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66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真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前置式气水分离装置,一种气水分离装置,至少包括一集水器储罐,罐体上连接有抽真空管、进气管和液体排放管,储罐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由外部连通管连通,连通管道中的上腔体液体出口上设置有连通阀,下腔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下腔体底部设置有一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排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液体排放管连通。

A gas water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真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前置式气水分离装置,以隔绝水汽进入真空泵内而保障真空泵主机使用寿命的稳定运行的一种装置。
技术介绍
因水环式真空泵能耗较大,效率低,为响应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现采用多台油封式螺杆真空泵并与水环式真空泵系统相并联;如附图1所示,目前水环式真空泵6为备机状态,当螺杆真空泵9出现异常时,水环真空泵6会自动启动,保障车间用气量稳定;当螺杆式真空泵9运行时,车间气体经过进气管1进入真空储罐2、进气主管道3、进气阀7,最后进入螺杆真空泵内部9;因水环真空泵6处于备机状态需要保持泵腔内水位充足,进气阀4都为开启状态,当进气主管道3内形成负压时,水环真空泵6内的水在单向阀5出现密封不严或卡死的情况下,水会通过进气阀4、进气主管道3、进气阀7管道进入螺杆真空泵内部9,使泵内润滑油乳化、降低机油粘稠度,润滑效果大大降低,容易造成机械的严重磨损,损坏压缩主机转子,此压缩主机为系统核心部件,一旦损坏就无法使用,且维修费用较为高昂,价值高达几十万元。此技术的项目就是针对水环与螺杆泵并联,水进入螺杆泵内这个环节进行改进,确保水环泵中水无法进入螺杆真空泵中,进而保障螺杆泵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水分离装置,至少包括一集水器储罐,罐体上连接有抽真空管、进气管和液体排放管,储罐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由外部连通管连通,连通管道中的上腔体液体出口上设置有连通阀,下腔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下腔体底部设置有一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二出水管。优选的,所述隔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储罐内腔内。优选的,该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一连通进气管和抽真空管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旁通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优选的,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外部连通管与第一出水管通过三通管与下腔体连通。优选的,液体排放管与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通过三通管连通。优选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储罐进气阀。优选的,所述液体排放管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单向排水阀。优选的,所述外部连通管包括一下腔体上部连通的第一连通管和与下腔体下部连通的第二连通管。优选的,所述下腔体内还装有液位浮球。本技术提出的气水分离器设置的旁通管路便于集水器储罐的更换和排水,同时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集水器储罐内水能完全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真空泵工作系统简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气水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图2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该气水分离装置,至少包括一集水器储罐100,罐体上连接有抽真空管300、进气管200和液体排出管400,储罐内腔由隔板130分隔为上腔体110和下腔体120,上腔体110和下腔体120之间由外部连通管500连通,连通管中的上腔体110液体出口上设置有连通阀510,下腔体120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520,通气管520上设置有电磁阀521,下腔体120底部设置有一排水口,连通管上设置有一与液体排出管400连通的第一出水管530,排水口处设置有一与液体排出管400连通的第二出水管540。其中,进气管200上设备有进气阀210,第一出水管530上设置第一排水阀,第二出水管540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抽真空管300上设置有储罐出气阀310,隔板130倾斜设置于储罐内腔中,倾斜设置的隔板130更有利于上腔体110内的水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向下腔体120。该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一连通进气管200和抽真空管300的旁通管600,该旁通管600上设置有旁通阀610。其中进气管200前端和抽真空管300的后端分别与车间进气和真空泵连接(图中未示出)。气水分离装置正常运行时,旁通阀610处于关闭状态,气体经过进气管200经过集水器储罐100然后从抽真空管300流出。当集水器储罐100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更换时,则打开旁通阀610,关闭进气阀210和储罐出气阀310,让气体从旁通管600路流出。上腔体110和下腔体120的外部连通管500与第一出水管530通过三通阀与下腔体120连通,液体排出管400与第一出水管530、第二出水管540通过三通管连通。液体排出管400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单向排水阀,以防止废水倒流。外部连通管500包括一下腔体120上部连通的第一连通管和与下腔体120下部连通的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位于第二连通管的上部,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可以将上腔体110与下腔体120连通,但第二连通管位于集水器储罐100的侧壁下部,用于将储罐内的水分排出。第一连通管则设置在隔板130的下方,如果下腔体120内液位较高时,上腔体110与下腔体120则通过第一连通管进行连通,以防止水滞留在上腔体110内。下腔体120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液位浮球和报警系统,用于检测下腔体120内液位的高低,当液位高于浮球时,报警系统则会发出警报。下面根据附图2,具体描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工作方式,具体如下:集水器储罐100在正常运行时,旁通管600路上的旁通阀610处于关闭状态,进气管200上的进气阀210和抽真空管300上的出气阀310处于开启状态;集水器储罐100处于自动运行模式,连通阀510为开启状态,第一排水阀、第二排水阀和进气阀210均为关闭状态,气体一次经过进气管200、集水器储罐100和抽真空管300。集水器储罐100自动运行一定时间后,自动切换至排水模式,此时关闭连通阀510,开启进气阀521和第一排水前端气动电磁阀,用于平衡集水器储罐100内的气压,待下腔体120内负压平衡后,下腔体120内的水通过重力作用沿液体排出管400排出。集水器储罐100的最低点设置的第二水管用于保障储罐内水分可以完全排出。当排水结束后,第一排水阀、进气电磁阀521关闭,再次开启连通阀510,气水分离器正常运行。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案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且本文中描述的进口端和并不限制为本实施例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方式选择出口端和进口端位置,只需要确保与本文描述的各组件内外腔室的连接顺序一致即可;另外,本技术的范围不限于该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变更,皆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水分离装置,至少包括一集水器储罐,罐体上连接有抽真空管、 进气管和液体排放管,储罐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由外部连通管连通,连通管道中的上腔体液体出口上设置有连通阀,下腔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下腔体底部设置有一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二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水分离装置,至少包括一集水器储罐,罐体上连接有抽真空管、进气管和液体排放管,储罐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由外部连通管连通,连通管道中的上腔体液体出口上设置有连通阀,下腔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下腔体底部设置有一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一与液体排放管连通的第二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储罐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一连通进气管和抽真空管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旁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谷王彪陈呈杰陈险峰张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