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灌渠节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灌渠节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然而现有的水稻灌渠节水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内部无设置升降式节水机构,无法根据水稻田内部的液位情况,对浇灌管的流量进行调节处理,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大多采用整体式结构,不便于节水装置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处理,不便于不同环境田间的调节使用,适用性较差,最后,内部无设置可调式固定结构,不便于节水装置的调节固定处理,放置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根据水稻田内部的液位情况,对浇灌管的流量进行调节处理,不便于节水装置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处理,且不便于节水装置的调节固定处理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灌渠节水装置,包括浇灌管(1)和套管(7)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管(1)的外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且两组所述固定盘(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呈U型结构的转架(3),所述转架(3)的底部中心处呈竖直固定连接有内管(6),且内管(6)的外表壁套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盘状结构的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内侧外圈处呈通过转轴呈环形等距转动连接有多组转块(11),且多组转块(11)的内部均呈竖直滑嵌有贯穿转块(11)的固定钉(12),所述浇灌管(1)的底部位于套管(7)的一侧呈竖直连通有液位筒(13),且液位筒(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灌渠节水装置,包括浇灌管(1)和套管(7)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管(1)的外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且两组所述固定盘(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呈U型结构的转架(3),所述转架(3)的底部中心处呈竖直固定连接有内管(6),且内管(6)的外表壁套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盘状结构的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内侧外圈处呈通过转轴呈环形等距转动连接有多组转块(11),且多组转块(11)的内部均呈竖直滑嵌有贯穿转块(11)的固定钉(12),所述浇灌管(1)的底部位于套管(7)的一侧呈竖直连通有液位筒(13),且液位筒(13)的内侧滑嵌有漂浮块(14),所述漂浮块(14)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螺纹呈竖直旋合连接有贯穿漂浮块(14)的调节螺杆(18),且调节螺杆(18)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贯穿浇灌管(1)的阀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灌渠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架(3)的两个竖直端外侧均通过螺纹呈水平旋合连接有贯穿转架(3)的第一螺柱(4),所述固定盘(2)的内部靠近第一螺柱(4)的一侧呈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文志,隋新,贺佳贝,怀宝东,徐飞,迟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