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34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栽培温室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中的多组栽培单元以及分别与每组栽培单元一一对应连通的营养液循环池,栽培单元包括营养液箱、一端与营养液箱相连通的多条栽培槽、设于栽培槽上的槽盖、开设于槽盖上的苗穴、活动的设于苗穴内的顶端开口的育苗容器、与多条栽培槽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循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通过设置循环槽和营养液循环池,使得栽培槽中带有杂质的营养液能够通过营养液循环池进行循环沉淀,实现了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保证了水培作物的培育效果,同时避免了营养液的浪费。

A cultivation greenhouse for hydroponic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
本技术涉及水培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
技术介绍
水培(Hydro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的作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作物栽植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温度等生长因子,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目前,对于水培作物的栽种,一般通过温室进行。但是,现有的温室,其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温室本体内的营养液桶以及栽培单元,通过营养液桶为栽培单元提供营养液。但是该种方式有以下缺陷,1、使用营养液桶,桶内的营养液无法循环,且在营养液用完之前都不会更换新的营养液,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或冬季低温条件下,桶内的营养液也会随之升温或降温,极大的影响了水培作物的培育效果;2、栽培单元中的营养液无法循环利用,只能在营养液效果减弱或营养液中杂质较多时排出,一方面效果减弱或杂质增多的营养液将影响水培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营养液直接排出也造成了营养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该栽培温室能够实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保证了水培作物的培育效果,同时避免了营养液的浪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所述栽培温室包括温室本体、设于所述温室本体中的多组栽培单元以及分别与每组所述的栽培单元一一对应连通的营养液循环池,所述栽培单元包括营养液箱、一端与所述营养液箱相连通的多条栽培槽、设于所述栽培槽上的槽盖、开设于所述槽盖上的苗穴、与所述的多条栽培槽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循环槽;所述营养液循环池包括设于地下的用于接收所述循环槽回流的营养液并静置沉淀杂质的第一池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池体中沉淀杂质后的所述营养液的第二池体、开设于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的第一流通口、用于将所述第二池体中的所述营养液抽送回所述营养液箱中的第一水泵;所述栽培温室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循环槽和所述第一池体之间的回液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营养液箱之间的输液管。优选地,所述的多组栽培单元沿着所述温室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优选地,所述栽培单元包括用于所述水培作物育苗的第一栽培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栽培单元培育移栽的幼苗并进行种植的第二栽培单元,所述第一栽培单元的每相邻的两个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栽培单元的每相邻的两个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营养液箱包括用于存放营养液的箱体、与所述箱体连通的主液管,所述主液管连通有多条分液管,所述的多条分液管分别与所述的多条栽培槽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苗穴有多个,且阵列排布于所述槽盖上。优选地,所述营养液循环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池体相连通的用于抽取所述第二池体中的所述营养液并将所述营养液冷却的冷却装置、开设于地下且与所述冷却装置相连通的用于接收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营养液的第三池体、用于将所述第三池体中的所述营养液抽送至所述营养液箱的第二水泵。优选地,所述栽培温室还包括设于所述温室本体侧部的排气扇。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通过设置循环槽和营养液循环池,使得栽培槽中带有杂质的营养液能够通过营养液循环池进行循环沉淀,实现了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保证了水培作物的培育效果,同时避免了营养液的浪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温室本体;2、栽培单元;21、第一栽培单元;22、第二栽培单元;2a、营养液箱;2a1、箱体;2a2、主液管;2a3、分液管;2b、栽培槽;2c、槽盖;2d、苗穴;2e、循环槽;3、营养液循环池;3a、第一池体;3b、第二池体;3c、第一流通口;3d、第一水泵;3e、冷却装置;3f、第三池体;3g、第二水泵;4、回液管;5、输液管;6、排气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栽培温室包括温室本体1、设于温室本体1中的多组栽培单元2以及分别与每组栽培单元2一一对应连通的营养液循环池3。栽培单元2包括营养液箱2a、一端与营养液箱2a相连通的多条栽培槽2b、设于栽培槽2b上的槽盖2c、开设于槽盖2c上的苗穴2d、与多条栽培槽2b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循环槽2e;在这里,苗穴2d有多个,且阵列排布于槽盖2c上,栽培槽2b有七条。营养液循环池3包括设于地下的用于接收循环槽2e回流的营养液并静置沉淀杂质的第一池体3a、用于接收第一池体3a中沉淀杂质后的营养液的第二池体3b、开设于第一池体3a和第二池体3b之间的第一流通口3c、用于将第二池体3b中的营养液抽送回营养液箱2a中的第一水泵3d。这里,设于地下的营养液循环池3能够实现营养液的保温。栽培温室还包括连通于循环槽2e和第一池体3a之间的回液管4、连通于第二池体3b和营养液箱2a之间的输液管5。通过设置循环槽2e和营养液循环池3,使得栽培槽2b中带有杂质的营养液能够通过营养液循环池3进行循环沉淀,实现了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保证了水培作物的培育效果,同时避免了营养液的浪费。在这里,第一池体3a和第二池体3b的设置,还方便了营养液的配制。在配制营养液时,首先在第一池体3a中配制,若第一池体3a中配制的营养液浓度过高或过低,在配制第二池体3b中的营养液时便可相应的增加或减少营养液的配比,随后通过第一池体3a和第二池体3b中营养液的流通完成营养液的中和,避免了营养液的浪费,提高了营养液的配制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多组栽培单元2沿着温室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栽培单元2包括用于水培作物育苗的第一栽培单元21、用于接收第一栽培单元21培育移栽的幼苗并进行种植的第二栽培单元22,第一栽培单元21的每相邻的两个苗穴2d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栽培单元22的每相邻的两个苗穴2d中心之间的距离。在这里,用于育苗的第一栽培单元21的每相邻的两个苗穴2d中心之间的距离较小,能够一次培育较多的幼苗,育苗效率高;用于种植的第二栽培单元22的每相邻的两个苗穴2d中心之间的距离较大,能够为水培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且长成的作物可以相互倚靠,避免了作物倾倒。营养液箱2a包括用于存放营养液的箱体2a1、与箱体2a1连通的主液管2a2,主液管2a2连通有多条分液管2a3,多条分液管2a3分别与多条栽培槽2b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营养液循环池3还包括与第二池体3b相连通的用于抽取第二池体3b中的营养液并将营养液冷却的冷却装置3e、开设于地下且与冷却装置3e相连通的用于接收冷却装置3e冷却后的营养液的第三池体3f、用于将第三池体3f中的营养液抽送至营养液箱2a的第二水泵3g。这里,该冷却装置3e为冷水机,通过冷水机的设置,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能够通过冷水机对营养液进行降温,避免过热的营养液损伤作物。在本实施例中,该栽培温室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温室包括温室本体(1)、设于所述温室本体(1)中的多组栽培单元(2)以及分别与每组所述的栽培单元(2)一一对应连通的营养液循环池(3),/n所述栽培单元(2)包括营养液箱(2a)、一端与所述营养液箱(2a)相连通的多条栽培槽(2b)、设于所述栽培槽(2b)上的槽盖(2c)、开设于所述槽盖(2c)上的苗穴(2d)、与所述的多条栽培槽(2b)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循环槽(2e);/n所述营养液循环池(3)包括设于地下的用于接收所述循环槽(2e)回流的营养液并静置沉淀杂质的第一池体(3a)、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池体(3a)中沉淀杂质后的所述营养液的第二池体(3b)、开设于所述第一池体(3a)和所述第二池体(3b)之间的第一流通口(3c)、用于将所述第二池体(3b)中的所述营养液抽送回所述营养液箱(2a)中的第一水泵(3d);/n所述栽培温室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循环槽(2e)和所述第一池体(3a)之间的回液管(4)、连通于所述第二池体(3b)和所述营养液箱(2a)之间的输液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温室包括温室本体(1)、设于所述温室本体(1)中的多组栽培单元(2)以及分别与每组所述的栽培单元(2)一一对应连通的营养液循环池(3),
所述栽培单元(2)包括营养液箱(2a)、一端与所述营养液箱(2a)相连通的多条栽培槽(2b)、设于所述栽培槽(2b)上的槽盖(2c)、开设于所述槽盖(2c)上的苗穴(2d)、与所述的多条栽培槽(2b)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循环槽(2e);
所述营养液循环池(3)包括设于地下的用于接收所述循环槽(2e)回流的营养液并静置沉淀杂质的第一池体(3a)、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池体(3a)中沉淀杂质后的所述营养液的第二池体(3b)、开设于所述第一池体(3a)和所述第二池体(3b)之间的第一流通口(3c)、用于将所述第二池体(3b)中的所述营养液抽送回所述营养液箱(2a)中的第一水泵(3d);
所述栽培温室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循环槽(2e)和所述第一池体(3a)之间的回液管(4)、连通于所述第二池体(3b)和所述营养液箱(2a)之间的输液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栽培单元(2)沿着所述温室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培作物的栽培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单元(2)包括用于所述水培作物育苗的第一栽培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吴黎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丰裕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