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590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属于衣物编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a.纫针:将缝纫线穿入缝纫针;b.埋线:将皮草对齐进行缝纫,埋入张紧线;c.张紧:将张紧线拉紧;d.打结;对张紧线的端部进行打结,使张紧线的长度和皮草的缝纫长度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的皮草缝合后,皮草容易在自身的重力下发生变形,影响皮草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的问题,达到了能够防止皮草变形进而增加皮草美观以及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编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草是指利用动物的皮毛所制成的服装,具有保暖的作用,现在的皮草都较为美观并且价格较高也是不少消费者的消费对象。皮草为动物的皮毛制成,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皮草制成的大衣,在自身的重力下,容易发生变形,需要对皮草进行熨烫,故皮草的美观性造成影响,也对皮草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其通过a.纫针:b.埋线:c.张紧:d.打结;实现了能够防止皮草变形,增加了皮草的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纫针:将缝纫线穿入缝纫针;b.埋线:将皮草对齐进行缝纫,埋入张紧线;c.张紧:将张紧线拉紧;d.打结;对张紧线的端部进行打结,使张紧线的长度和皮草的缝纫长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皮草缝合的过程中,在皮草的缝隙中加入张紧线,张紧线不具有延伸性,在将张紧线的端部打结后,且张紧线的长度和皮草的缝合长度相同,进而能够对皮草起到限位的目的,防止皮草在自身的重力下产生变形,所以达到了防止皮草变形,提高了皮草美观性,还能够增加皮草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a中,纫针的过程中,将缝纫线拉长,使多余出来的缝纫线长度大于和皮草的缝纫长度,从而使多余出来的缝纫线做为张紧线埋入皮草的缝纫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纫线拉长做为埋入皮草的张紧线,方便快捷,方便张紧线的埋入,不用额外的加入的张紧线,提高工作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d中,将缝纫线的端部和张紧线的端部一起进行打结,使张紧线和缝纫线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线为缝纫线对折形成,现在张紧线和缝纫线的端部打结在一起,从而使张紧线的两端均和缝纫线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张紧线和缝纫线连接的更好,张紧线和缝纫线均不会和皮草分离,使皮草连接的更好且使皮草不会发生变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和步骤d中间加入步骤c1:采用表面光滑的挤压板,将皮草缝纫处压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草缝纫时,缝纫线会对皮草施力,使皮草向中间聚集,从而导致皮草的缝合处鼓起,现在用挤压板,将皮草压平,再将张紧线拉紧,从而使皮草的表面更加平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d后续增加步骤e.剪断:将张紧线多余的部分进行剪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线打结后,会存在多余的部分,多余的部分会对皮草的美观性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皮草穿戴的舒适度造成影响,将多余的线头剪除,能够提高皮草的美观性,还能够提高穿戴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缝纫线拉长的部分进行折叠,形成三股张紧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股张紧线具有更好的张紧线限位作用,进而能够更好的防止皮草发生变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三股所述的张紧线分别处于两片皮草之间和两片皮草之上,且穿过两片皮草的缝纫线环绕套在张紧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线被缝合线共同缝合在皮草上,进而能够增加张紧线和皮草的连接性,进而使张紧线能够更好的对皮草进行张紧,且张紧线位于皮草上,相比较处于两片皮草之间的张紧线,不会对皮草过大的拉扯力,避免对皮草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三股所述的张紧线相互连接的端部分别套在缝纫线两端的部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张紧线能够更好的缝纫线连接在一起,张紧线和缝纫线相互限制,从而使张紧线能够更好的对皮草进行张紧,避免皮草发生变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a.纫针:b.埋线:c.张紧:d.打结;在皮草的缝合处埋入了张紧线,张紧线能够对皮草的延伸性进行限制,进而实现了能够防止皮草变形,增加了皮草的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的目的;2.张紧线和缝纫线为同一根线,且张紧线和缝纫线的端部一起打结,能够使张紧线和缝纫线更好的连接在一起,避免张紧线和缝纫线的松散,还能够使张紧线更好的对皮草进行限制,避免在打结处张紧线和皮草发生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张紧线和缝纫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张紧线的分布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放大图。图中:1、皮草;2、缝纫线;3、张紧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纫针:将缝纫线2穿入缝纫针;选择粗细合适的缝纫线2,将缝纫线2穿入缝纫针的穿线孔内,为皮草1的缝合做好准备;且同时将穿过穿线孔的缝纫线2拉长,将拉长部分的缝纫线2做为张紧线3使用。b.埋线:将皮草1对齐进行缝纫,埋入张紧线3;将两片需要缝合的皮草1对齐放在缝纫机处进行缝合,且在缝合的过程中,将张紧线3埋入两片皮草1缝合的缝隙中,故在缝合的过程中,完成了张紧线3埋入皮草1的缝隙中。c.张紧:将张紧线3拉紧;在将两片皮草1缝合完成后,然后用手用力拉动张紧线3,使张紧线3拉紧,但是不会使皮草1的表面起褶皱,使张紧线3正好对皮草1施力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将缝纫线2拉出的部分折叠形成三股张紧线3,且三股张紧线3分别处于两片皮草1之间和两片皮草1上;第一股的张紧线3处于两片皮草1之间,沿着两片皮草1之间缝隙进行延伸,然后弯曲到两片皮草1其中之一形成第二股的张紧线3,第二股张紧线3在皮草1上延伸,到达另外一端后弯曲到另外一片皮草1上形成第三股张紧线3,第三股张紧线3沿着皮草1延伸到一端后和缝纫线2打结;并且两片皮草1上的张紧线3能够被缝纫线2固定在皮草1上;从而使张紧线3能够缝合在皮草上;三股张紧线3能够更好的对皮草1进行张紧,避免皮草1发生变形。如图3和图4所示,三股张紧线3能够更好的对皮草1进行限位;且三股张紧线3的两个弯曲部分分别处于两片皮草1缝隙的两端,所以三股张紧线3的弯曲处分别套在缝纫线2最两端的部分上,使张紧线3和缝纫线2能够相互限制,缝纫线2能够分担张紧线3的拉力,以及三股张紧线3中的两股缝合在皮草1上,能够减少张紧线3张紧时对皮草造成的损伤。c1:采用表面光滑的挤压板,将皮草1缝纫处压平,皮草1缝合的过程中,在缝合线的作用下,两片皮草1的连接处会向中间聚集凸起,影响皮草1的美观性,用光滑的挤压板压平,能够避免凸起,提高皮草1表面的美观性,还不会对皮草1的造成破坏。d.打结;对张紧线3的端部进行打结,使张紧线3的长度和皮草1的缝纫长度相同;在将皮草1缝合处的凸起压平后,然后对张紧线3的端部进行打结,且是将张紧线3和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纫针:将缝纫线(2)穿入缝纫针;/nb.埋线:将皮草(1)对齐进行缝纫,埋入张紧线(3);/nc.张紧:将张紧线(3)拉紧;/nd.打结;对张紧线(3)的端部进行打结,使张紧线(3)的长度和皮草(1)的缝纫长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纫针:将缝纫线(2)穿入缝纫针;
b.埋线:将皮草(1)对齐进行缝纫,埋入张紧线(3);
c.张紧:将张紧线(3)拉紧;
d.打结;对张紧线(3)的端部进行打结,使张紧线(3)的长度和皮草(1)的缝纫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纫针的过程中,将缝纫线(2)拉长,使多余出来的缝纫线(2)长度大于和皮草(1)的缝纫长度,从而使多余出来的缝纫线(2)做为张紧线(3)埋入皮草(1)的缝纫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草衣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缝纫线(2)的端部和张紧线(3)的端部一起进行打结,使张紧线(3)和缝纫线(2)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仁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佰力郎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