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以及白色LED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10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58
一种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包括基体,并在基体内设置发绿光的LED、发红光的LED和含有冷白光荧光粉的封装涂层;发绿色光LED和发红色光LED连接不同的电源,提供给发绿色光LED的电流和发红色光LED的电流比率为1:0.2~0.7,使得在向发红光的LED提供较低的电流时,不影响另一电源向发绿光的LED提供较高的电流,从而使得其亮度不下降;其既能在照明时减少蓝光,又能产生足够亮度、显色性、色温都接近于太阳光的自然白光,减少了使用者的视网膜细胞疲劳和机能下降。一种白色LED组件,包括若干如前所述的白色LED元件和线路基板,白色LED元件依次间隔固设于线路基板上,使其可作为照明灯具使用,白光LED元件的数量、配置等可根据所需光源的照度、形状等进行适当设计。

White LED components with two primary colors and low blue light and white L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以及白色LED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以及白色LED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开发了一种通过发蓝光的LED和黄色荧光体的结合来获得发白光的LED元件,通常是将黄色荧光粉与硅胶混合制成封装涂层并涂覆或灌封于发蓝光的LED表面,发蓝光的LED发出的一部分蓝色光线直接透过封装涂层,其余的蓝色光线通过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黄色光线,这两部分光线混合后在人眼的视觉下呈现白光。由于这种白光LED元件是使用一种发蓝光的LED获得的白光,因此可以通过多个发蓝光的LED相互靠近,来解决在获取白光时所产生的颜色不均匀的问题。然而,这种白光LED元件的白色光含有大量的蓝光,并且缺少波长600nm以上的发射光谱,因此容易引起视网膜细胞的疲劳和机能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显著减少蓝光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包括一截面为凹字形的基体,所述基体内的底面固设有一发绿光的LED和一发红光的LED,所述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上方设有一位于所述基体内的封装涂层,所述封装涂层由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混合制成;所述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在所述封装涂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冷白光荧光粉5~20%、透明树脂75~90%、光扩散剂1~10%;所述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分别连接不同的电源,供给所述发绿光的LED的电流和发红光的LED的电流的比率为1:0.2~0.7。具体地,所述透明树脂为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或氟树脂。具体地,所述光扩散剂为硫化锌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的技术效果是:(1)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与不同的电源相连,使得在向发红光的LED提供发光效率较低的电流时,不影响另一电源向发绿光的LED提供发光效率较高的电流,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亮度不下降(照度:700勒克斯或更高)。(2)在基体内设置发绿光的LED、发红光的LED和含有冷白光荧光粉的封装涂层,通过调整供给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的电流比率,当两者的电流比率为1:0.2~0.7时,既能在照明时减少蓝光,又能产生足够亮度、显色性、色温都接近于太阳光的自然白光,减少了使用者的视网膜细胞疲劳和机能下降。(3)通过利用发红光的LED来弥补缺少波长600nm以上的发射光谱的问题,将供给发绿光的LED的电流与发红光的LED的电流的比率设置为1:0.2~0.7时,能够减少白光中所包含的蓝光的比率,从而使照明灯具有良好的演色性(Ra演色性:80以上),得到可以接近太阳光的自然白色光(色温:4000~5000K)。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白色LED组件,包括若干如前所述的白色LED元件以及一线路基板,所述白色LED元件依次间隔固设于所述线路基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LED组件通过在线路基板上布置、安装多个白色LED元件,使其可作为照明灯具使用。白光LED元件的数量、配置等可以根据所需光源的照度、形状(灯型、荧光灯形)等进行适当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的发光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的发射光谱;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白色LED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1,包括一截面为凹字形的基体11,基体11内的底面固设有一发绿光的LED12和一发红光的LED13,发绿光的LED12和发红光的LED13上方设有一位于基体11内的封装涂层14,封装涂层14由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混合制成;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在封装涂层14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冷白光荧光粉5~20%、透明树脂75~90%、光扩散剂1~10%;发绿光的LED12和发红光的LED13分别连接不同的电源,供给发绿光的LED12的电流和发红光的LED13的电流的比率为1:0.2~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的发光原理是:发绿光的LED12发出的绿色光线与发红光的LED13发出的红色光线混合成产生黄色光线,一部分黄色光线直接透过封装涂层14,其余的黄色光线激发封装涂层14中的冷白光荧光粉,冷白光荧光粉被激发出来的光谱中有部分蓝色光线,这两部分光线混合后在人眼的视觉下呈现白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的技术效果是:(1)发绿光的LED12和发红光的LED13与不同的电源相连,使得在向发红光的LED13提供发光效率较低的电流时,不影响另一电源向发绿光的LED12提供发光效率较高的电流,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亮度不下降(照度:700勒克斯或更高)。(2)在基体11内设置发绿光的LED12、发红光的LED13和含有冷白光荧光粉的封装涂层14,通过调整供给发绿光的LED12和发红光的LED13的电流比率,当两者的电流比率为1:0.2~0.7时,既能在照明时减少蓝光,又能产生足够亮度、显色性、色温都接近于太阳光的自然白光,减少了使用者的视网膜细胞疲劳和机能下降。(3)通过利用发红光的LED13来弥补缺少波长600nm以上的发射光谱的问题,如图3所示,将供给发绿光的LED12的电流与发红光的LED13的电流的比率设置为1:0.2~0.7时,能够减少白光中所包含的蓝光的比率,从而使照明灯具有良好的演色性(Ra演色性:80以上),得到可以接近太阳光的自然白色光(色温:4000~5000K)。基体11材料可以采用聚碳酸面树脂、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ABS树脂、环氧树脂、酚酲树脂、丙烯酸树脂、PBT树脂或陶瓷等树脂材料制成。发绿光的LED12的发光层材料为氮化镓系化合物。发红光的LED13的发光层材料为铝、铟、镓、磷系,镓、砷、磷系或镓、铝、砷系化合物。冷白光荧光粉把发绿光LED12的一部分绿色光和发红光LED13的一部分红色光,吸收并将波长转换,从而发出荧光,可以使用含有铕、锰的活性碱土类奥尔特硅酸镁荧光体、含有铂的活性碱土类奥尔特硅酸镁荧光体或含有销的活性赛亚伦荧光体制成。具体地,透明树脂为光能穿透的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或氟树脂等,透明树脂具有电绝缘性,透明树脂优选为硅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截面为凹字形的基体,所述基体内的底面固设有一发绿光的LED和一发红光的LED,所述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上方设有一位于所述基体内的封装涂层,所述封装涂层由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混合制成;/n所述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在所述封装涂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冷白光荧光粉5~20%、透明树脂75~90%、光扩散剂1~10%;/n所述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分别连接不同的电源,供给所述发绿光的LED的电流和发红光的LED的电流的比率为1:0.2~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基色低蓝光的白色LED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截面为凹字形的基体,所述基体内的底面固设有一发绿光的LED和一发红光的LED,所述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上方设有一位于所述基体内的封装涂层,所述封装涂层由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混合制成;
所述冷白光荧光粉、透明树脂和光扩散剂在所述封装涂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冷白光荧光粉5~20%、透明树脂75~90%、光扩散剂1~10%;
所述发绿光的LED和发红光的LED分别连接不同的电源,供给所述发绿光的LED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夏林嘉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视爵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