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5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涉及一种防护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座上方转动连接有交叉连杆组,底座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传动螺杆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与交叉连杆组右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交叉连杆组左上端转动铰接有升降台,交叉连杆组右上端与升降台滑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齿条,导向齿条与升降台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升降防护平台的围杆在降下之后呈收起状态,方便人员及物品上下升降台,升降台在上升之后则会相对升高,继而实现安全保护的功能。

A protective 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平台,具体是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物料和工具,如砖块、混凝土、铲刀等。在一般传统的简单施工中,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如进行简单的砌墙、盖平房等作业时,当施工高度高于人们能够在地面操作的高度时,施工工人需要进行架板作业,即用板材搭建起一定高度的作业平台,将各种物料提升到平台上,施工工人在架板上进行作业。这些传统的施工方式中,架板的架设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施工人员在架板上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者,由于需要将物料如砖块、搅拌好的混凝土等提升到架板上,传统方法都是采用人力扔砖等纯人力完成,劳动强度极大。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8005371A)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辅助平台,包括通过电瓶驱动可移动的车体,所述车体上方中间处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下方连接升降台驱动机构,在升降台两侧分别设有一物料升降机构,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台、两侧的物料升降机构的升降。但是该装置中物料升降采用单独的升降单元,使用较为不便,传统升降台由于护栏的围挡升降物品亦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座上方转动连接有交叉连杆组,底座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传动螺杆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与交叉连杆组右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交叉连杆组左上端转动铰接有升降台,交叉连杆组右上端与升降台滑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齿条,导向齿条与升降台滑动连接,升降台上方滑动连接有若干围杆,围杆顶部均与环形挡杆固定连接,环形挡杆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升降台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架,齿轮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与导向齿条相啮合,第二传动齿与传动齿条相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万向轮为刹车万向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齿直径大于第二传动齿直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齿直径为第二传动齿直径的3-5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杆与环形挡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升降防护平台的围杆在降下之后呈收起状态,方便人员及物品上下升降台,升降台在上升之后则会相对升高,继而实现安全保护的功能,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上升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中Ⅰ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中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万向轮、3-固定安装座、4-交叉连杆组、5-电机、6-传动螺杆、7-滑动块、8-升降台、9-导向齿条、10-围杆、11-环形挡杆、12-传动齿条、13-齿轮支架、14-第一传动齿、15-第二传动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3,固定安装座3上方转动连接有交叉连杆组4,底座1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6,传动螺杆6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与交叉连杆组4右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交叉连杆组4左上端转动铰接有升降台8,交叉连杆组4右上端与升降台8滑动铰接;收缩状态下如图1所示,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快捷的上下搬运物品,人员上下也更为方便,在上升时开启电机5,电机通过传动螺杆6带动滑动块7向左运动,继而带动交叉连杆组4向左运动,实现升降台8的向上运动,该技术手段为现有技术,为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所述底座1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齿条9,导向齿条9与升降台8滑动连接,升降台8上方滑动连接有若干围杆10,围杆10顶部均与环形挡杆11固定连接,环形挡杆11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12,所述升降台8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架13,齿轮支架1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14和第二传动齿15,第一传动齿14与第二传动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14与导向齿条9相啮合,第二传动齿15与传动齿条12相啮合;在升降台8向上运动过程中,导向齿条9相对向下运动,第一传动齿14与第二传动齿15逆时针转动,从动带动传动齿条12相对向上运动,进一步使得围杆10与环形挡杆11向上运动,起到保护作用,升降台8下降之后即可复位。所述底座1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为刹车万向轮。所述第一传动齿14直径大于第二传动齿15直径。所述第一传动齿14直径为第二传动齿15直径的3-5倍。所述电机5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围杆10与环形挡杆11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条12的下端部分不含有齿,在该状态下升降台8升到一定位置后就会停止上升,围杆10的保护高度不变,但是在该状态下下降升降台8的过程中需要上抬传动齿条12,待装置降低至一定高度后才可放下,以使围杆10下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收缩状态下如图1所示,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更方便快捷的上下搬运物品,人员上下也更为方便,在上升时开启电机5,电机通过传动螺杆6带动滑动块7向左运动,继而带动交叉连杆组4向左运动,实现升降台8的向上运动,该技术手段为现有技术,为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升降台8向上运动过程中,导向齿条9相对向下运动,第一传动齿14与第二传动齿15逆时针转动,从动带动传动齿条12相对向上运动,进一步使得围杆10与环形挡杆11向上运动,起到保护作用,升降台8下降之后即可复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3),固定安装座(3)上方转动连接有交叉连杆组(4),底座(1)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6),传动螺杆(6)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与交叉连杆组(4)右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交叉连杆组(4)左上端转动铰接有升降台(8),交叉连杆组(4)右上端与升降台(8)滑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齿条(9),导向齿条(9)与升降台(8)滑动连接,升降台(8)上方滑动连接有若干围杆(10),围杆(10)顶部均与环形挡杆(11)固定连接,环形挡杆(11)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12),所述升降台(8)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架(13),齿轮支架(1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14)和第二传动齿(15),第一传动齿(14)与第二传动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14)与导向齿条(9)相啮合,第二传动齿(15)与传动齿条(12)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施工升降防护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座(3),固定安装座(3)上方转动连接有交叉连杆组(4),底座(1)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杆(6),传动螺杆(6)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与交叉连杆组(4)右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交叉连杆组(4)左上端转动铰接有升降台(8),交叉连杆组(4)右上端与升降台(8)滑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齿条(9),导向齿条(9)与升降台(8)滑动连接,升降台(8)上方滑动连接有若干围杆(10),围杆(10)顶部均与环形挡杆(11)固定连接,环形挡杆(11)下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12),所述升降台(8)上方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架(13),齿轮支架(1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14)和第二传动齿(15),第一传动齿(14)与第二传动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14)与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李世宁于晓华正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温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