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78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底部贯穿至底板的底部并设置有盖板,所述处理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罩,所述处理箱的正面设置有可视观察窗,所述底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底板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处理箱、驱动装置、辅助装置、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在处理污染土壤时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处理,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的实用性。

A device for remedi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ollu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治理
,具体为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资源,但是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土壤污染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大气、水体等环境介质的二次污染,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土壤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不便于移动,在处理污染土壤时只能在指定位置进行处理,不方便人们的使用,降低了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具备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底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底板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辅助装置。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底部贯穿至底板的底部并设置有盖板,所述处理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罩,所述处理箱的正面设置有可视观察窗。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底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轴心处套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设置有主动盘,所述主动盘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盘,所述从动盘的轴心处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均贯穿至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驱动轮。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轴承座一,所述轴承座一的外侧与壳体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两侧均套接有轴承座二,所述轴承座二的外侧与壳体内腔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底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推杆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处理箱、驱动装置、辅助装置、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在处理污染土壤时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处理,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轴承座一,对转动轴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转动轴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可视观察窗,对处理箱内的土壤修复情况起到了便于观察的作用,解决了处理箱内的土壤修复情况不便于观察的问题,通过设置壳体,对驱动电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驱动电机时,使灰尘落入驱动电机内,造成驱动电机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结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结构局部剖视图。图中:1底板、2处理箱、3驱动装置、301壳体、302驱动电机、303蜗杆、304蜗轮、305驱动轴、306主动盘、307从动盘、308转动轴、309驱动轮、4辅助装置、401导向轮、402支撑柱、403固定板、5轴承座一、6轴承座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推杆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把,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处理箱2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底部贯穿至底板1的底部并设置有盖板,处理箱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罩,处理箱2的正面设置有可视观察窗,通过设置可视观察窗,对处理箱2内的土壤修复情况起到了便于观察的作用,解决了处理箱2内的土壤修复情况不便于观察的问题,底板1底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壳体301,通过设置壳体301,对驱动电机30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驱动电机302时,使灰尘落入驱动电机302内,造成驱动电机302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壳体301的顶部与底板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壳体30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02,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03,蜗杆303的表面啮合有蜗轮304,蜗轮304的轴心处套接有驱动轴305,驱动轴305的两侧均套接有轴承座二6,轴承座二6的外侧与壳体301内腔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驱动轴305的表面设置有主动盘306,主动盘306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盘307,从动盘307的轴心处套接有转动轴308,转动轴308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轴承座一5,通过设置轴承座一5,对转动轴308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转动轴308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轴承座一5的外侧与壳体301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转动轴308的两侧均贯穿至壳体301的前侧和后侧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驱动轮309,底板1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辅助装置4,辅助装置4包括导向轮401,导向轮401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02,支撑柱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3,固定板403的顶部与底板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底板1、处理箱2、驱动装置3、辅助装置4、轴承座一5和轴承座二6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不便于移动的问题,在处理污染土壤时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处理,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的实用性。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驱动电机302,驱动电机302开始工作,驱动电机302通过蜗杆303带动蜗轮304开始转动,蜗轮304通过驱动轴305和轴承座二6带动主动盘306开始转动,主动盘306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盘307开始转动,从动盘307通过转动轴308和轴承座一5的配合带动驱动轮309开始转动,使驱动轮309与导向轮401的相互配合带动底板1和处理箱2开始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推把和推杆将处理箱2推到指定地点进行土壤修复处理,从而达到了便于移动的优点。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驱动电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所述:该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通过设置底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所述底板(1)底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底板(1)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辅助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所述底板(1)底部的左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底板(1)底部的右侧设置有辅助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底部贯穿至底板(1)的底部并设置有盖板,所述处理箱(2)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罩,所述处理箱(2)的正面设置有可视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顶部与底板(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0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02),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03),所述蜗杆(303)的表面啮合有蜗轮(304),所述蜗轮(304)的轴心处套接有驱动轴(305),所述驱动轴(305)的表面设置有主动盘(306),所述主动盘(306)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盘(307),所述从动盘(307)的轴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尚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盈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