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2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16
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钻头基体的前段形成有两刃瓣,钻头基体的前端面设有两肩刃以及一中心刃;中心刃位于钻头的径向中心,两肩刃分别形成于两刃瓣的前端并分列于中心刃的径向两侧;中心刃呈锥形,其锥面与钻头轴线的夹角为65~70°;肩刃与中心刃的根部连线与钻头轴线的夹角为100~115°;两肩刃的连线与中心刃的最高点之间具有一落差,且中心刃的最高点位于两肩刃连线的后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薄板材料的炸裂性破碎,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材料浪费,且加工方式省时省力,加工精度高。

Special drill for drilling brittle sheet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
本技术涉及钻孔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脆性易蹦碎的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
技术介绍
在装饰装潢的施工过程中,或者设备的装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在脆性较大的薄板材料上钻孔的情况,如玻璃、地砖、纤维木板等薄板材料。如图1、2所示,当我们使用普通钻头1对薄板材料2进行钻孔时会发现,由于钻头1以其中心先接触薄板材料2的表面,因此会导致受力的形式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此种情况极易造成被薄板材料2的加工区域炸裂性破碎,致使加工无法完成,同时造成材料的浪费。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往往需要采用磨头一点一点地磨削或采用其他方式加工,但以往的加工方式都比较费时费力,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包括一钻头基体,该钻头基体的前段形成有两刃瓣,两所述刃瓣呈螺旋状并沿所述钻头的周圈设置,且两刃瓣之间为排屑槽;所述钻头基体的前端面设有两肩刃以及一中心刃;所述中心刃位于钻头的径向中心,两所述肩刃分别形成于两所述刃瓣的前端,并分列于所述中心刃的径向两侧;其中,所述中心刃呈锥形,其锥面与所述钻头轴线的夹角为65~70°;所述肩刃与所述中心刃的根部的连线与所述钻头轴线的夹角为100~115°;两所述肩刃的连线与所述中心刃的最高点之间具有一落差,且中心刃的最高点位于两肩刃连线的后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钻头的螺旋角角度为25~35°。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刃的直径尺寸为钻头直径尺寸的50~55%。3.上述方案中,所述落差的尺寸为钻头直径尺寸的3~3.5%。4.上述方案中,所述钻头基体由硬质合金材质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技术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钻头基体的前段形成有两刃瓣,钻头基体的前端面设有两肩刃以及一中心刃;中心刃位于钻头的径向中心,两肩刃分别形成于两刃瓣的前端并分列于中心刃的径向两侧;中心刃呈锥形,其锥面与钻头轴线的夹角为65~70°;肩刃与中心刃的根部连线与钻头轴线的夹角为100~115°;两肩刃的连线与中心刃的最高点之间具有一落差,且中心刃的最高点位于两肩刃连线的后侧。本技术由于有落差的设计,在切削时两肩刃会先接触工件做周向运动,工件的受力为沿着圆周做循环受力,随着持续加工,中心刃开始接触工件,中心处的受力开始向四周扩散,当扩散至两肩刃加工区域时由于两肩刃已完成加工,所以向四周扩散的力将停止扩散,即使发生炸裂性情况破碎也会局限在两周刃的加工范围内,如此反复循环加工逐步完成。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能有效避免薄板材料的炸裂性破碎,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材料浪费,且加工方式省时省力,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钻头在薄板材料上钻孔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薄板材料的受力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前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薄板材料上钻孔的示意图;附图6为图5中薄板材料的受力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钻头;2.薄板材料;3.钻头;4.钻头基体;5.刃瓣;6.排屑槽;7.肩刃;8.中心刃;α.夹角;β.夹角;γ.螺旋角;j.落差;i.中心刃的直径尺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3~6所示,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3;包括一钻头基体4,该钻头基体4由硬质合金材质制成。所述钻头基体4的前段形成有两刃瓣5,两所述刃瓣5呈螺旋状并沿所述钻头3的周圈设置,且两刃瓣5之间为排屑槽6。所述钻头基体4的前端面设有两肩刃7以及一中心刃8;所述中心刃8位于钻头3的径向中心,两所述肩刃7分别形成于两所述刃瓣5的前端,并分列于所述中心刃8的径向两侧;其中,所述中心刃8呈锥形,其锥面与所述钻头3轴线的夹角α为65~70°;所述肩刃7与所述中心刃8的根部的连线与所述钻头3轴线的夹角β为100~115°;两所述肩刃7的连线与所述中心刃8的最高点之间具有一落差j,且中心刃8的最高点位于两肩刃7连线的后侧。其中,所述钻头3的螺旋角γ角度为25~35°,并以30°为佳。其中,所述中心刃8的直径尺寸i为钻头3直径尺寸的50~55%。所述落差j的尺寸为钻头3直径尺寸的3~3.5%。本技术由于有落差的设计,在切削时两肩刃会先接触工件做周向运动,工件的受力为沿着圆周做循环受力,随着持续加工,中心刃开始接触工件,中心处的受力开始向四周扩散,当扩散至两肩刃加工区域时由于两肩刃已完成加工,所以向四周扩散的力将停止扩散,即使发生炸裂性情况破碎也会局限在两周刃的加工范围内,如此反复循环加工逐步完成。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能有效避免薄板材料的炸裂性破碎,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材料浪费,且加工方式省时省力,加工精度高。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包括一钻头基体,该钻头基体的前段形成有两刃瓣,两所述刃瓣呈螺旋状并沿所述钻头的周圈设置,且两刃瓣之间为排屑槽;其特征在于:/n所述钻头基体的前端面设有两肩刃以及一中心刃;所述中心刃位于钻头的径向中心,两所述肩刃分别形成于两所述刃瓣的前端,并分列于所述中心刃的径向两侧;其中,/n所述中心刃呈锥形,其锥面与所述钻头轴线的夹角为65~70°;/n所述肩刃与所述中心刃的根部的连线与所述钻头轴线的夹角为100~115°;/n两所述肩刃的连线与所述中心刃的最高点之间具有一落差,且中心刃的最高点位于两肩刃连线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脆性薄板材料钻孔的专用钻头,包括一钻头基体,该钻头基体的前段形成有两刃瓣,两所述刃瓣呈螺旋状并沿所述钻头的周圈设置,且两刃瓣之间为排屑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头基体的前端面设有两肩刃以及一中心刃;所述中心刃位于钻头的径向中心,两所述肩刃分别形成于两所述刃瓣的前端,并分列于所述中心刃的径向两侧;其中,
所述中心刃呈锥形,其锥面与所述钻头轴线的夹角为65~70°;
所述肩刃与所述中心刃的根部的连线与所述钻头轴线的夹角为100~115°;
两所述肩刃的连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祥孔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麦科精密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