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32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了3D保护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覆膜层、UV硬化层、加热‑UV双固化胶层、亚克力胶层、无极化角度薄膜层、硅胶层和剥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D保护膜硬度大,光通量高,可应用于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手机屏幕;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D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成型后不会变形,与曲面屏幕完美贴合,高温环境测试不翘曲,为曲面屏幕提供稳定、有效及全面的保护。

A 3D protec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具体涉及一种3D保护膜。
技术介绍
2018年以来,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全面屏手机,屏占比越来越高,手机全面屏已经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为避免刘海屏的出现,以华为和VIVO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多选用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的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环境光的干扰,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非常好。如今,许多手机的机身边缘和屏幕都设计成弧形,从2015年以后发布的手机中可知,曲面手机占有率已接近90%。目前市场上多通过将有机硅或亚克力胶与PET膜形成复合膜,然后加热-冷却定型,模切工艺裁剪成特定形状,制成3D保护膜。但是,现有的3D保护膜,光通量低,无法应用于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技术;同时,该3D保护膜与屏幕贴合性差,弧面边缘容易翘曲和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3D保护膜。本技术3D保护膜硬度大,光通量高,可应用于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手机屏幕;同时,本技术3D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成型后不会变形,与曲面屏幕完美贴合,高温环境测试不翘曲,为曲面屏幕提供稳定、有效及全面的保护。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保护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覆膜层、UV硬化层、加热-UV双固化胶层、亚克力胶层、无极化角度薄膜层、硅胶层和剥离层。进一步地,所述覆膜层的厚度为30~75μm。进一步地,所述UV硬化层的厚度为20~75μm。进一步地,所述加热-UV双固化胶层的厚度为5~70μm。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胶层的厚度为1~10μm。进一步地,所述无极化角度薄膜层为PMMA、PC、PI、TAC、TPU和COP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无极化角度薄膜层的厚度为10~120μm。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10~50μm。进一步地,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20~100μm。所述3D保护膜的成型方法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表层是一层UV硬化层,耐污染、易清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UV硬化层的底面与加热-UV双固化胶层贴合,硬度增加,更增加了3D保护膜的耐磨性;无极化角度薄膜层的底面与硅胶层贴合,在剥离速度为300mm/min的条件下,硅胶层合AF屏幕剥离强度>20g/25mm,可提高产品的贴合稳定性,弧形边缘不翘边,且硅胶流动性好,易于排气,便于贴合;该3D保护膜不易变形,可与弧形边缘实现良好的贴合,不易翘边,贴合后外观光滑平整、洁净度高,光通量>90,可应用于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3D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覆膜层;2-UV硬化层;3-加热-UV双固化胶层;4-亚克力胶层;5-无极化角度薄膜层;6-硅胶层;7-剥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3D保护膜,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覆膜层1、UV硬化层2、加热-UV双固化胶层3、亚克力胶层4、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硅胶层6和剥离层7。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的厚度为15μm;硅胶层6的厚度为15μm;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10μm;亚克力胶层4的厚度为5μm。覆膜层1的厚度为50μm、UV硬化层2的厚度为25μm、剥离层7的厚度为50μm。覆膜层1与UV硬化层2贴合,避免UV硬化层2被划伤和污染。该UV硬化层2的硬度高、耐污性和耐磨性能优异。加热-UV双固化胶层3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所述加热-UV双固化胶层3在市面上可以直接购得。亚克力胶层4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所述亚克力胶层4在市面上可以直接购得。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为PMMA薄膜,该薄膜材料无极化角度,任何角度模切时,光通量均>90°,确保复合膜能够应用于屏下光学指纹解锁手机。硅胶层6为高粘性聚硅氧烷压敏胶黏剂,该压敏胶固化速度快,胶层性能稳定,与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附着牢固,无脱胶残胶。在剥离速度为300mm/min的条件下,贴合AF屏幕剥离强度>20g/25mm,保证贴合弧边不翘曲不反弹。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的厚度为20μm;硅胶层6的厚度为20μm;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25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的厚度为25μm;硅胶层6的厚度为25μm;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40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的厚度为15μm;硅胶层6的厚度为25μm;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10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的厚度为15μm;硅胶层6的厚度为25μm;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40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的厚度为25μm;硅胶层6的厚度为15μm;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40μm;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效果评价及性能检验对实施例1~6的3D保护膜的性能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及结果参见表1。表1实施例1~6的3D保护膜性能检验结果案例光通量成型精度材料翘曲反弹实施例192++24h弧形边缘轻微翘曲实施例297+++++24h弧形边缘无翘曲反弹现象实施例394+++24h弧形边缘轻微翘曲实施例493++24h弧形边缘轻微翘曲实施例595++++24h弧形边缘轻微翘曲实施例695+++24h弧形边缘轻微翘曲本技术所提供的3D保护膜在表层设有UV硬化层2,UV硬化层2的底层贴合有加热-UV双固化胶层3,使得3D保护膜的整体硬度增加。材料表面在500g的压力下的铅笔硬度可达到6H,在1kg的压力下用#0000的钢丝绒在47次/min的速率下测试,耐摩擦可达3000次以上无划痕,耐磨耐刮,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覆膜层(1)、UV硬化层(2)、加热-UV双固化胶层(3)、亚克力胶层(4)、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硅胶层(6)和剥离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覆膜层(1)、UV硬化层(2)、加热-UV双固化胶层(3)、亚克力胶层(4)、无极化角度薄膜层(5)、硅胶层(6)和剥离层(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1)的厚度为30~75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UV硬化层(2)的厚度为20~7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UV双固化胶层(3)的厚度为5~7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星吴传志姚维波申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