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118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1:0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周边区;多个子像素,位于显示区,该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多条第一电源线,位于显示区;第一电源总线,位于周边区,第一电源总线与多条第一电源线电连接;以及第二电源线,位于周边区且与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显示区的第二边界、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第二部分位于第一电源总线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第一电源总线和第二电源线的第二部分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公开可以减小不同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Display base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其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迅速发展,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屏和窄边框时代。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优的使用体验,全面屏、窄边框、高分辨率、卷曲穿戴和/或折叠等特征必将成为未来AMOLED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得显示面板更轻更薄以适应以后的折叠及卷曲产品,触控技术被开发出来。例如,该触控技术可以为FMLOC(FlexibleMultiLayerOnCell)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触控电极线与数据线或GOA信号线之间可能会发生信号干扰,导致显示不良。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以降低信号干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发光元件,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和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多条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所述第一边界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电连接;以及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周边区且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间隔开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靠近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二子部靠近所述第四边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周边区的多个触控电极线,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线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边界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边界和所述第三边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边界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为发送信号线,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为接收信号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被配置为向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提供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总线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源线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信号高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和连接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有源层,位于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栅极,以及位于所述栅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源极和漏极;所述连接电极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与所述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连接电极位于同一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所述第二导电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电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电部分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部分、所述第二导电部分和所述第三导电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分与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二导电部分与所述连接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三导电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极位于同一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四导电部分,所述第四导电部分与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位于同一层,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为一体形成的结构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源线上的无机保护层,其中,所述无机保护层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基板。在上述显示基板中,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多个子像素位于显示区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和位于发光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多条第一电源线位于显示区,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源总线位于第一边界远离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电连接。第二电源线位于周边区且与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显示区的第二边界、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第二部分位于第一电源总线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第一电源总线和第二电源线的第二部分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即,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覆盖在间隙上方。这样该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可以起到信号屏蔽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在间隙上方的信号线与在间隙下方的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在图1中的第一虚线框141内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示出在图1中的第二虚线框142内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示出图3中的结构省略触控电极线410和第二电极222后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图4中的结构增加第二电极222后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沿着图3中的线C-C'截取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示出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n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n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发光元件,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和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n多条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n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所述第一边界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电连接;以及/n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周边区且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n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第三边界和第四边界;
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发光元件,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和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
多条第一电源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所述第一边界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周边区,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电连接;以及
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周边区且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三边界和所述第四边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间隔开且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部靠近所述第二边界,所述第二子部靠近所述第四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周边区的多个触控电极线,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线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边界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边界和所述第三边界;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围绕所述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边界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俊董向丹何帆程博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