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20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托辊组、输送带、移动小车、钢丝绳和尾滚筒,所述的驱动滚筒和尾滚筒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在接近驱动滚筒的一端以及接近尾滚筒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改向滚筒组,所述的输送带围绕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和尾滚筒后首尾相接形成闭环,所述的输送带还通过托辊组支撑,所述的移动小车为数个,等距离安装在钢丝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输送机的可靠性,延长了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将移动小车与输送带运行结合,实现了对输送机结构优化,降低是使用费用,实现了优势的互补。

New type of low resistance circular tube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是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随着自动化采矿工作的需求,带式输送机具有明显的操作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水泥冶金等各个行业。近几年,带式输送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的大型化发展方向。然而,由于传统带式输送机使用数量一定的托辊组支撑胶带,使得输送带呈现一定成型角度的槽型。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输送带沿线不断通过不同的托辊组。输送带每通过一次托辊组就存在输送带与托辊间的压陷阻力、物料经过托辊组时的挤压阻力等等,正是这些在运输中固有运动损失,导致在同样运输条件下,传统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距离不能无限的延长。轮式圆管状带式输送机是总结传统带式输送机的优劣基础,新型轮式圆管状带式输送机,它是为了克服输送带的压陷阻力和物料内部挤压阻力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技术;轮式圆管状带式输送机改变了输送支撑结构,由于运行过程中输送带与圆管移动小车相对静止,因此消除了压陷阻力和物料过托辊的挤压阻力,此两个阻力占传统带输送机阻力的60%左右。另外输送带与圆管移动小车相对静止,因为输送带在中程运行过程中不用考虑跑偏,像火车运行一样,所以阻力特别小,从而大大降低带强和运行功率,延长了输送距离。一般情况功率小于托辊支撑的一半以下。运行平稳,寿命长,可以在驱动点更换,几乎没有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托辊组、输送带、移动小车、钢丝绳和尾滚筒,所述的驱动滚筒和尾滚筒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在接近驱动滚筒的一端以及接近尾滚筒的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改向滚筒组,所述的输送带围绕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和尾滚筒后首尾相接形成闭环,所述的输送带还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托辊组支撑;所述的移动小车为数个,等距离安装在钢丝绳上,在该机架的机头段和机尾段,移动小车与输送带呈脱离状态;在所述机架的中间段,输送带和移动小车呈结合状;在所述的机架上还安装有数组压板,每一组压板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导轨,所述的移动小车在所述的导轨上移动。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弧形夹板、销轴、横梁、弹簧、侧板、支板和车轮,在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车轮,在该横梁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支板,每一支板通过销轴与设置在弧形夹板外侧的侧板连接在一起;每一侧板与横梁之间安装有一弹簧,该输送带呈展开状时,两个弧形夹板相对设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当两个弧形夹板与输送带结合时,两个弧形夹板在输送带的作用下,相互接近,形成容纳输送带的腔体,此时的输送带在腔体内形成管状;所述弧形夹板的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输送带挤压部。所述钢丝绳依次穿过所有移动小车的横梁中间预留的圆孔形成闭环,在在接近每一圆孔处的横梁上安装有一定位板,U型夹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上,并将所述的钢丝绳压紧。本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输送机的可靠性,延长了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将移动小车与输送带运行结合,实现了对输送机结构优化,降低是使用费用,实现了优势的互补;大大降低整机的运行阻力,有效的降低了输送带带强,使得整机功率大大减少了从而大大降低建造成本及运营成本;在阻力较低的情况下,车轮采用了高分子耐磨材料,保证了运行过程的安静平稳,降低了运行质量,提高使用寿命;用移动小车代替了中间部分的托辊组,输送带与小车结合时成管状,避免撒料,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又比传统圆管带式输送机阻力小很多从而降低了成本及安装费用,对散料输送带来革命性的创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移动小车在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移动小车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部分移动小车与钢丝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图1中U型夹、定位板与钢丝绳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输送带与移动小车结合时,形成管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滚筒1、改向滚筒组2、托辊组3、输送带4、移动小车5、钢丝绳6和尾滚筒7,所述的驱动滚筒1和尾滚筒7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在接近驱动滚筒1的一端以及接近尾滚筒7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改向滚筒组2,所述的输送带4围绕驱动滚筒1、改向滚筒组2和尾滚筒7后首尾相接形成闭环,所述的输送带还通过托辊组3支撑;所述的移动小车5为数个,等距离安装在钢丝绳6上,在该机架的机头段以及机尾段,移动小车5与输送带4是相互脱开的;在机架的中间段,输送带4和移动小车5结合在一起;在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数组压板,每一组压板10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导轨8,所述的移动小车5在所述的导轨上移动。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弧形夹板5-1、销轴5-2、横梁5-3、弹簧5-4和车轮5-5,在所述横梁5-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车轮5-5,在该横梁5-3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支板,每一支板通过销轴与设置在弧形夹板外侧的侧板5-6连接在一起(侧板与弧形夹板一体成型);每一侧板与横梁之间安装有一弹簧,弹簧倾斜设置;该输送带呈展开状时,两个弧形夹板相对设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当两个弧形夹板与输送带结合时,两个弧形夹板在输送带的作用下,相互接近,形成容纳输送带的腔体,此时的输送带在腔体内形成管状;所述弧形夹板的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输送带挤压部。在常规状态下,两个弧形夹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当与输送带结合时,输送带与弧形夹板下部的输送带挤压部接触,进而推动两个弧形夹板相互接近,使输送带形成管状,如图2所示。所述钢丝绳6依次穿过所有移动小车的横梁5-3中间预留的圆孔形成闭环,在在接近每一圆孔处的横梁上安装有一定位板,U型夹12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上,并将所述的钢丝绳压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驱动滚筒1驱动输送带4的同时,在机架的中间段,由于静摩擦力的左右,移动小车跟随输送带在轨道8移动,车轮在轨道上做滚动运动。在机头段及机尾段,移动小车5与输送带4脱离后,移动小车靠钢丝绳6牵引。在机头段及机尾段通过若干托辊组3,调整输送带4及移动小车5的结合及分离。在接近机头时输送带4通过托辊组3与移动小车5分离;分离后的移动小车5沿着轨道8完成改向运动(移动小车5沿弧形的轨道8完成改向与通过改向滚筒组2改向过的输送带4在重力及输送带的张力作用在预定位置重新结合,重合后移动小车5依靠与输送带4之间的静摩擦力驱动后者沿轨道8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托辊组、输送带、移动小车、钢丝绳和尾滚筒,所述的驱动滚筒和尾滚筒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在接近驱动滚筒的一端以及接近尾滚筒的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改向滚筒组,所述的输送带围绕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和尾滚筒后首尾相接形成闭环,所述的输送带还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托辊组支撑;所述的移动小车为数个,等距离安装在钢丝绳上,在该机架的机头段和机尾段,移动小车与输送带呈脱离状态;在所述机架的中间段,输送带和移动小车呈结合状;在所述的机架上还安装有数组压板,每一组压板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导轨,所述的移动小车在所述的导轨上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托辊组、输送带、移动小车、钢丝绳和尾滚筒,所述的驱动滚筒和尾滚筒分别位于机架的两端,在接近驱动滚筒的一端以及接近尾滚筒的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改向滚筒组,所述的输送带围绕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组和尾滚筒后首尾相接形成闭环,所述的输送带还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托辊组支撑;所述的移动小车为数个,等距离安装在钢丝绳上,在该机架的机头段和机尾段,移动小车与输送带呈脱离状态;在所述机架的中间段,输送带和移动小车呈结合状;在所述的机架上还安装有数组压板,每一组压板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导轨,所述的移动小车在所述的导轨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阻力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满山张媛王红涛吴在超李鹏王冲王成建
申请(专利权)人: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