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82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端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螺栓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贯穿框体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贯穿框体焊接有钻头,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夹持机构。该电机端盖加工装置,通过底座、第一气缸、框体、减速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钻头等结构实现了加工刀具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板、转盘、连接杆、夹板、横杆、第二气缸、支撑板等结构保证电机端盖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移动,保证了加工质量,减少了废品率,有益效果明显,适用性强。

A machining device of motor en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端盖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而电机端盖作为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打孔的装置上大部分是采用电机与钻孔刀直接连接的结构设计,使钻孔刀在工作时稳定性不高,同时传统打孔的装置在对电机端盖进行打孔时,由于夹持装置设计的不完善,会导致电机端盖在钻孔的时候偏位,从而导致打出的孔出现孔径大小不一甚至移位的现象,从而影响组装后电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端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螺栓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贯穿框体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的顶端安装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顶端螺栓有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贯穿框体(3)焊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齿轮(5)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的底端贯穿框体(3)焊接有钻头(7),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顶端设置有夹持机构;/n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盘(9)、连接杆(10)、夹板(11)、横杆(12)、第二气缸(13)和第二支撑板(14);/n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中心位置轴接有转盘(9),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的顶端安装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顶端螺栓有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贯穿框体(3)焊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齿轮(5)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的底端贯穿框体(3)焊接有钻头(7),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顶端设置有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盘(9)、连接杆(10)、夹板(11)、横杆(12)、第二气缸(13)和第二支撑板(14);
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中心位置轴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左右两端均轴接有连接杆(10)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内侧沿左右方向焊接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的外壁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