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2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包括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的顶面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内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层的顶面设有芳香层,所述芳香层的顶面设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由抗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的顶面设有由纳米级微胶囊和粘合剂组成的防蚊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为主的纳米级微胶囊,能够对蚊、蝇、蚤和虱虫等具有高效、快速的击倒灭杀效果和良好的驱避作用,从而使得该纺织品可广泛用于军用纺织品、装饰用布、地毯、蚊帐、沙发套、窗帘及特种防蚊纺织品等。

A functional textile for mosqui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属于纺织品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们在衣着上要求更加严苛,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时候,环境中蚊虫较多,人们容易遭受蚊虫的叮咬且无法有效阻挡,同时人们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穿着衣物极易出汗,汗臭味容易引来蚊虫,并且会降低人们自身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包括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的顶面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内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层的顶面设有芳香层,所述芳香层的顶面设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由抗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的顶面设有由纳米级微胶囊和粘合剂组成的防蚊涂层,所述防蚊涂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接触层由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成形,所述经线和纬线均采用莫代尔纤维材料,所述接触层内的经线每隔三条纬线即向上穿过透气层后再向下折回与纬线交叉编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芳香层包括第一热熔胶层、第二热熔胶层与芳香粒子层,所述芳香粒子层设在第一热熔胶层和第二热熔胶层之间,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和第二热熔胶层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所述芳香粒子层包括若干芳香粒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芳香粒子为以塑料粒子为载体并添加芳香剂的球型,所述芳香粒子的直径为0.5mm到2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抗拉纱线包括内芯和螺旋缠绕在内芯外侧的外芯,所述内芯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芯采用竹炭纤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纳米级微胶囊包括囊壁以及位于囊壁内的拟除虫菊酯,所述纳米级微胶囊上开设有若干微孔开口,所述微孔开口连通有与囊壁内导通的微孔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纳米级微胶囊和防蚊涂层,使得本面料在人们使用过程中,能够由于纳米级微胶囊内的拟除虫菊酯本身具备对昆虫的强烈触杀作用,能够有效驱除蚊虫对人体进行叮咬,并且由于其用量小、浓度低,使得人们在本面料时不易受到伤害,通过设置芳香粒子,使得人们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中使用本面料时,不会由于自身出汗而使得汗臭味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能够使本面料长时间保持较为清香的状态,提高人们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中抗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中纳米级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接触层;2、透气层;3、经线;4、透气孔;5、第一热熔胶层;6、芳香粒子;7、第二热熔胶层;8、芳香粒子层;9、抗拉层;10、防蚊涂层;11、纳米级微胶囊;12、通孔;13、内芯;14、外芯;15、微孔通道;16、囊壁;17、拟除虫菊酯;18、微孔开口;19、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包括接触层1,接触层1的顶面粘合连接有透气层2,透气层2内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透气孔4,透气层2的顶面粘合有芳香层,芳香层的顶面粘合有抗拉层9,抗拉层9由抗拉纱线编织而成,抗拉层9的顶面粘合有由纳米级微胶囊11和粘合剂组成的防蚊涂层10,防蚊涂层1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通过设置透气孔4和透气层2,透气层2采用棉纤维制成,使得本纺织品具备一定的透气性能,气体能够通过透气孔4、通孔12以及各层之间的孔洞间隙进行透气,使得气体能够进行交互,人们在穿戴由本纺织品制成的衣物时能够感到清爽透气,通过设置芳香层,能够使得本纺织品长时间保持清香的状态,能通过芳香层散发的清香来遮盖人们出汗时的汗臭味,避免汗臭味引来蚊虫,也避免汗臭味熏到人们,保证了人们的使用体验,通过设置抗拉层9,使得本纺织品在遭受外力拉扯时,由于抗拉层9本身具备较好的抗拉效果,能够有效抵御外力,避免本纺织品出现被拉扯坏的情况,通过设置由纳米级微胶囊11和粘合剂组成的防蚊涂层10,能够对蚊虫进行驱除和灭杀,能够避免人们在使用本纺织品制成的衣物过程中出现被蚊虫叮咬的情况,保证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接触层1由经线3和纬线交叉编织成形,经线3和纬线均采用莫代尔纤维材料,接触层1内的经线3每隔三条纬线即向上穿过透气层2后再向下折回与纬线交叉编织。由于莫代尔纤维本身具备较好的触摸手感,顺滑轻柔,使得人们在与接触层1接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较为舒适的触感,提高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感,经线3对透气层2进行连接,使得接触层1与透气层2之间具备较好的牢固度,避免两者出现脱离的情况。芳香层包括第一热熔胶层5、第二热熔胶层7与芳香粒子层8,芳香粒子层8设在第一热熔胶层5和第二热熔胶层7之间,第一热熔胶层5和第二热熔胶层7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19,芳香粒子层8包括若干芳香粒子6,芳香粒子6为以塑料粒子为载体并添加芳香剂的球型,芳香粒子6的直径为0.5mm到2mm。通过设置第一热熔胶层5和第二热熔胶层7,能够使芳香层与抗拉层、透气层起到较好的连接效果,也能够对芳香粒子6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芳香粒子6,能够使得本纺织品能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缓慢释放出清爽的香味,使得香味能够遮盖住纺织品内的异味和人体的汗臭味,能够提高人们的使用体验感。抗拉纱线包括内芯13和螺旋缠绕在内芯13外侧的外芯14,内芯13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外芯14采用竹炭纤维。由于内芯13采用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而石墨烯纤维本身具备很好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具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能够在本纺织品遭受外力拉扯时适应外力,避免纺织品被拉扯断的情况出现,并且外芯14为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具备较高的强度,不易发生断裂,从而保证抗拉纱线不易断裂。纳米级微胶囊11包括囊壁16以及位于囊壁16内的拟除虫菊酯17,纳米级微胶囊11上开设有若干微孔开口18,微孔开口18连通有与囊壁16内导通的微孔通道15。由于拟除虫菊酯17本身具备对昆虫的强烈触杀作用,在人们日常使用本纺织品的时候,拟除虫菊酯17能够通过微孔通道15和微孔开口18进行散发,对各种蚊虫进行灭杀,有效驱除蚊虫,防止蚊虫对人体进行叮咬,并且由于其用量小、浓度低,使得人们在本面料时不易受到伤害。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包括接触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的顶面连接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内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透气孔(4),所述透气层(2)的顶面设有芳香层,所述芳香层的顶面设有抗拉层(9),所述抗拉层(9)由抗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9)的顶面设有由纳米级微胶囊(11)和粘合剂组成的防蚊涂层(10),所述防蚊涂层(1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包括接触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的顶面连接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内设置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透气孔(4),所述透气层(2)的顶面设有芳香层,所述芳香层的顶面设有抗拉层(9),所述抗拉层(9)由抗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9)的顶面设有由纳米级微胶囊(11)和粘合剂组成的防蚊涂层(10),所述防蚊涂层(10)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由经线(3)和纬线交叉编织成形,所述经线(3)和纬线均采用莫代尔纤维材料,所述接触层(1)内的经线(3)每隔三条纬线即向上穿过透气层(2)后再向下折回与纬线交叉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蚊虫功能性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层包括第一热熔胶层(5)、第二热熔胶层(7)与芳香粒子层(8),所述芳香粒子层(8)设在第一热熔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十井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