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33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包括移动架、喷药箱、喷药管,移动架包括底座,移动架的顶面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转轴,转轴侧面转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朝向转轴一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方向杆,移动板远离转轴一侧的底面固定有滑动件,滑动件与底座顶面滑动连接,移动板顶面设有喷药箱,喷药箱侧面的出液口与压力泵的进水端连通,压力泵的出水端与软管连接,软管末端与喷药管连接,喷药管的中部套设有转动套,转动套侧面与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调节轴侧面与第二转动座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固定于定位板上,定位板与底座固定连接。喷药管的角度调节幅度大,喷洒面积广,喷施酸性氧化电解水无农药的面源污染。

An electrolytic water spraying device for the control of Rice False Sm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病害防治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喷药器,是将液体分散开来的一种农机具,是农业施药机械的一种。喷雾颗粒小,具有多向沉积特性有利雾粒在作物茎叶的正反面各个方向上沉积,单位面积上的雾粒数量越多则防治效果越好。大量雾粒在空间弥漫,分布均匀,大大增加了与病菌和害虫接触的机会,有利提高防治效果。水稻稻曲病是真菌侵染稻穗引起的病害,病原菌是绿核菌。一般在水稻抽穗时侵害稻穗花器的子房、花柱及柱头,随后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接着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谷粒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发出墨绿色粉末。稻曲病发病的稻谷粒重降低,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低。通常采用药剂喷洒防治水稻稻曲病,但传统的农业喷药装置喷药管的角度调节幅度小,使用不便,且喷洒的覆盖面有限,限制了药效的进一步发挥,另外喷洒农药容易造成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利用电解水代替农药进行喷施来防治水稻稻曲病,喷洒的覆盖面较广,方便水稻田的喷施作业。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包括移动架、滚轮、喷药箱、喷药管,所述移动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移动架的顶面一侧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转轴,转轴侧面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移动板,移动板朝向转轴一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方向杆,移动板远离转轴一侧的底面固定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底座顶面滑动连接,移动板朝向转轴的一侧顶面设有喷药箱,喷药箱侧面的出液口与压力泵的进水端连通,压力泵的出水端与软管连接,软管末端通过连接件与喷药管连接,喷药管的中部套设有转动套,转动套侧面与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侧面与第二转动座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固定于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药管朝向连接件的一侧与限位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内壁与限位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轴一端与位于喷药管下方的传动杆固定连接,传动杆另一端通过活动轴与第一限位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侧面与第一转动座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固定于定位板上,第一限位块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铰接,第二限位块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与移动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部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滑动件下部与凹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药箱与移动板之间、电机与移动板之间均设有减震板。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上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酸性氧化电解水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超出了病害微生物的耐受范围,可快速杀灭微生物,自身则被还原为普通水;采用酸性氧化电解水代替农药喷施防治水稻稻曲病,绿色环保;使用时将酸性氧化电解水加至喷药箱中,压力泵将药液经软管、连接件输送至喷药管处,对水稻进行喷洒;在外力作用下,与转动套连接的调节轴在第二转动座内侧发生转动,带动喷药管产生垂直方向上角度变化,另外,操纵方向杆带动移动板运动,移动板的滑动件以转轴为中心在底座上水平滑动,进而带动喷药管产生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变化,最终实现对喷药的垂直面、水平面角度调节,方便将药液喷洒至水稻的茎、叶上,增加了喷洒的范围;其有效的增加了喷药管的喷洒面积,且操作简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滑动轨道的俯视图;图中:1-移动架、101-把手、102-底座、103-滚轮、104-转轴、105-滑动轨道、106-凹槽、107-喷药箱、108-压力泵、109-软管、110-连接件、111-喷药管、112-限位套、113-限位轴、114-传动杆、115-第一转动座、116-定位板、117-转动套、118-第二转动座、119-电机、120-第一限位块、121-连杆、122-第二限位块、2-移动板、201-滑动件、202-方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包括移动架1、滚轮103、喷药箱107、喷药管111,所述移动架1包括底座102,所述底座102的底部设有滚轮103,移动架1的顶面一侧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转轴104,转轴104侧面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移动板2,移动板2朝向转轴104一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方向杆202,移动板2远离转轴104一侧的底面固定有滑动件201,所述滑动件201与底座102顶面滑动连接,移动板2朝向转轴104的一侧顶面设有喷药箱107,喷药箱107侧面的出液口与压力泵108的进水端连通,压力泵108的出水端与软管109连接,软管109末端通过连接件110与喷药管111连接,喷药管111的中部套设有转动套117,转动套117侧面与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侧面与第二转动座118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118固定于定位板116上,所述定位板116下部与底座10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4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4通过所述轴承与移动板2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2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105,所述滑动轨道105上部设有弧形的凹槽106,所述滑动件201下部与凹槽106滑动连接,凹槽106内添加润滑油后滑动阻力小,因而水平角度调节更流畅;所述喷药箱107与移动板2之间、电机119与移动板2之间均设有减震板,可采用橡胶板或弹簧夹板,缓冲移动架1行进过程中的颠簸;所述移动架1上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01。本技术中与酸性氧化电解水直接接触的部分,如喷药箱107、连接件110、喷药管111等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预先电解氯化盐溶液获得pH2.0-3.0的酸性氧化电解水,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上述酸性氧化电解水加至喷药箱107中,压力泵108将药液经软管109、连接件110输送至喷药管111处,对水稻进行喷洒,喷药过程中,向上或向下推动连接件110,与转动套117连接的调节轴在第二转动座118内侧发生转动,继而喷药管111产生垂直方向上角度变化;另外,操纵方向杆202带动移动板2运动,移动板2的滑动件201以转轴104为中心在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包括移动架(1)、滚轮(103)、喷药箱(107)、喷药管(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包括底座(102),所述底座(102)的底部设有滚轮(103),移动架(1)的顶面一侧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转轴(104),转轴(104)侧面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移动板(2),移动板(2)朝向转轴(104)一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方向杆(202),移动板(2)远离转轴(104)一侧的底面固定有滑动件(201),所述滑动件(201)与底座(102)顶面滑动连接,移动板(2)朝向转轴(104)的一侧顶面设有喷药箱(107),喷药箱(107)侧面的出液口与压力泵(108)的进水端连通,压力泵(108)的出水端与软管(109)连接,软管(109)末端通过连接件(110)与喷药管(111)连接,喷药管(111)的中部套设有转动套(117),转动套(117)侧面与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侧面与第二转动座(118)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118)固定于定位板(116)上,所述定位板(116)下部与底座(10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包括移动架(1)、滚轮(103)、喷药箱(107)、喷药管(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包括底座(102),所述底座(102)的底部设有滚轮(103),移动架(1)的顶面一侧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转轴(104),转轴(104)侧面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移动板(2),移动板(2)朝向转轴(104)一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方向杆(202),移动板(2)远离转轴(104)一侧的底面固定有滑动件(201),所述滑动件(201)与底座(102)顶面滑动连接,移动板(2)朝向转轴(104)的一侧顶面设有喷药箱(107),喷药箱(107)侧面的出液口与压力泵(108)的进水端连通,压力泵(108)的出水端与软管(109)连接,软管(109)末端通过连接件(110)与喷药管(111)连接,喷药管(111)的中部套设有转动套(117),转动套(117)侧面与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侧面与第二转动座(118)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118)固定于定位板(116)上,所述定位板(116)下部与底座(10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稻曲病防治的电解水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管(111)朝向连接件(110)的一侧与限位套(11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112)内壁与限位轴(113)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静胡宇舟黄怡兵王娟胡定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珞格普润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