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29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分离仓,所述主体内部位于分离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仓,所述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仓,所述过滤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膜组件,所述沉淀仓的顶端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膜组件和活性炭,污水流入分离仓内,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存在的大颗粒杂质下坠,堆积在分离仓的底部,完成污水与杂质初步的分离,当污水接触过滤仓内多组膜组件时,污水中剩余的小颗粒杂质将被吸附,进一步对污水进行过滤,最后由水泵对外抽出,并通过抽水管内部的活性炭,对流经的水起到净化的功效。

An integrated and efficient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水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处理难度也越加复杂,可用土地也越来越少。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只能去除体积质量较大的污染物,无法够彻底净化污水,同时,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固定,无法对设备内由污水处理后的遗留的污染物进行清洁,严重影响后期处理污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只能去除体积质量较大的污染物,无法够彻底净化污水,同时,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固定,无法对设备内由污水处理后的遗留的污染物进行清洁,严重影响后期处理污水的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分离仓,所述主体内部位于分离仓的一侧设置有过滤仓,所述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仓,所述分离仓的顶端设置有观察门,所述过滤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的四角均设置有吊孔,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膜组件,且膜组件位于过滤仓内,所述沉淀仓的顶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且抽水管延伸至沉淀仓内,所述抽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沉淀仓远离过滤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泵,所述淤泥泵的一侧设置有贯穿主体并延伸至分离仓内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端设置有吸污口,所述淤泥泵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污口。优选地,所述分离仓、过滤仓和沉淀仓之间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隔板顶端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优选地,所述分离仓远离过滤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泵远离抽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优选地,所述膜组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污管位于分离仓、过滤仓和沉淀仓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且排污管位于分离仓、过滤仓和沉淀仓的底端均设置有吸污口。优选地,所述主体呈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膜组件和活性炭,污水由进水口流入主体内的分离仓内,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存在的大颗粒杂质下坠,堆积在分离仓的底部,进而完成污水与杂质初步的分离,当污水接触过滤仓内多组膜组件时,污水中剩余的小颗粒杂质将被吸附,进一步对污水进行过滤,最后由水泵对外抽出,并通过抽水管内部的活性炭,对流经的水起到净化的功效,通过设置的吊孔和淤泥泵,在长时间使用后,可由顶板顶端的吊孔将膜组件取出进行更换,同时,因污水处理堆积在分离仓、过滤仓和沉淀仓的底部的淤泥,可通过淤泥泵将淤泥由吸污口吸入排污管内,再经由排污口对外排出,保证装置内部的清洁,避免堆积的污秽影响处理污水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膜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污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分离仓;3、过滤仓;4、沉淀仓;5、观察门;6、进水口;7、顶板;8、吊孔;9、空腔;10、膜组件;11、水泵;12、抽水管;13、活性炭;14、出水管;15、淤泥泵;16、排污管;17、吸污口;18、密封圈;19、排污口;20、隔板;21、通孔;22、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采用的水泵(型号为PN-253E)和淤泥泵(型号为PN-253E)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3,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分离仓2,主体1内部位于分离仓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仓3,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仓4,分离仓2的顶端设置有观察门5,过滤仓3的顶端设置有顶板7,顶板7顶端的四角均设置有吊孔8,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空腔9,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膜组件10,且膜组件10位于过滤仓3内,沉淀仓4的顶端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12,且抽水管12延伸至沉淀仓4内,抽水管12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13,沉淀仓4远离过滤仓3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泵15,淤泥泵15的一侧设置有贯穿主体1并延伸至分离仓2内的排污管16,排污管16的底端设置有吸污口17,淤泥泵15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污口19。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的膜组件10和活性炭13,污水由进水口6流入分离仓2内,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存在的大颗粒杂质下坠,堆积在分离仓2的底部,进而完成污水与杂质初步的分离,当污水接触过滤仓3内多组膜组件10时,污水中剩余的小颗粒杂质将被吸附,进一步对污水进行过滤,最后由水泵11对外抽出,并通过抽水管12内部的活性炭13,对流经的水起到净化的功效,通过设置的吊孔8和淤泥泵15,在长时间使用后,可由顶板7顶端的吊孔8将膜组件10取出进行更换,同时,因污水处理堆积在分离仓2、过滤仓3和沉淀仓4的底部的淤泥,可通过淤泥泵15将淤泥由吸污口17吸入排污管16内,再经由排污口19对外排出,保证装置内部的清洁,避免堆积的污秽影响处理污水的质量。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分离仓2、过滤仓3和沉淀仓4之间设置有隔板20,且隔板20的数量为两组,隔板20顶端的内部设置有通孔21,膜组件10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主体1呈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2,通过设置的膜组件10,当污水接触过滤仓3内多组膜组件10时,污水中剩余的小颗粒杂质将被吸附,进一步对污水进行过滤。请着重参阅图1,分离仓2远离过滤仓3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6,水泵11远离抽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4,通过设置的水泵11,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外放。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排污管16位于分离仓2、过滤仓3和沉淀仓4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圈18,且排污管16位于分离仓2、过滤仓3和沉淀仓4的底端均设置有吸污口17,通过设置的排污管16,通过淤泥泵15将淤泥由吸污口17吸入排污管16内,再经由排污口19对外排出,保证装置内部的清洁,避免堆积的污秽影响处理污水的质量。工作原理:使用前,将装置进水口6与污水管道进行连接,同时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使用时,污水由进水口6流入主体1内的分离仓2中,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存在的大颗粒杂质下坠,堆积在分离仓2的底部,进而完成污水与杂质初步的分离,随着污水的不断增加,处在分离仓2上半部分的水由隔板20内部的通孔21流入过滤仓3内,当污水接触过滤仓3内多组膜组件10时,污水中剩余的小颗粒杂质将被吸附,进一步对污水进行过滤,同时,由于膜组件10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在长时间使用后,可由顶板7顶端的吊孔8将膜组件10取出进行更换,过滤后的污水由另一组隔板20内的通孔21流入至沉淀仓4内,此时的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分离仓(2),所述主体(1)内部位于分离仓(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仓(3),所述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仓(4),所述分离仓(2)的顶端设置有观察门(5),所述过滤仓(3)的顶端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顶端的四角均设置有吊孔(8),所述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膜组件(10),且膜组件(10)位于过滤仓(3)内,所述沉淀仓(4)的顶端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12),且抽水管(12)延伸至沉淀仓(4)内,所述抽水管(12)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13),所述沉淀仓(4)远离过滤仓(3)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泵(15),所述淤泥泵(15)的一侧设置有贯穿主体(1)并延伸至分离仓(2)内的排污管(16),所述排污管(16)的底端设置有吸污口(17),所述淤泥泵(15)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污口(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分离仓(2),所述主体(1)内部位于分离仓(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仓(3),所述主体(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仓(4),所述分离仓(2)的顶端设置有观察门(5),所述过滤仓(3)的顶端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顶端的四角均设置有吊孔(8),所述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内部设置有膜组件(10),且膜组件(10)位于过滤仓(3)内,所述沉淀仓(4)的顶端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12),且抽水管(12)延伸至沉淀仓(4)内,所述抽水管(12)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13),所述沉淀仓(4)远离过滤仓(3)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泵(15),所述淤泥泵(15)的一侧设置有贯穿主体(1)并延伸至分离仓(2)内的排污管(16),所述排污管(16)的底端设置有吸污口(17),所述淤泥泵(15)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污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