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4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其结构包括机壳、显示器、控制箱、开关按键、外接电源线、机械手臂、镭射激光发射器、工作台面、工作板、传输装置和固定框架,通过设置了传输装置,传输装置顶端与固定框架进行连接,且将高度框架进行等距设置,传输装置由电机进行带动,通过传输装置带动固定框架进行等距移动,使移动电源产品的传输距离进行精准控制,且固定框架进行循环推进,即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持续传输,达到了持续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循环且等距的进行传输,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传输距离进行精准控制的有益效果。

A mobile power supply product structure laser carv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
本技术涉及镭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在移动电源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镭雕设备对移动电源产品结构进行镭雕塑造,目前的镭雕设备通过传输带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传输,无法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位置进行精准传输,导致移动电源产品无法精准的与镭雕激光发射器进行对准,使其距离偏差,造成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位置进行精准传输,导致移动电源产品无法精准的与镭雕激光发射器进行对准,使其距离偏差,造成产品损坏的问题,达到了持续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循环且等距的进行传输,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传输距离进行精准控制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包括机壳、显示器、控制箱、开关按键、外接电源线、机械手臂、镭射激光发射器、工作台面、工作板、传输装置和固定框架,所述,机壳前端右侧与显示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前端中部与控制箱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嵌入在控制箱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机壳后端进行伸入,所述机壳顶端后端中部与机械手臂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械手臂前端与镭射激光发射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顶端设置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中部与工作板进行螺栓连接,且工作板的位置与镭射激光发射器进行垂直对应,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固定框架底端贯穿工作台面与传输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输装置由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支撑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成,所述电机与机壳右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左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贯穿机壳右端与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中部和左端分别与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前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均与机壳内部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顶端均与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与第一支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杆顶端与第二支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支杆顶端与固定框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由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固定板、第四连杆和支撑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后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右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右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三连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顶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机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顶端中部与第四连杆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四连杆顶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支撑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板顶端与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前端与机壳进行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为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换向器由外壳、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组成,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外壳且与第一锥齿轮圆心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前端设置有一枢杆,且该枢杆通过联轴器、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连杆左端进行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五个以上,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数量与固定框架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顶端设置有一凹槽,且该凹槽内侧与移动电源产品外侧吻合。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上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口分别与显示器、机械手臂、镭射激光发射器和电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顶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且固定框架底端前后两侧沿滑槽与工作台面进行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型号为Y2-160L-4极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位置进行精准传输,导致移动电源产品无法精准的与镭雕激光发射器进行对准,使其距离偏差,造成产品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了传输装置,传输装置顶端与固定框架进行连接,且将高度框架进行等距设置,传输装置由电机进行带动,通过传输装置带动固定框架进行等距移动,使移动电源产品的传输距离进行精准控制,且固定框架进行循环推进,即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持续传输,达到了持续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循环且等距的进行传输,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传输距离进行精准控制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传输装置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换向器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框架与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壳-1、显示器-2、控制箱-3、开关按键-4、外接电源线-5、机械手臂-6、镭射激光发射器-7、工作台面-8、工作板-9、传输装置-10、固定框架-11、电机-101、第一转动轴-102、第一换向器-103、第二换向器-104、第一传动装置-105、第二传动装置-106、支撑板-107、第一支杆-108、第二支杆-109、外壳-1031、第一锥齿轮-1032、第二锥齿轮-1033、第二转动轴-1034、第一固定板-1051、第一连杆-1052、第二连杆-1053、第三连杆-1054、第二固定板-1055、第四连杆-1056、支撑连接板-105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包括机壳1、显示器2、控制箱3、开关按键4、外接电源线5、机械手臂6、镭射激光发射器7、工作台面8、工作板9、传输装置10和固定框架11,机壳1前端右侧与显示器2进行螺栓连接,机壳1前端中部与控制箱3进行螺栓连接,开关按键4嵌入在控制箱3前端的凹槽内,外接电源线5通过机壳1后端进行伸入,机壳1顶端后端中部与机械手臂6进行螺栓连接,机械手臂6前端与镭射激光发射器7进行螺栓连接,机壳1顶端设置有工作台面8,工作台面8中部与工作板9进行螺栓连接,且工作板9的位置与镭射激光发射器7进行垂直对应,机壳1内部设置有传输装置10,固定框架11底端贯穿工作台面8与传输装置10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包括机壳(1)、显示器(2)、控制箱(3)、开关按键(4)、外接电源线(5)、机械手臂(6)、镭射激光发射器(7)、工作台面(8)、工作板(9)和固定框架(11),所述,机壳(1)前端右侧与显示器(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前端中部与控制箱(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4)嵌入在控制箱(3)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外接电源线(5)通过机壳(1)后端进行伸入,所述机壳(1)顶端后端中部与机械手臂(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械手臂(6)前端与镭射激光发射器(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顶端设置有工作台面(8),所述工作台面(8)中部与工作板(9)进行螺栓连接,且工作板(9)的位置与镭射激光发射器(7)进行垂直对应,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传输装置(10),所述固定框架(11)底端贯穿工作台面(8)与传输装置(10)进行螺栓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装置(10),所述传输装置(10)由电机(101)、第一转动轴(102)、第一换向器(103)、第二换向器(104)、第一传动装置(105)、第二传动装置(106)、支撑板(107)、第一支杆(108)和第二支杆(109)组成,所述电机(101)与机壳(1)右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101)左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贯穿机壳(1)右端与第一转动轴(10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02)中部和左端分别与第一换向器(103)和第二换向器(10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103)和第二换向器(104)前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均与机壳(1)内部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顶端均与支撑板(10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107)顶端与第一支杆(10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08)顶端与第二支杆(10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09)顶端与固定框架(1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5)由第一固定板(1051)、第一连杆(1052)、第二连杆(1053)、第三连杆(1054)、第二固定板(1055)、第四连杆(1056)和支撑连接板(1057)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1051)后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105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052)右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105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53)右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三连杆(105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1054)顶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固定板(105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055)通过螺栓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53)顶端中部与第四连杆(105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四连杆(1056)顶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支撑连接板(1057)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板(1057)顶端与支撑板(10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51)前端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产品结构镭雕设备,包括机壳(1)、显示器(2)、控制箱(3)、开关按键(4)、外接电源线(5)、机械手臂(6)、镭射激光发射器(7)、工作台面(8)、工作板(9)和固定框架(11),所述,机壳(1)前端右侧与显示器(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前端中部与控制箱(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4)嵌入在控制箱(3)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外接电源线(5)通过机壳(1)后端进行伸入,所述机壳(1)顶端后端中部与机械手臂(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械手臂(6)前端与镭射激光发射器(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顶端设置有工作台面(8),所述工作台面(8)中部与工作板(9)进行螺栓连接,且工作板(9)的位置与镭射激光发射器(7)进行垂直对应,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传输装置(10),所述固定框架(11)底端贯穿工作台面(8)与传输装置(10)进行螺栓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装置(10),所述传输装置(10)由电机(101)、第一转动轴(102)、第一换向器(103)、第二换向器(104)、第一传动装置(105)、第二传动装置(106)、支撑板(107)、第一支杆(108)和第二支杆(109)组成,所述电机(101)与机壳(1)右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电机(101)左端设置有一输出轴,且该输出轴贯穿机壳(1)右端与第一转动轴(10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02)中部和左端分别与第一换向器(103)和第二换向器(10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103)和第二换向器(104)前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均与机壳(1)内部前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顶端均与支撑板(10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107)顶端与第一支杆(10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08)顶端与第二支杆(109)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09)顶端与固定框架(1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5)和第二传动装置(10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5)由第一固定板(1051)、第一连杆(1052)、第二连杆(1053)、第三连杆(1054)、第二固定板(1055)、第四连杆(1056)和支撑连接板(1057)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1051)后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凯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