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及其表面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76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及其表面清洁器,其中,该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包括刮头壳体、上刮条和下刮条,该刮头壳体具有可与真空源连接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上刮条和下刮条的一端均固定在刮头壳体上从而该端为固定端,所述上刮条和下刮条的相对于固定端可活动的另一端则为自由端,所述上刮条的第一面和下刮条的第一面相互靠近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的抽吸口,至少所述下刮条的自由端设置成波浪形褶皱。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更加简单、制作成本也更低的优点。

A scraping head of surface cleaner and its surface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及其表面清洁器
本技术涉及表面清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及其表面清洁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204889859U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器及其表面清洁器,其结构为:包括刮头壳体,该刮头壳体具有可与真空源连接用以产生吸引流的吸入通道,刮头壳体上设置有上刮条和下刮条,上刮条的第一面和下刮条的第一面之间形成与所述吸入通道相连通的抽吸口,所述下刮条背对其第一面的第二面上设置有沿着下刮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渠道或/和通孔,所述渠道贯穿所述下刮条的前端面,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下刮条的第一面。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表面清洁器及其表面清洁器,其仍存在下述缺陷:上述现有技术是:通过在上刮条设置若干槽位,当下刮条贴合在上刮条时各所述槽位可形成若干道连通外部空气与吸入通道的通道,各道所述通道汇总构成抽吸口;通过下刮条设置渠道,可使窗刮自上往下清洁玻璃表面(或者其它硬表面)时,被下刮条所汇集在其下方的液体通过渠道被抽吸口所抽吸;上刮条设置的槽位形成的通道构成抽吸口与下刮条设置的渠道是共同合作实现液体的高效率抽吸的,而该现有技术中,构成抽吸口的通道与渠道的形成需要在上刮条和下刮条分别加工形成,即两个刮条都需要进行加工,才能形成通道与渠道,如此一来,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制作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更加简单、制作成本也更低的表面清洁器的刮头。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更加简单、制作成本也更低的表面清洁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包括刮头壳体、上刮条和下刮条,该刮头壳体具有可与真空源连接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上刮条和下刮条的一端均固定在刮头壳体上从而该端为固定端,所述上刮条和下刮条的相对于固定端可活动的另一端则为自由端,所述上刮条的第一面和下刮条的第一面相互靠近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的抽吸口,至少所述下刮条的自由端设置成波浪形褶皱。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上刮条的自由端的端头和下刮条的自由端的端头错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上刮条的自由端的端头突出于下刮条的自由端的端头。本技术的另外一种方案是提供一种表面清洁器,包括刮身和刮头,所述刮头安装在刮身上,该刮头为上述的表面清洁器的刮头,该刮身包括刮身壳体,刮身壳体上装配有抽吸机组、第二气流通道和集液箱,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二气流通道,抽吸机组经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与抽吸口连通以使抽吸机组工作时于抽吸口产生吸力,在第二气流通道上设有用于将液体和气体分离的分离装置,集液箱用于收集从抽吸口吸入并经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一个位于刮身壳体的备用腔,该备用腔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的集液箱与备用腔由管道连通,且管道上设有防止液体从集液箱流向备用腔的逆止阀。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集液箱可拆卸地安装在刮身壳体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表面清洁器竖直放置时,集液箱位于备用腔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通过至少所述下刮条的自由端设置成波浪形褶皱。当所述下刮条贴在所述上刮条时,下刮条的第一面与上刮条的第一面贴合,下刮条前部的波浪形褶皱与上刮条第一面之间便会形成若干第一通道,若干该第一通道构成抽吸口;在下刮条的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下刮条前部的波浪形褶皱在下刮条的第二面便形成若干的渠道,本技术中,只需要通过至少将下刮条的前部设置成波浪形褶皱,便能形成构成抽吸口的第一通道以及渠道,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在上刮条和下刮条上分别加工,本技术一步到位便能形成第一通道与渠道,本技术制作简单,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表面清洁器的刮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刮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刮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刮条与上刮条相贴合时的正面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表面清洁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纵向剖视图;图8为图7中的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10为图6中集液箱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至图5,图1至图5揭示的是表面清洁器的刮头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包括刮头壳体1、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该刮头壳体1具有可与真空源连接的第一气流通道100(第一气流通道100请参见图7),所述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的一端均固定在刮头壳体1上从而定义上刮条11和下刮条的该端为固定端31,所述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的相对于固定端31可活动的另一端则为自由端32,所述上刮条11的第一面和下刮条12的第一面相互靠近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00相连通的抽吸口13,至少所述下刮条12的自由端32设置成波浪形褶皱。使用时,当所述下刮条12贴在所述上刮条11上时,下刮条12的第一面与上刮条11的第一面贴合,下刮条12的自由端32上位于第一面的波浪形褶皱与上刮条11的第一面之间便会形成若干第一通道122,若干该第一通道122构成抽吸口13;在下刮条12的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下刮条12的自由端32的波浪形褶皱在下刮条12的第二面便形成若干的渠道123,本技术中,只需要通过至少将下刮条12的自由端32设置成波浪形褶皱,便能形成构成抽吸口13的第一通道122以及渠道123(如图5所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在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上分别加工,本技术一步到位便能形成第一通道122与渠道123,本技术结构更简单,制作也更简单,制作成本也更低。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上刮条11的自由端的端头和下刮条12的的自由端的端头错开设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刮条11的自由端的端头突出于下刮条12的自由端的端头,第一通道122从下刮条12的自由端的端头露出。使下刮条12贴合在上刮条11上时各所述第一通道122更易形成若干道连通外部空气与抽吸口13的通道,有利于提高抽吸效果。图6至图10揭示的是表面清洁器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表面清洁器,包括刮身2和刮头,所述刮头安装在刮身2上,该刮头为上述图1至图5所示的表面清洁器的刮头,该刮身2包括刮身壳体21,刮身壳体21上装配有抽吸机组22、第二气流通道200和集液箱23,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100连通第二气流通道200,抽吸机组22经第二气流通道200和第一气流通道100与抽吸口13连通以使抽吸机组22工作时于抽吸口13产生吸力,在第二气流通道200上设有用于将液体和气体分离的分离装置24,集液箱23用于收集从抽吸口13吸入并经分离装置24分离出的液体。抽吸机组22包括抽吸涡轮221和马达222,本技术中所述的真空源即为该抽吸机组22,还包括一个位于刮身壳体21的备用腔20,该备用腔20与第二气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包括刮头壳体(1)、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该刮头壳体(1)具有可与真空源连接的第一气流通道(100),所述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的一端均固定在刮头壳体(1)上从而该端为固定端(31),所述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的相对于固定端(31)可活动的另一端则为自由端(32),所述上刮条(11)的第一面和下刮条(12)的第一面相互靠近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00)相连通的抽吸口(13),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下刮条(12)的自由端(32)设置成波浪形褶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包括刮头壳体(1)、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该刮头壳体(1)具有可与真空源连接的第一气流通道(100),所述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的一端均固定在刮头壳体(1)上从而该端为固定端(31),所述上刮条(11)和下刮条(12)的相对于固定端(31)可活动的另一端则为自由端(32),所述上刮条(11)的第一面和下刮条(12)的第一面相互靠近且形成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00)相连通的抽吸口(13),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下刮条(12)的自由端(32)设置成波浪形褶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刮条(11)的自由端的端头和下刮条(12)的自由端的端头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清洁器的刮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刮条(11)的自由端的端头突出于下刮条(12)的自由端的端头。


4.一种表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刮身(2)和刮头,所述刮头安装在刮身(2)上,该刮头为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表面清洁器的刮头,该刮身(2)包括刮身壳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然何垣昌黄志波罗增详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舜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梁金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