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从减震以及吸音两个方面来提升铜门的隔音效果,同时方便了铜门的安装与拆卸,省力效果好,实用性强。

A copper door with good sound insul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
本技术涉及铜门
,尤其涉及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
技术介绍
铜门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以前常用于深宅要地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护佑门内平安的坚固屏障,如今铜门开始现身于家居被铜门是广泛在全国范围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直至东南亚上海引入公寓、别墅其气度非凡的外观。当前的铜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铜门的隔音效果较差,无法满足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其次,铜门不易安装拆卸,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实用性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包括铜门门框,所述铜门门框的内部设置有铜门本体,所述铜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设置减震机构,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橡胶垫与开设在第一橡胶垫内部的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编织网,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柱,且第二缓冲腔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吸音机构包括蜂窝芯与两个多孔面板,且蜂窝芯与多孔面板之间设置有吸音棉带,所述铜门门框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的内部插接有安装柱,所述铜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安装套管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的地面固定有第二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尼龙编织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尼龙编织网对称分布在第二缓冲腔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橡胶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片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柱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橡胶柱均匀分布在第二缓冲腔的内部。优选的,两个所述多孔面板对称分布在蜂窝芯的两侧,所述多孔面板与蜂窝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铜门本体相固定,且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卡接在卡接口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网,透气网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减震机构、吸音机构、第一橡胶垫、第二缓冲腔、尼龙编织网、橡胶柱、固定片、蜂窝芯、多孔面板和吸音棉带,从减震以及吸音两个方面来提升铜门的隔音效果,满足了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轴承座、安装套管、安装柱、连接块、卡接口和第二橡胶垫,方便了铜门的安装与拆卸,且操作简单,省力效果好,实用性强。综上所述,本技术从减震以及吸音两个方面来提升铜门的隔音效果,同时方便了铜门的安装与拆卸,省力效果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的铜门本体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的铜门门框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的安装套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的吸音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的减震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门门框、2铜门本体、3第一缓冲腔、4减震机构、5吸音机构、6第一橡胶垫、7第二缓冲腔、8尼龙编织网、9橡胶柱、10固定片、11蜂窝芯、12多孔面板、13吸音棉带、14轴承座、15安装套管、16安装柱、17连接块、18卡接口、19第二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包括铜门门框1,铜门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铜门本体2,铜门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3,第一缓冲腔3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设置减震机构4,第一缓冲腔3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机构5,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橡胶垫6与开设在第一橡胶垫6内部的第二缓冲腔7,第一橡胶垫6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编织网8,第二缓冲腔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柱9,且第二缓冲腔7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固定片10,吸音机构5包括蜂窝芯11与两个多孔面板12,且蜂窝芯11与多孔面板12之间设置有吸音棉带13,铜门门框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4,轴承座14方便了铜门本体2的开关,且轴承座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套管15,安装套管15的内部插接有安装柱16,铜门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7,安装套管1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口18,卡接口18的地面固定有第二橡胶垫19。尼龙编织网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尼龙编织网8对称分布在第二缓冲腔7的两侧,橡胶柱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片10固定连接,橡胶柱9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橡胶柱9均匀分布在第二缓冲腔7的内部,两个多孔面板12对称分布在蜂窝芯11的两侧,多孔面板12与蜂窝芯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块17的一端与铜门本体2相固定,且连接块17的另一端与安装柱16固定连接,连接块17的底部卡接在卡接口18上,第一橡胶垫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网,透气网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工作原理:使用时,直接抬起铜门本体2,使得安装柱16插接到安装套管15的内部,并使得连接块17的底部卡接在卡接口18上,再将铜门门框1固定在门孔上,即完成铜门的安装,轴承座14方便了铜门本体2的开关,第一橡胶垫6内部开设的第二缓冲腔7配合橡胶柱9可以吸收铜门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震动,蜂窝芯11与多孔面板12可以吸收进入到第一缓冲腔3内的噪音,从而实现隔音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从减震以及吸音两个方面来提升铜门的隔音效果,同时方便了铜门的安装与拆卸,省力效果好,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包括铜门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门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铜门本体(2),所述铜门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3),所述第一缓冲腔(3)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设置减震机构(4),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橡胶垫(6)与开设在第一橡胶垫(6)内部的第二缓冲腔(7),所述第一橡胶垫(6)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编织网(8),所述第二缓冲腔(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柱(9),且第二缓冲腔(7)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固定片(10),所述吸音机构(5)包括蜂窝芯(11)与两个多孔面板(12),且蜂窝芯(11)与多孔面板(12)之间设置有吸音棉带(13),所述铜门门框(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4),且轴承座(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套管(15),所述安装套管(15)的内部插接有安装柱(16),所述铜门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7),所述安装套管(1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口(18),所述卡接口(18)的地面固定有第二橡胶垫(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铜门,包括铜门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门门框(1)的内部设置有铜门本体(2),所述铜门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腔(3),所述第一缓冲腔(3)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设置减震机构(4),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第一橡胶垫(6)与开设在第一橡胶垫(6)内部的第二缓冲腔(7),所述第一橡胶垫(6)的内部设置有尼龙编织网(8),所述第二缓冲腔(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柱(9),且第二缓冲腔(7)相对立的两个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固定片(10),所述吸音机构(5)包括蜂窝芯(11)与两个多孔面板(12),且蜂窝芯(11)与多孔面板(12)之间设置有吸音棉带(13),所述铜门门框(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4),且轴承座(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套管(15),所述安装套管(15)的内部插接有安装柱(16),所述铜门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17),所述安装套管(1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口(18),所述卡接口(18)的地面固定有第二橡胶垫(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乐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谐宏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