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红艺专利>正文

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97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左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安装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两相对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口向外侧延伸,所述升降板伸出壳体外的部分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升降板位于壳体内的部分的上侧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内螺纹通孔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工人转动转动把手实现升降板位置高度的调整,使得抛光辊与被加工的不同规格的物件之间保持最适的作业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棱抛机
,尤其涉及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现在针对玻璃或陶瓷进行抛光常常会用到棱抛机,但现有的棱抛机无法根据被加工物件的高度来进行抛光辊的升降,这样的棱抛机就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被加工物件来进行抛光作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棱抛机无法根据被加工物件的大小规格来进行抛光辊的升降,这样的棱抛机就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被加工物件来进行抛光作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左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安装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壳体(2),所述壳体(2)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2)的左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第一安装口(13),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2)内两相对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杆(14)上滑动套设有升降板(19),所述升降板(19)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口(13)向外侧延伸,所述升降板(19)伸出壳体(2)外的部分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升降板(19)位于壳体(2)内的部分的上侧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通孔(4),所述内螺纹通孔(4)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抛机的抛光辊升降限位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壳体(2),所述壳体(2)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2)的左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第一安装口(13),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2)内两相对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杆(14)上滑动套设有升降板(19),所述升降板(19)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口(13)向外侧延伸,所述升降板(19)伸出壳体(2)外的部分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升降板(19)位于壳体(2)内的部分的上侧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通孔(4),所述内螺纹通孔(4)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所述壳体(2)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2),所述螺纹杆(3)的下端固定焊接在轴承(12)的内圈上,所述螺纹杆(3)上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设有套环(5)、第一锥齿轮(20),所述壳体(2)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内插设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1)延伸进壳体(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21)与第一锥齿轮(20)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0)。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艺
申请(专利权)人:赵红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