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5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属于抗洪救援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担架占用空间大、质量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气垫,气垫设置有多个端梁和多个横梁,端梁均固连有扶手,气垫能够以扶手为中心缠绕其外部;扶手一端铰接有连杆组件,另一端形成滑槽,滑槽远离扶手的一侧开有轴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锁定装置,并且锁定装置能够覆盖在轴孔上,连杆组件一端通过轴与扶手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轴孔能够拆卸的固连,锁定装置能够将销轴锁止在轴孔内,连杆组件与横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体积小、便于运输,节约运输资源,并且能够水陆两栖使用的特点。

A kind of water rescue stretcher for earthquake relie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
本技术涉及抗洪救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作为一种转运伤病人员的最基本救援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或灾难救援活动中,目前常用的有简易担架、普通担架车和半自动担架车等,当发生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时间紧迫,这种条件下,运输物资必须精简、数量有限,简易担架、普通担架车和半自动担架车占用空间大、质量重,耗费运输资源,另外,也无法满足水、陆两栖使用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一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日为2016年07月28日、申请号201610604455.3、申请公开号CN107661172A的《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包括方框架,方框架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方框架的中间位置下部设置有第三支撑脚,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和第三支撑脚的下部连接有气垫,气垫的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水轮机和第二水轮机,气垫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孔,方框架的套装有帆布垫,虽然,该水上救援担架能够拆卸成简易担架使用,但仍然存在占用空间大、质量重的缺陷,另外,气垫和框架一旦拆解,气垫在灾区现场很容易丢失或者找不到框架组装现象,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体积小、便于运输,节约运输资源,并且能够水陆两栖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包括:气垫,其设置有多个端梁和多个横梁,所述端梁均固连有扶手,所述气垫能够以所述扶手为中心缠绕其外部;所述扶手,其一端铰接有连杆组件,另一端形成滑槽,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开有轴孔,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锁定装置,并且所述锁定装置能够覆盖在所述轴孔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一端通过轴与所述扶手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轴孔能够拆卸的固连,所述锁定装置能够将所述销轴锁止在所述轴孔内,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横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扶手螺纹连接的导杆和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导杆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并且通过弹簧将所述滑块推离所述扶手、并使所述滑块覆盖在所述轴孔上。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外部。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扶手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形成方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能够保持平行、并且能够拆卸地固连在所述扶手的一侧。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扶手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形成工字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扶手中部,所述扶手位于所述连杆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柔性连接的导向链。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链通过绑带与所述横梁固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扶手,扶手上铰接有连杆组件,通过连杆组件旋转地折叠至扶手一侧,气垫能够以扶手为中心缠绕在扶手外部,减小了气垫占地面积,节省空间、方便运输。2、本技术设计的扶手,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之间通过两根连杆组件能够拆卸的固连形成方型结构,气垫展开在连杆组件的上部,通过气孔将气垫内部充满气体,伤员可以躺在气垫上部,营救人员可以通过扶手将伤员抬走,同时,充满气体的气垫能够悬浮与水中,实现救援担架水陆两栖使用,满足通用性,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另外,通过销轴能够完成气垫两端扶手快速连接,便于操作,为医护人员节省抢救时间,并且通过锁定装置将销轴覆盖在内部,防止销轴脱离轴孔,实现自锁功能,避免连杆组件断开与扶手的连接,导致意外发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的扶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扶手局部视图;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扶手展开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扶手折叠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扶手展开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气垫;11、第一端梁;12、第二端梁;13、横梁;14、气孔;15a、第一扶手;15b、第二扶手;16、转轴;17、滑槽;18、轴孔;19、导向链;30、连杆组件;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4、第四连杆;35、销轴;40、锁定装置;41、导杆;42、滑块;4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技术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包括:气垫10,其设置有多个端梁和多个横梁,端梁均固连有扶手,气垫10能够以扶手为中心缠绕其外部;扶手,其一端铰接有连杆组件30,另一端形成滑槽17,滑槽17远离扶手的一侧开有轴孔18,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锁定装置40,并且锁定装置40能够覆盖在轴孔18上。优选的,两个扶手彼此之间通过连杆组件30形成方型结构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气垫10下部一端固连有第一端梁11,另一端固连有第二端梁12,中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横梁13,气垫10上部设置有用于充气或放气的气孔14,第一端梁11和第二端梁12下部均固连有扶手,结构简单,质量轻;参见图2所示,扶手一端通过转轴16铰接有能够伸长或缩短的连杆组件30,连杆组件30伸长后与气垫10的横梁13接触,并且通过绑带固定连接,扶手另一端形成滑槽17,滑槽17远离扶手的一侧开有轴孔18,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锁定装置40,锁定装置40能够覆盖在轴孔18上;当气垫10内部的气体通过气孔14排出,连杆组件30旋转地折叠至扶手一侧,气垫10能够以扶手为中心缠绕在扶手外部,减小了气垫10占地面积,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参见图4所示,扶手包括两个,第一扶手15a和第二扶手15b,第一端梁11下端固连有第一扶手15a,第二端梁12下端固连有第二扶手15b;第一扶手15a的连杆组件30远离所述转轴16端通过销轴35与第二扶手15b能够快速拆卸的固连,并通过锁定装置40覆盖在销轴35外部,用于锁止销轴35,防止销轴35脱离轴孔18;第二扶手15b的连杆组件30远离所述转轴16端通过销轴35与第一扶手15a能够拆卸的固连,并通过锁定装置40覆盖在销轴35外部,用于锁止销轴35,防止销轴35脱离轴孔18;此时,第一扶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垫(10),其设置有多个端梁和多个横梁,所述端梁均固连有扶手,所述气垫(10)能够以所述扶手为中心缠绕其外部;/n所述扶手,其一端铰接有连杆组件(30),另一端形成滑槽(17),所述滑槽(17)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开有轴孔(18),所述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锁定装置(40),并且所述锁定装置(40)能够覆盖在所述轴孔(1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垫(10),其设置有多个端梁和多个横梁,所述端梁均固连有扶手,所述气垫(10)能够以所述扶手为中心缠绕其外部;
所述扶手,其一端铰接有连杆组件(30),另一端形成滑槽(17),所述滑槽(17)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开有轴孔(18),所述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锁定装置(40),并且所述锁定装置(40)能够覆盖在所述轴孔(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0)一端通过轴与所述扶手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35)与所述轴孔(18)能够拆卸的固连,所述锁定装置(40)能够将所述销轴(35)锁止在所述轴孔(18)内,所述连杆组件(30)与所述横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抗震救灾的水上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0)包括与所述扶手螺纹连接的导杆(41)和与所述滑槽(17)滑动连接的滑块(42);
所述导杆(41)与所述滑块(42)滑动连接,并且通过弹簧(43)将所述滑块(42)推离所述扶手、并使所述滑块(42)覆盖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恒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