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振渊专利>正文

一种饮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46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饮水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饮水杯在杯体内安装有内胆和穿插在顶盖和内胆上的吸管,内胆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杯盖上开设有通孔,内胆底面开设有滤孔,吸管穿插在通孔与滤孔内,内胆顶口的翻边抵触在杯体顶面上,内胆固定在杯体上半部内。茶冲剂可放进内胆内冲泡,冲泡的茶叶或残渣留在内胆内,饮用时茶叶或残渣不会吸入嘴里。取下内胆后可倒掉茶叶或残渣,方便下次冲泡。由于内胆位于杯体的上半部内,杯体的上半部内的热水较少,用手握持杯体上半部不会烫手。当插入或取下吸管时,可控制茶冲剂的冲泡速度,可饮用到不同浓度的饮品。

A drink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水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子,尤其是一种饮水杯。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消费者冲泡奶茶、咖啡、茶等其他饮品时,都是直接使用普通的杯子进行冲泡饮用。使用普通杯子泡茶时茶叶会漂浮在茶水中,饮茶时茶叶会被吸到嘴里,影响正常的饮茶感受。市面上有很多茶饮料冲剂,冲泡时可以加入不同的茶叶,或者一些有滤渣的冲剂,如常见的花茶,使用普通的杯子时就很不方便,茶叶或滤渣容易吸到嘴里。就上述问题,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可分离茶叶或残渣的饮水杯,在杯体内安装有内胆,茶冲剂可放进内胆内进行冲泡,内胆底部的滤孔中穿插有吸管,往内胆里加入水,水与茶冲剂混合后的茶水从滤孔与吸管之间的间隙处流入杯体,杯体内的茶水淹没过内胆底部后,杯体内的茶水会与内胆内的茶水相互交融,保证茶冲剂被彻底的冲泡,饮用时,茶冲剂的茶叶或残渣会留在内胆内,饮用时茶叶或残渣不易吸到嘴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饮水杯,在杯体内安装有内胆,茶冲剂可放进内胆内进行冲泡,内胆中穿插有吸管,茶冲剂的茶叶或残渣会留在内胆内,饮用时茶叶或残渣不易吸到嘴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饮水杯,包括有顶部开口的杯体和盖在杯体顶口的杯盖,还包括有安装在杯体内的内胆,以及穿插在杯盖和内胆上的吸管,所述内胆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杯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胆底面开设有滤孔,所述通孔和滤孔的直径大于吸管的直径,所述吸管穿插在通孔与滤孔内,所述吸管末端可抵触在杯体内底面上;所述内胆顶口朝外设有环形的翻边,所述翻边抵触在杯体顶面上,所述翻边的外径不大于杯体顶部外径。进一步的有,所述杯盖包括有套在杯体顶口上的底盖和底盖朝上延伸的顶盖,所述底盖直径大于顶盖直径,所述通孔开设在顶盖的顶面上。进一步的有,所述内胆的内底面为凸起的圆弧面。进一步的有,所述滤孔偏向内胆中心轴一侧。进一步的有,所述杯体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进一步的有,所述内胆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进一步的有,所述内胆的高度不高于杯体高度的一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饮水杯在杯体内安装有内胆和穿插在顶盖和内胆上的吸管,内胆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杯盖上开设有通孔,内胆底面开设有滤孔,吸管穿插在通孔与滤孔内,内胆顶口的翻边抵触在杯体顶面上,内胆固定在杯体上半部内。茶冲剂可放进内胆内冲泡,冲泡的茶叶或残渣留在内胆内,饮用时茶叶或残渣不会吸入嘴里。取下内胆后可倒掉茶叶或残渣,方便下次冲泡。由于内胆位于杯体的上半部内,杯体的上半部内的热水较少,用手握持杯体上半部不会烫手。当插入或取下吸管时,可控制茶冲剂的冲泡速度,可饮用到不同浓度的饮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杯体、2.顶盖、3.内胆、4.吸管、5.通孔、6.滤孔、7.翻边、8.底盖、9.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饮水杯,包括有顶部开口的杯体1和盖在杯体1顶口的杯盖2,还包括有安装在杯体1内的内胆3,以及穿插在杯盖2和内胆3上的吸管4,所述内胆3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杯盖2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内胆3底面开设有滤孔6,所述通孔5和滤孔6的直径大于吸管2的直径,所述吸管2穿插在通孔5与滤孔6内,所述吸管2末端可抵触在杯体1内底面上;所述内胆3顶口朝外设有环形的翻边7,所述翻边7抵触在杯体1顶面上,所述翻边7的外径不大于杯体1顶部外径。本实施例的杯盖2包括有套在杯体1顶口上的底盖8和底盖8朝上延伸的顶盖9,所述底盖8直径大于顶盖9直径,所述通孔5开设在顶盖9的顶面上。在握持杯体1移动时,杯体1和内胆3内的茶水会晃动,由于通孔5开设在顶盖9的顶面上,顶盖9的顶面距离杯体1的顶面有一定距离,这样茶水不易从通孔5内洒出。本实施例的内胆3的内底面为凸起的圆弧面,茶冲剂在内胆3里冲泡时,茶冲剂会分散在内胆3内底面的边缘处,茶冲剂不易堵在滤孔6位置,保证茶冲剂顺利冲泡。本实施例的滤孔6偏向内胆3中心轴一侧,吸管4穿插在通孔5和滤孔6中呈倾斜状,吸管4末端会靠近杯体1内底边缘,把杯体1倾斜握持,可彻底饮用完杯体1内的茶饮品。本实施例的杯体1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内胆3的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杯体1便于人身握持,方便握持饮用杯体1内的茶饮品。内胆3的顶口向外扩张,便于倾倒冲泡后残留的茶叶或残渣。本实施例的内胆3的高度不高于杯体1高度的一半,大多的茶冲剂都可放进内胆3内进行冲泡,冲泡后的茶水可满足大多数饮用。冲泡茶饮品时,打开杯盖2,往内胆3的滤孔6内插入吸管4,先将茶冲剂先放进内胆3里,然后往内胆3里加水,搅拌晃动吸管4,内胆3内的混合茶水从滤孔6与吸管4之间的间隙流入杯体内,杯盖2依靠通孔5穿过吸管4盖在杯体1上。杯体1内的茶水淹没过内胆3底部后,杯体1内的茶水会与内胆3内的茶水相互交融,一定时间内茶冲剂会被冲泡彻底。本技术的饮水杯在杯体1内安装有内胆3和穿插在杯盖2和内胆3上的吸管4,内胆3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杯盖2上开设有通孔5,内胆3底面开设有滤孔6,吸管4穿插在通孔5与滤孔6内,内胆3顶口的翻边7抵触在杯体1顶面上,内胆3固定在杯体1上半部内。茶冲剂可放进内胆3内冲泡,冲泡的茶叶或残渣留在内胆3内,饮用时茶叶或残渣不会吸入嘴里。取下内胆3后可倒掉茶叶或残渣,方便下次冲泡。由于内胆3位于杯体1的上半部内,杯体1的上半部内的热水较少,用手握持杯体1上半部不会烫手。当插入或取下吸管4时,可控制茶冲剂的冲泡速度,可饮用到不同浓度的饮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杯,包括有顶部开口的杯体(1)和盖在杯体(1)顶口的杯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杯体(1)内的内胆(3),以及穿插在杯盖(2)和内胆(3)上的吸管(4),所述内胆(3)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杯盖(2)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内胆(3)底面开设有滤孔(6),所述通孔(5)和滤孔(6)的直径大于吸管(4)的直径,所述吸管(4)穿插在通孔(5)与滤孔(6)内,所述吸管(4)末端可抵触在杯体(1)内底面上;所述内胆(3)顶口朝外设有环形的翻边(7),所述翻边(7)抵触在杯体(1)顶面上,所述翻边(7)的外径不大于杯体(1)顶部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杯,包括有顶部开口的杯体(1)和盖在杯体(1)顶口的杯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杯体(1)内的内胆(3),以及穿插在杯盖(2)和内胆(3)上的吸管(4),所述内胆(3)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杯盖(2)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内胆(3)底面开设有滤孔(6),所述通孔(5)和滤孔(6)的直径大于吸管(4)的直径,所述吸管(4)穿插在通孔(5)与滤孔(6)内,所述吸管(4)末端可抵触在杯体(1)内底面上;所述内胆(3)顶口朝外设有环形的翻边(7),所述翻边(7)抵触在杯体(1)顶面上,所述翻边(7)的外径不大于杯体(1)顶部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包括有套在杯体(1)顶口上的底盖(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渊
申请(专利权)人:林振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