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446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温控床,包括床头、床体和床面,床头安装于床体的一侧,床体的中部设有凹槽,床头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嵌入设置有智能控制器,床面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支撑层、散热片层、半导体制冷层、导冷片层、石墨烯发热层、弹性垫层、磁石保健层、感应线路层和亲体层,所述半导体制冷层、石墨烯发热层、感应线路层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在弹性垫层的上方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所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屏。本温控床具有控温精准,制冷制热效果佳,节能减排。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温控床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温控床。
技术介绍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睡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寒冷的冬天需要一床温暖的被窝,炎热的夏天需要一个通气凉快的垫席。目前,在天气寒冷时,人们大多采用电热毯、热水袋、暖宝贴等方式御寒,电热毯存在干燥、上火及静电等缺点,并且温度不易控制,使用不方便,不节能保健,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热水袋与暖宝贴由于体积小,释放的热量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冷而不起作用。而在天气炎热时,主要采用空调或风扇结合冰凉席进行降温,然而空调的温度无法控制床的舒适性,温度过高时容易感觉热,而温度过低时人们就容易受凉感冒。风扇受外界温度影响大,当外界温度达到35℃以上时,风扇基本不起散热的作用。为了克服空调及风扇在降温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够自动控温的水床,其主要是以塑料或橡胶为材质、通过供电加热水来控制床的温度,以使使用者感到舒适。然而由于水床受其结构限制存在安装、拆卸及移动不便以及价格昂贵等问题,难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自动恒温且能有效改善人体睡眠的智能温控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温控床,包括床头、床体和床面,床头安装于床体的一侧,床体的中部设有凹槽,床面套设于凹槽中,床面上除与人体接触的顶层外,剩余部分的周围通过耐压棉套进行包裹,床头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嵌入设置有智能控制器,床面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支撑层、散热片层、半导体制冷层、导冷片层、石墨烯发热层、弹性垫层、磁石保健层、感应线路层和亲体层,所述半导体制冷层、石墨烯发热层、感应线路层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在弹性垫层的上方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形成温度感应层,所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均连接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屏均连接中央处理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垫层采用透温、透气性好的棕纤维弹性床垫,具体是通过胶粘剂将多层天然棕树的棕片进行互相粘结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半导体制冷层是采用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并联后并排平铺形成,散热片层和导冷片层分别贴合于半导体制冷层的热端面和冷端面,所有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连接制冷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9个,所有温度传感器是以“米”字的形式分布于弹性垫层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智能控制器还包括遥控器和远程客户端,遥控器通过蓝牙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进行通信连接,远程客户端通过WIFI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进行通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是采用四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均匀排布形成,所有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通过导线连接加热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感应线路层内位于头颈部、躯干中部和腿部三个区域独立铺设有压电传感线路,每个区域中的压电传感线路采用螺旋折线排列,以实现对人体在睡眠状态下的心搏、呼吸、体动及腿动等微动作进行精准检测,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至中央控制器中进行睡眠深浅程度监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磁石保健层是采用若干块磁石均匀镶嵌于弹性垫层的顶部形成,磁石能够对人体产生磁疗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智能温控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稳定,体积紧凑,制造成本低,易于拆装维护,使用简单方便,通过电源适配器将智能控制器接入市电即可,并通过触摸显示屏进行制冷及加热及调温操作,由于采用了半导体制冷片结合散热片层和导冷片层的制冷结构,制冷结构简单且效率快,无需任何制冷剂,并可连续工作,耗能少,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采用四个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均匀排布形成的石墨烯发热层具有发热速度快,且具有绝缘阻燃、防水防潮的特性,具有舒适安全、节能减排的效果,温度能够实时精准调节,同时本温控床能够通过感应线路层对人体睡眠状态下的心搏、呼吸、体动及腿动等微动作进行精准检测,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至中央控制器中进行睡眠深浅程度监测,以实现分析人的睡眠状况。此外,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远红外光波,具有超强的远红外理疗特性,长期使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温控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温控床的电气控制结构框图。图中:1-床头,2-床体,3-智能控制器,4-耐压棉套,5-支撑层,6-散热片层,7-半导体制冷层,8-导冷片层,9-石墨烯发热层,10-弹性垫层,11-磁石保健层,12-感应线路层,13-亲体层,14-触摸显示屏,15-电源适配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如图1和2所示,一种智能温控床,包括床头1、床体2和床面,床头1安装于床体2的一侧,床体2的中部设有凹槽,床面套设于凹槽中,床面上除与人体接触的顶层外,剩余部分的周围通过耐压棉套4进行包裹,以实现床面的整体性,并提高其使用寿命。耐压棉套4采用防水透气的棉布制作而成。床头1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嵌入设置有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具有人机交互功能,通过智能控制器实现床的温度设置、自动控温操作及睡眠质量监测等功能,提高温控床的智能化程度,并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床面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支撑层5、散热片层6、半导体制冷层7、导冷片层8、石墨烯发热层9、弹性垫层10、磁石保健层11、感应线路层12和亲体层13,支撑层5作为床面的基层,承受着位于其上面各层的重量,此外也承受着使用者的重量,亲体层13是与使用者的身体直接接触层,采用棉麻布料制作而成。实际使用时,床面可替代现有的床垫,使用者直接将床单铺设于床面的亲体层即可,可有效节省成本。所述半导体制冷层7、石墨烯发热层9、感应线路层12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3,在弹性垫层10的上方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形成温度感应层,所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包括中央处理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15和触摸显示屏14,温度传感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均连接温度调节器,通过温度调节器分别对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进行控制,可实现制冷及加热的精准控制,提高控温效率。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15和触摸显示屏14均连接中央处理器。智能控制器通过电源适配器15接入市电,并通过直流供电模块将输入的220V市电转换为12-24V的直流电供智能控制器及半导体制冷层7、石墨烯发热层9、感应线路层12和温度传感器使用,可有效提高温控床的使用安全性。其中,所述弹性垫层10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温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床体和床面,床头安装于床体的一侧,床体的中部设有凹槽,床面套设于凹槽中,床面上除与人体接触的顶层外,剩余部分的周围通过耐压棉套进行包裹,床头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嵌入设置有智能控制器,床面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支撑层、散热片层、半导体制冷层、导冷片层、石墨烯发热层、弹性垫层、磁石保健层、感应线路层和亲体层,所述弹性垫层采用棕纤维弹性床垫,棕纤维弹性床垫是通过胶粘剂将多层天然棕树的棕片进行互相粘结制成,所述半导体制冷层、石墨烯发热层、感应线路层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在弹性垫层的上方设置9个温度传感器形成温度感应层,所有温度传感器是以“米”字的形式分布于弹性垫层上,所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均连接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屏均连接中央处理器,半导体制冷层是采用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并联后并排平铺形成,散热片层和导冷片层分别贴合于半导体制冷层的热端面和冷端面,所有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连接制冷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温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床体和床面,床头安装于床体的一侧,床体的中部设有凹槽,床面套设于凹槽中,床面上除与人体接触的顶层外,剩余部分的周围通过耐压棉套进行包裹,床头的侧壁上可拆卸地嵌入设置有智能控制器,床面包括由下往上设置的支撑层、散热片层、半导体制冷层、导冷片层、石墨烯发热层、弹性垫层、磁石保健层、感应线路层和亲体层,所述弹性垫层采用棕纤维弹性床垫,棕纤维弹性床垫是通过胶粘剂将多层天然棕树的棕片进行互相粘结制成,所述半导体制冷层、石墨烯发热层、感应线路层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在弹性垫层的上方设置9个温度传感器形成温度感应层,所有温度传感器是以“米”字的形式分布于弹性垫层上,所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制冷模块、加热模块均连接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直流供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和触摸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平
申请(专利权)人:美耐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