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2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15
一种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包括:靶磁体,由磁核和磁屏蔽壳组成,磁核置入磁屏蔽壳的一端,磁屏蔽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一;连接组件,为柱形结构,其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孔一耦合连接的螺杆一,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二;组织抓钳,包括通过铆钉连接的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固定钳臂的尾端为曲臂结构,曲臂结构正中位置设置有用于与螺孔二耦合连接的螺杆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解决了因轴向尺寸限制而导致的磁力不足,又能够对靶磁体非工作面磁场进行屏蔽,减少腹腔内器械受靶磁体的磁力干扰,同时能够调节内置抓钳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腹腔及胸腔空间环境下的组织牵拉暴露和手术操作,且方便置入和取出。

A kind of internal grasping forceps based on magnetic anchor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
技术介绍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腹部外科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在体内放置内置磁性抓钳,腹壁放置锚定磁体牵拉内置磁性抓钳的方法可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腹壁戳孔数目,以实现超微创目的。目前手术中使用的腹腔镜组织抓钳为一体化结构,不能实现磁锚定下内置抓钳之功能。为此有专利“一种磁锚定系统下的内置抓钳系统”(专利号201610146126.9)设计出了用于磁锚定系统下的内置抓钳,该设计通过在操作杆头端段设计夹持部,在内置抓钳尾部设计凹槽状的夹持结构来实现操作杆与内置抓钳的结合与分离,并通过导磁推杆与不导磁推杆交替使用来实现内置抓钳头端的开闭。该专利技术设计能实现锚定系统对内置抓钳的要求,但该设计的内置抓钳在具体使用时会出现内置抓钳结合、分离困难,且内置抓钳钳夹组织器官时需要反复交替使用推杆来控制,操作比较繁琐。专利“一种电磁控制腹腔镜手术内置抓钳离合的磁锚定系统”(专利号:201710963102.7)及专利“一种磁控腹腔镜手术内置抓钳离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其特征在于,包括:/n靶磁体,由磁核(12)和磁屏蔽壳(11)组成,磁核(12)置入磁屏蔽壳(11)的一端,磁屏蔽壳(11)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一(13);/n连接组件,为柱形结构,其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孔一(13)耦合连接的螺杆一(21),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二(22);/n组织抓钳,包括通过铆钉(35)连接的固定钳臂(39)和活动钳臂(33),其中,固定钳臂(39)的尾端为曲臂结构(32),曲臂结构(32)正中位置设置有用于与螺孔二(22)耦合连接的螺杆二(31),固定钳臂(39)远端的固定钳口(37)和活动钳臂(33)远端的活动钳口(36)均有无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靶磁体,由磁核(12)和磁屏蔽壳(11)组成,磁核(12)置入磁屏蔽壳(11)的一端,磁屏蔽壳(11)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一(13);
连接组件,为柱形结构,其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孔一(13)耦合连接的螺杆一(21),另一端设置有螺孔二(22);
组织抓钳,包括通过铆钉(35)连接的固定钳臂(39)和活动钳臂(33),其中,固定钳臂(39)的尾端为曲臂结构(32),曲臂结构(32)正中位置设置有用于与螺孔二(22)耦合连接的螺杆二(31),固定钳臂(39)远端的固定钳口(37)和活动钳臂(33)远端的活动钳口(36)均有无损伤齿纹结构,相互啮合实现钳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核(12)为钕铁硼、铁氧体或钐钴永磁材料永磁材质,其表面设置有氮化钛镀层、镍铜镍、环氧树脂、派瑞林或聚四氟乙烯;所述磁屏蔽壳(11)为高导磁率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减戳孔腔镜手术内置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核(12)的基本形状为圆柱体,直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鹏吕毅史爱华马锋张勇白纪刚刘学民李宇马思捷李益行康诗然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