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9921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从变电站基建开始,收集二次设备数据库,以二次回路为源头,构建信号与回路对应的快速查找系统,实现故障查找和分析功能,给出消缺意见,并进行缺陷分析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填补板块空白,在基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编码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二次设备信息的“即扫即用”,查找相同故障历史情况,与现场对照,提供最优参考解决方案,可大幅提高变电站调试、检修和改扩建等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Cloud management system of secondary equipment defect in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和投产,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台账、图纸、资料、报告等日常维护工作日益繁重,二次设备故障的发生更加频繁。在处理缺陷的同时,消缺的效率和消缺时间直接影响到设备甚至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此时,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检修管理手段在消缺效率和安全质量管控方面均凸显出了不足,日常维护工作堆积如山,无法及时更新,从而导致目前已经实现变电站二次回路及其所承载的信息的台账录入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缺陷无法实现同步更新和对比,在相同类型缺陷的消缺工作中,降低了消缺效率;二是无法根据相同装置的缺陷管理迅速给出缺陷处理意见,增加了消缺时间。因此,提出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它主要面向检修人员、运行维护人员、电力调度人员等相关技术人员,是二次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的必备工具。目前变电站暂无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相关的系统,故障复现和处理预判尚且属于空缺板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从变电站基建开始,收集二次设备数据库,以二次回路为源头,构建信号与回路对应的快速查找系统,实现故障查找和分析功能,给出消缺意见,并进行缺陷分析评价。本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填补板块空白,在基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编码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二次设备信息的“即扫即用”,查找相同故障历史情况,与现场对照,提供最优参考解决方案,可大幅提高变电站调试、检修和改扩建等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包括如下系统,S1、缺陷报送系统:由运行单位将识别统计的初步缺陷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进行信息采集并报送;S2、缺陷分析认定系统:根据缺陷报送系统中报送的初步缺陷信息,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缺陷原因、缺陷部位、缺陷严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筛查类似缺陷,并对缺陷进行检测与认定,疑似家族性缺陷推送至家族性缺陷分析管理模块,缺陷分析认定后最终形成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报告,并保存至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S3、缺陷处置系统:针对缺陷分析认定系统中的缺陷分析报告,制定缺陷处置方案,跟踪记录缺陷处置进度情况,完成处理的缺陷归档进入历史缺陷库;S4、缺陷分析评价系统:对缺陷整改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分析内容包括,已发生缺陷的原因综合分析、缺陷部位整体分析、缺陷严重程度整体分析、缺陷处理时间分析、缺陷发生率分析、缺陷消除率分析、消缺及时率分析;综合设备信息,形成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报告。作为优选,所述缺陷报送系统输入信息包括二次设备台账信息和设备缺陷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缺陷原因和缺陷部位;所述缺陷分析认定系统输入信息包括二次设备台账信息、设备缺陷信息和缺陷统计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疑似家族性缺陷、缺陷分析认定结论和缺陷分析报告;所述缺陷处置系统输入信息包括设备缺陷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缺陷处置方案、处置进度和历史缺陷库;所述缺陷分析评价系统输入信息包括二次设备台账信息和设备缺陷信息,输出缺陷包括缺陷分析评价结果和缺陷分析报告。作为优选,所述缺陷分析评价结果包含可靠性报告,所述可靠性报告包括在评价周期内同型号设备的加权平均缺陷评分μ、可靠性统计门槛值M、可靠性评分K1。作为优选,在评价周期内二次设备的加权平均缺陷评分μ按公式(1)计算,式中:单位:次/百台·评价周期μ——评价周期内同厂家同型号设备的加权平均缺陷评分;Q1——评价周期内同厂家同型号设备一般缺陷次数;Q2——评价周期内同厂家同型号设备严重缺陷次数;Q3——评价周期内同厂家同型号设备危急缺陷次数;A1、A2、A3为加权因子:一般缺陷A1=1;严重缺陷A2=2;危急缺陷A3=3;NS——同型号设备统计数量。在评价周期内二次设备的可靠性统计门槛值M按公式(2)计算,式中:单位:次/百台·评价周期M——可靠性统计门槛值;S1——历年全部二次设备一般缺陷次数;S2——历年全部二次设备严重缺陷次数;S3——历年全部二次设备危急缺陷次数;D1——评价周期覆盖时间(单位为月);Dj——第j台装置运行时间(单位为月)A1、A2、A3为加权因子:一般缺陷A1=1;严重缺陷A2=2;危急缺陷A3=3;N——全部二次设备统计数量。在评价周期内二次设备的可靠性评分K1按可靠性加权统计值S取值,可靠性加权统计值S按公式(3)计算,式中:S——可靠性加权统计值;μ——评价周期内同厂家同型号产品的加权平均缺陷评分;M——可靠性统计门槛值。作为优选,所述评价周期为12个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实现缺陷同步更新录入、查找和对比,在相同类型缺陷的消缺工作中,大大提高消缺效率;2、根据相同装置的缺陷管理迅速给出缺陷处理方案,便于迅速排除隐患,缩短断链消缺时间;3、所提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维护容易,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图;图3为缺陷报送输入输出接口图;图4为缺陷报送系统界面显示示意图;图5为缺陷分析认定输入输出接口图;图6为缺陷分析认定系统界面显示示意图;图7为缺陷处置输入输出接口;图8为缺陷处置系统界面显示示意图;图9为缺陷分析评价输入输出接口图;图10为缺陷分析评价系统界面显示示意图;图11为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实施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提供本专利技术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的运行方式是借助二次设备台账数据库、软件开发和编码技术等,当发生二次回路出现缺陷时,故障信息自动提交给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报送的缺陷信息分析缺陷原因和缺陷部位,并对缺陷进行分类统计;并根据缺陷信息和历史缺陷记录(包括同型号缺陷记录),可提供几种消缺方案,并记录消缺时间、进度;实现设备消缺后状态评估的量化,科学可靠地体现设备的运行状态。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流程组成:缺陷报送、缺陷分析认定、缺陷处置和缺陷分析评价,如图2,具体如下:①缺陷报送缺陷由运行单位初步识别统计的设备缺陷通过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移动终端扫描装置二维码进行信息采集并报送,如图3,系统界面显示如图4。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系统,/nS1、缺陷报送系统:由运行单位将识别统计的初步缺陷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进行信息采集并报送;/nS2、缺陷分析认定系统:根据缺陷报送系统中报送的初步缺陷信息,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缺陷原因、缺陷部位、缺陷严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筛查类似缺陷,并对缺陷进行检测与认定,疑似家族性缺陷推送至家族性缺陷分析管理模块,缺陷分析认定后最终形成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报告,并保存至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nS3、缺陷处置系统:针对缺陷分析认定系统中的缺陷分析报告,制定缺陷处置方案,跟踪记录缺陷处置进度情况,完成处理的缺陷归档进入历史缺陷库;/nS4、缺陷分析评价系统:对缺陷整改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分析内容包括,已发生缺陷的原因综合分析、缺陷部位整体分析、缺陷严重程度整体分析、缺陷处理时间分析、缺陷发生率分析、缺陷消除率分析、消缺及时率分析;综合设备信息,形成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报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系统,
S1、缺陷报送系统:由运行单位将识别统计的初步缺陷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进行信息采集并报送;
S2、缺陷分析认定系统:根据缺陷报送系统中报送的初步缺陷信息,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缺陷原因、缺陷部位、缺陷严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筛查类似缺陷,并对缺陷进行检测与认定,疑似家族性缺陷推送至家族性缺陷分析管理模块,缺陷分析认定后最终形成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报告,并保存至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
S3、缺陷处置系统:针对缺陷分析认定系统中的缺陷分析报告,制定缺陷处置方案,跟踪记录缺陷处置进度情况,完成处理的缺陷归档进入历史缺陷库;
S4、缺陷分析评价系统:对缺陷整改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分析内容包括,已发生缺陷的原因综合分析、缺陷部位整体分析、缺陷严重程度整体分析、缺陷处理时间分析、缺陷发生率分析、缺陷消除率分析、消缺及时率分析;综合设备信息,形成二次设备缺陷分析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报送系统输入信息包括二次设备台账信息和设备缺陷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缺陷原因和缺陷部位;所述缺陷分析认定系统输入信息包括二次设备台账信息、设备缺陷信息和缺陷统计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疑似家族性缺陷、缺陷分析认定结论和缺陷分析报告;所述缺陷处置系统输入信息包括设备缺陷信息,输出信息包括缺陷处置方案、处置进度和历史缺陷库;所述缺陷分析评价系统输入信息包括二次设备台账信息和设备缺陷信息,输出缺陷包括缺陷分析评价结果和缺陷分析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分析评价结果包含可靠性报告,所述可靠性报告包括在评价周期内同型号设备的加权平均缺陷评分μ、可靠性统计门槛值M、可靠性评分K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丁文周君杰谢露范禹邑何俊宏张西鹏谢光莉郑志远秦昕覃玲陈齐段俊李航张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璧山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