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172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属于包装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瓶盖仅具有密封瓶口的作用,不具备将液体分上下两部分并进行隔离或互通混合功能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外罩、上盖、液体储存仓、分离塞、下盖和瓶体,分离塞设置于液体储存仓与下盖之间,分离塞与下盖相接触,分离塞上设有压缩变形弹片和升降导滑轴,升降导滑轴设置于液体储存仓下端内壁上的分离塞导滑槽卡位内,通过手握液体储存仓逆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改变分离塞于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最低或最高卡位,从而达到分离塞上下液体互通混合或液体隔离,形成组装后的互通状态或分离状态,利于实现液体互通混合操作。

A liquid exchange mixing bottl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
本技术涉及包装瓶
,具体是涉及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包装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物品的包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从简单的纸包装,到单层塑料薄膜包装,发展到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包装瓶是包装工业中包装容器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口部比腹部窄小、颈长的容器。一般的包装瓶容量由数百毫升至数十公升不等。包装瓶多数由陶瓷、玻璃、塑料或金属等不容易渗漏的材料制造而成。应用较为广泛的塑料包装瓶主要是以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为原料,添加相应的有机溶剂后,经过高温加热,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注塑成型制备而成,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安全无害等特点。其中,包装瓶盖多数仅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界环境对包装瓶的内容物造成污染,通常为扣合式结构或螺纹式结构,造成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能够将液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储存,并根据需要实现上下两部分液体进行隔离或互通混合的功能。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包括外罩、上盖、液体储存仓、分离塞、下盖和瓶体,所述上盖安装于液体储存仓上端,外罩盖于液体储存仓上部,液体储存仓下端安装有下盖,分离塞设置于液体储存仓与下盖之间,分离塞与下盖相接触,分离塞上设有压缩变形弹片和升降导滑轴,升降导滑轴设置于液体储存仓下端内壁上的分离塞导滑槽卡位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塞呈环状,其外径与液体储存仓的内径相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导滑轴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分离塞周向等间距分布,升降导滑轴的数量与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数量相等,升降导滑轴的位置与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位置一一对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盖通过卡扣连接于液体储存仓底部,卡扣为下盖环形扣,液体储存仓与下盖环形扣配合,形成圆周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当手握液体储存仓逆时针旋转时,分离塞脱离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最低卡位,与下盖的密封接触分离贯通,分离塞上下液体互通混合,形成组装后的互通状态;当手握液体储存仓顺时针旋转时,压缩变形弹片被压缩使分离塞运动至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最高卡位,与下盖的密封接触,达到分离塞上下液体隔离,形成组装后的分离状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上端内壁上设有上盖内舌,上盖内舌呈环状结构且与上盖一体成型,上盖内舌的外径与液体储存仓的仓口部内径相等。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罩罩设于上盖外部且安装于液体储存仓上部,液体储存仓上部设有与外罩底部内径相等的凸台卡位,外罩底部扣合在液体储存仓的凸台卡位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盖底部安装有瓶体,瓶体的瓶颈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竖筋,所述下盖内壁上设有与竖筋相配合的竖筋滑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盖上设有下盖内舌,下盖内舌的外径与瓶体的瓶口的直径相等。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互通混合瓶盖,通过将分离塞装配于液体储存仓与下盖之间,并将外罩、上盖、液体储存仓、下盖以及瓶体依次装配,当手握液体储存仓逆时针旋转时,分离塞脱离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最低卡位,与下盖的密封接触分离贯通,分离塞上下液体互通混合,形成组装后的互通状态;当手握液体储存仓顺时针旋转时,压缩变形弹片被压缩使分离塞运动至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最高卡位,与下盖的密封接触,达到分离塞上下液体隔离,形成组装后的分离状态,利于实现液体互通混合操作。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构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组装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组装后互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中分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技术实施例中分离塞导滑槽卡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技术实施例中竖筋滑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罩、2-上盖、3-液体储存仓、4-分离塞、5-下盖、6-瓶体、7-分离塞导滑槽卡位、8-升降导滑轴、9-压缩变形弹片、10-密封线、11-卡扣、12-下盖内舌、13-竖筋滑槽、14-瓶颈部、15-竖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包括外罩1、上盖2、液体储存仓3、分离塞4、下盖5和瓶体6,所述上盖2安装于液体储存仓3上端,外罩1盖于液体储存仓3上部,优选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与液体储存仓3之间为螺纹连接,液体储存仓3上端仓口部外壁设有外螺纹,上盖2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咬合的内螺纹,便于将上盖2旋拧于液体储存仓3的仓口部,从而对仓口部进行密封。在本技术中,为了进一步增加上盖2与液体储存仓3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上盖2上端内壁上设有上盖内舌,上盖内舌呈环状结构且与上盖2一体成型,上盖内舌的外径与液体储存仓3的仓口部内径相等,从而利于上盖2与液体储存仓3装配后,上盖内舌对液体储存仓3的仓口部进行接触式密封,提高上盖2与液体储存仓3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外罩1罩设于上盖2外部且安装于液体储存仓3上部,液体储存仓3上部设有与外罩1底部内径相等的凸台卡位,当外罩1底部扣合在液体储存仓3的凸台卡位上以后,即可实现外罩1与液体储存仓3之间的连接。所述液体储存仓3下端安装有下盖5,分离塞4设置于液体储存仓3与下盖5之间;参见图5所示,所述分离塞4呈环状,其外径与液体储存仓3的内径相等,所述分离塞4外壁上设有升降导滑轴8,优选的,升降导滑轴8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分离塞4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分离塞4上设有压缩变形弹片9;参见图6所示,所述液体储存仓3下端内壁上设有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的数量与分离塞4上升降导滑轴8的数量相等,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的位置与升降导滑轴8的位置一一对应,当分离塞4安装于液体储存仓3与下盖5之间时,分离塞4的升降导滑轴8设置于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内;所述分离塞4与下盖5相接触,优选的,分离塞4与下盖5之间设有多重密封凸线或其他接触形式,形成密封作用,在液体储存仓3的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作用下形成压紧密封,实现把分离塞4上下两种液体隔离。所述下盖5通过卡扣11连接于液体储存仓3底部,卡扣11为下盖环形扣,液体储存仓3与下盖环形扣配合,形成圆周转动,通过手握液体储存仓3逆时针旋转,压缩变形弹片9回弹作用使分离塞4脱离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的最低卡位,与下盖5的密封接触分离贯通,达到分离塞4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包括外罩(1)、上盖(2)、液体储存仓(3)、分离塞(4)、下盖(5)和瓶体(6),所述上盖(2)安装于液体储存仓(3)上端,外罩(1)盖于液体储存仓(3)上部,液体储存仓(3)下端安装有下盖(5),分离塞(4)设置于液体储存仓(3)与下盖(5)之间,分离塞(4)与下盖(5)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分离塞(4)上设有压缩变形弹片(9)和升降导滑轴(8),升降导滑轴(8)设置于液体储存仓(3)下端内壁上的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包括外罩(1)、上盖(2)、液体储存仓(3)、分离塞(4)、下盖(5)和瓶体(6),所述上盖(2)安装于液体储存仓(3)上端,外罩(1)盖于液体储存仓(3)上部,液体储存仓(3)下端安装有下盖(5),分离塞(4)设置于液体储存仓(3)与下盖(5)之间,分离塞(4)与下盖(5)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分离塞(4)上设有压缩变形弹片(9)和升降导滑轴(8),升降导滑轴(8)设置于液体储存仓(3)下端内壁上的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塞(4)呈环状,其外径与液体储存仓(3)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滑轴(8)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分离塞(4)周向等间距分布,升降导滑轴(8)的数量与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的数量相等,升降导滑轴(8)的位置与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的位置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5)通过卡扣(11)连接于液体储存仓(3)底部,卡扣(11)为下盖环形扣,液体储存仓(3)与下盖环形扣配合,形成圆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液体互通混合瓶盖,其特征在于,当手握液体储存仓(3)逆时针旋转时,分离塞(4)脱离分离塞导滑槽卡位(7)的最低卡位,与下盖(5)的密封接触分离贯通,分离塞(4)上下液体互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军杰王绍乾赖炳勇陈建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方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