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34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有箱体(1),该箱体(1)内依次设置有种植板(2)和隔板(3),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a)、夹层空腔(b)和雾化腔(c),所述的种植板(2)用于安放植物,所述的雾化腔(c)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气雾的雾化装置(4),所述的隔板(3)上开设有供气雾通过并进入所述夹层空腔(b)的进雾孔(3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种植板和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夹层空腔和雾化腔,雾化装置设置在雾化腔内,用于给植物提供气雾,隔板上开设有进雾孔,用于供气雾通过进入夹层空腔中,从而使气雾聚集在小空间,分布均匀,方便吸收。

Air mist cultiv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雾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土栽培的
,具体指一种气雾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是否利用土壤,栽培技术可分为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对植物根系管理的一项变革性技术,重点在于根环境的优化,让根系处于肥水气适宜的状态下,实现植株生长发育的优化,达到超土壤栽培的生长效果及品质提升。根据是否使用基质,无土栽培方式可以分为基质培、水培和气雾培。其中,气雾培是目前无土栽培最先进的方式。气雾培是把植株根系悬挂于雾化空间,让其根系从高湿度空气中获取水分、氧气及其它营养的一种栽培方式。气雾培可以解决土壤污染短缺,绿植异地培植困难,根系氧气供应问题,易控制水传播的病害,养分及水分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高,可立体栽培,生长速度快等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室内空间实现家庭清洁种植,而且还能够实现绿色有机健康种植,带来家庭种植互动乐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实现家庭小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810697.7(公告号为CN108901813A)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茶树气雾栽培快速繁育的装置及方法》公开的一种茶树气雾栽培快速繁育装置,包括栽培架、苗床及水循环处理装置,所述的栽培架为梯形,其左右两侧面为栽培面,栽培面上设有定植孔,栽培面的内侧上设有连接于供液支管的弥雾管道,弥雾管道上设有交错分布的气雾喷头。但是上述气雾栽培装置的气雾分布不均匀,且大部分无法吸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气雾分布均匀、方便吸收的气雾栽培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对营养液进行重复利用的气雾栽培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该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种植板和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夹层空腔和雾化腔,所述的种植板用于安放植物,所述的雾化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气雾的雾化装置,所述的隔板上开设有供气雾通过并进入所述夹层空腔的进雾孔。优选地,所述的隔板呈弯折的L形,包括集液板和进雾板,其中进雾板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空间的上部,所述的进雾孔即开设在该进雾板上。夹层空腔中由气雾集聚而成的水滴会沿着集液板向下汇集;将进雾板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上部,有利于气雾向整个夹层空腔的弥散。进一步,所述隔板的集液板与所述的种植板平行设置,从而使气雾均匀供应给安装在种植板不同高度上的植物。再进一步,所述的种植板倾斜设置,所述的种植板上开设有种植孔,从而扩大植物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所述的雾化装置包括有集液槽、雾化发生器以及向雾化发生器供水的水泵,其中集液槽设置在雾化腔的底部,水泵安装在集液槽的底部,雾化发生器安装在所述进雾板的下方。集液槽用于提供和回收营养液,水泵用于将营养液输送给雾化发生器,雾化发生器用于产生气雾。再进一步,所述的雾化发生器包括储液槽和雾化片,其中雾化片设置在所述储液槽的底部,所述的进雾板盖设在储液槽的上方。储液槽用于给雾化片提供工作环境,雾化片产生超声波高频震荡以将营养液水分子结构打散,从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为再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夹层空腔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液槽相连通的回流孔,从而夹层空腔中由气雾集聚而成的水滴会通过回流孔回流至集液槽中,防止积液,并对营养液进行重复利用。优选地,所述栽培腔的顶部设置有种植灯组件,用于给植物提供光照。进一步,所述种植灯组件包括灯管和套设在灯管外围的灯罩,所述灯管沿箱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灯罩的侧壁上至少局部设置有偏振片。灯管沿宽度方向设置可以为种植板上种植的植物提供充足和均匀的光照,而灯罩的偏振片的设置可以给植物提供不同的光照类型。再进一步,所述灯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遮光板,该遮光板具有缺口,所述偏振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沿灯罩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灯管能相对于灯罩转动,因此通过转动灯管,将缺口对准选定的偏振片,从而达到选择光照类型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种植板和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夹层空腔和雾化腔,雾化装置设置在雾化腔内,用于给植物提供气雾,隔板上开设有进雾孔,用于供气雾通过进入夹层空腔中,从而使气雾聚集在小空间,分布均匀,方便吸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气雾栽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切后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种植灯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气雾栽培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有箱体1、种植板2、隔板3、雾化装置4和种植灯组件5。其中,箱体1的正面具有开口,种植板2和隔板3依次设置在箱体1内,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a、夹层空腔b和雾化腔c,雾化装置4设置在雾化腔c内,用于给植物提供气雾,种植灯组件5设置在栽培腔a内,用于给植物提供光照。其中栽培腔a通过箱体1正面的开口与外界相通,不仅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持续的流动气体,而且可为植物提供天然光照。种植板2上开设有用于安放植物的种植孔21,为了扩大植物的种植面积,种植板2倾斜设置,隔板3呈弯折的L形,包括集液板31和进雾板32,集液板31与种植板2平行设置,进雾板32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空间的上部,且进雾板32上开设有进雾孔321,用于供气雾通过并进入夹层空腔b中。将集液板31与种植板2平行设置,可以使气雾均匀供应给安装在种植板2不同高度上的植物;将进雾板32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空间的上部,有利于气雾向整个夹层空腔b的弥散。另外,夹层空腔b中由气雾集聚而成的水滴会沿着集液板31向下汇集。雾化装置4包括有集液槽41、水泵42和雾化发生器43,集液槽41设置在雾化腔c的底部,水泵42安装在集液槽41的底部,用于向雾化发生器43供水,雾化发生器43安装在进雾板32的下方。上述雾化装置4中,集液槽41用于提供和回收营养液,水泵42用于将营养液输送给雾化发生器43,雾化发生器43用于产生气雾。本实施例中,集液槽41密封安装在箱体1的下方,箱体1上开设有供用于连接水泵42和雾化发生器43的管路通过的小孔,当然,也可以将集液槽41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空间的底部。雾化发生器43包括储液槽431和雾化片432,雾化片432设置在储液槽431的底部,进雾板32盖设在储液槽431的上方。上述雾化发生器43中,储液槽431用于给雾化片432提供工作环境,雾化片432产生超声波高频震荡以将营养液水分子结构打散,从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雾化片4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雾化片432沿储液槽43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雾化片432的数量为八个。为了防止积液,并对营养液进行重复利用,夹层空腔b的底面设置有与集液槽41相连通的回流孔11,从而夹层空腔b中由气雾集聚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该箱体(1)内依次设置有种植板(2)和隔板(3),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a)、夹层空腔(b)和雾化腔(c),所述的种植板(2)用于安放植物,所述的雾化腔(c)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气雾的雾化装置(4),所述的隔板(3)上开设有供气雾通过并进入所述夹层空腔(b)的进雾孔(3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该箱体(1)内依次设置有种植板(2)和隔板(3),将箱体(1)的内部空间依次分隔为栽培腔(a)、夹层空腔(b)和雾化腔(c),所述的种植板(2)用于安放植物,所述的雾化腔(c)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气雾的雾化装置(4),所述的隔板(3)上开设有供气雾通过并进入所述夹层空腔(b)的进雾孔(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3)呈弯折的L形,包括集液板(31)和进雾板(32),其中进雾板(32)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空间的上部,所述的进雾孔(321)即开设在该进雾板(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集液板(31)与所述的种植板(2)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板(2)倾斜设置,所述的种植板(2)上开设有种植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装置(4)包括有集液槽(41)、雾化发生器(43)以及向雾化发生器(43)供水的水泵(42),其中集液槽(41)设置在雾化腔(c)的底部,水泵(42)安装在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丽叶文袁鑫屈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