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30984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沿着拟合曲线计算能量加权相似系数进行信号识别,能够快速有效识别出微地震信号,已知的震相初至趋势的基础上,计算目标震相的剩余时差校正量,设定约束时窗可以有效避免低信噪比的道记录初至拾取出现较大的误差情况,提高初至拾取的效率和准确度,这对于改进压裂施工效率,提高油气藏改造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震相识别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非常规油气藏储层的渗透率极低,在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水平井和分段压裂进行储层改造。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力压裂过程,利用监测数据定位诱发微地震事件,根据破裂事件点的分布特征描述压裂裂缝发育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对评价压裂改造效果并优化后期压裂设计和井位布局有重要意义。微地震监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微地震事件识别及初至拾取是微地震震源定位的基础,而且初至拾取精度直接影响的事件定位、震源机制分析以及裂缝成像效果。微地震事件识别以有效信号和环境噪声的差异识别为基础,常用于信号识别的属性特征包括能量、偏振、频谱、统计和波形相似等方面。基于能量属性的长短时窗能量比(STA/LTA)方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并且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是微地震监测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基于单道能量特征在低信噪比事件的识别往往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基于波形相似特征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包括利用事件内道间波形相似的方法以及模板匹配识别的方法,能够提高低信噪比事件信号的识别能力,是目前微地震事件识别的重要手段。模板匹配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依赖波形模板的选取,而基于事件内道间波形相似的方法相比之下更具普适性的特点,但其存在计算效率低和规则干扰误拾率高的问题。微地震初至拾取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单道记录的方法和基于多道记录的方法。基于单道记录的初至拾取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信号的时频分布、瞬时属性、能量属性、偏振属性等来实现,应用在低信噪比实际数据时所得初至结果往往会出现个别道的误差较大。基于多道记录的互相关方法充分利用了道间记录的相似特征,能够提高初至拾取结果的质量。然而,当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或者存在多震相信号时,互相关函数的峰值不明显或者连续出现多个大小近于相似的峰值,此时最大值对应的时间并不能可靠地代表真正的目标震相位置,校正后的初至结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目标震相位置不可靠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建立到时曲线拟合公式;步骤2,沿着拟合曲线选取滑动窗口计算相似系数及叠加道能量,以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值作为微地震信号存在与否的依据;步骤3,基于最优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计算时差校正后各道记录的剩余时差,设定约束时窗,判断各道剩余时差校正量是否小于给定时窗大小;步骤4,叠加满足条件的剩余时差校正后的波形记录,在叠加道初至到时的基础上得到各道的准确初至到时,不满足约束条件的各道记录到时通过插值得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在利用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建立到时曲线拟合公式的步骤中,包括分析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规律,选用合适的拟合公式并给定拟合参数范围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初至曲线拟合公式为t=t0+K×dT×m其中t0为相对记录时刻,m为检波器号,K为拟合走时曲线参数,dT为采样时间间隔,K×dT可以视为道间时差。圆圈和三角形分别为P波S波初至信息,实线和虚线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结果。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沿着拟合曲线选取滑动窗口计算相似系数及叠加道能量,以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值作为微地震信号存在与否的依据的步骤中,包括:利用拟合曲线沿着时间轴在连续的地震记录上逐个采样点进行移动,同时通过拟合参数不断地修改曲线;在移动过程中计算出以不同走时曲线为起点的一定时窗范围内的多道相似系数,多道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为道数,P为拟合参数,分别为各道时窗的起点与终点,为时窗长度,Ax,Ay,Az分别为时窗内地震波三个分量的振幅,Sx,Sy,Sz分别为三个分量记录的多道相似系数;此时定义总多道相似系数为当拟合曲线接近真实初至时,有效微地震信号沿着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波形能量增强,随机噪声能量压制,所得叠加道表示为其中tm为拟合曲线初至时刻;预先给定一个能量加权相似系数的阈值,如果所得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大于阈值,则在微地震记录的相应时刻处附近存在一个有效的微地震信号且拟合曲线反映的是真实初至曲线趋势。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为了避免非微地震信号的误拾取,定义能量加权相似系数I计算公式为I=Eq·S其中指数q取值为0~1,E为沿着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的能量,计算公式表示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基于最优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计算时差校正后各道记录的剩余时差,设定约束时窗,判断各道剩余时差校正量是否小于给定时窗大小的步骤中,包括:通过震相识别得到震相时刻以及初至曲线趋势T(m);基于已得震相时刻以及初至曲线趋势叠加时差校正后的记录形成叠加道,求取叠加道与时差校正后的记录相对时差;设定约束时窗δT,判断各道时差校正量|ΔT(m)|是否小于δT。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叠加满足条件的剩余时差校正后的波形记录,在叠加道初至到时的基础上得到各道的准确初至到时,不满足约束条件的各道记录到时通过插值得到的步骤中,包括:叠加满足时窗约束条件的剩余时差校正后的波形记录,利用长短时窗能量比初至拾取方法可以得到最终叠加道的相对初至到时;满足约束条件的各道记录的准确到时可以公式T′(m)=T(m)+AT(m)+T0计算;不满足约束条件的各道记录到时通过对T′插值得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在得到各道的准确初至到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拾取结果进行验证的步骤,采用STA/LTA方法对实际数据进行初至拾取处理,并进行对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输入输出单元、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中的步骤。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到时曲线拟合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及初至拾取方法,沿着拟合曲线计算能量加权相似系数进行信号识别,能够快速有效识别出微地震信号(P波S波震相),已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利用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建立到时曲线拟合公式;/n步骤2,沿着拟合曲线选取滑动窗口计算相似系数及叠加道能量,以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值作为微地震信号存在与否的依据;/n步骤3,基于最优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计算时差校正后各道记录的剩余时差,设定约束时窗,判断各道剩余时差校正量是否小于给定时窗大小;/n步骤4,叠加满足条件的剩余时差校正后的波形记录,在叠加道初至到时的基础上得到各道的准确初至到时,不满足约束条件的各道记录到时通过插值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利用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建立到时曲线拟合公式;
步骤2,沿着拟合曲线选取滑动窗口计算相似系数及叠加道能量,以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值作为微地震信号存在与否的依据;
步骤3,基于最优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计算时差校正后各道记录的剩余时差,设定约束时窗,判断各道剩余时差校正量是否小于给定时窗大小;
步骤4,叠加满足条件的剩余时差校正后的波形记录,在叠加道初至到时的基础上得到各道的准确初至到时,不满足约束条件的各道记录到时通过插值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建立到时曲线拟合公式的步骤中,包括分析射孔记录的震相到时规律,选用合适的拟合公式并给定拟合参数范围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初至曲线拟合公式为
t=t0+K×dT×m
其中t0为相对记录时刻,m为检波器号,K为拟合走时曲线参数,dT为采样时间间隔,K×dT可以视为道间时差。圆圈和三角形分别为P波S波初至信息,实线和虚线为对应的线性拟合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震相识别初至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拟合曲线选取滑动窗口计算相似系数及叠加道能量,以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值作为微地震信号存在与否的依据的步骤中,包括:
利用拟合曲线沿着时间轴在连续的地震记录上逐个采样点进行移动,同时通过拟合参数不断地修改曲线;
在移动过程中计算出以不同走时曲线为起点的一定时窗范围内的多道相似系数,多道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为道数,P为拟合参数,分别为各道时窗的起点与终点,为时窗长度,Ax,Ay,Az分别为时窗内地震波三个分量的振幅,Sx,Sy,Sz分别为三个分量记录的多道相似系数;此时定义总多道相似系数为



当拟合曲线接近真实初至时,有效微地震信号沿着拟合曲线所得叠加道波形能量增强,随机噪声能量压制,所得叠加道表示为



其中tm为拟合曲线初至时刻;
预先给定一个能量加权相似系数的阈值,如果所得能量加权相似系数大于阈值,则在微地震记录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凯吉玉林郝玉芬胡光钟涛黄银闫秀梅舜豪胡泽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