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角质层蜡质合成基因或其蛋白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遗传育种
,尤其涉及大豆角质层蜡质合成基因或其蛋白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大豆(Glycinemax)作为古老的农作物,具有重要的且特殊的经济价值,其对缺水较为敏感,且耐高温能力较弱。大豆在生育期遭遇干旱、高温、盐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是造成大豆减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育种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角质层对于植物最重要的作用是应对干旱的威胁,也具有防御机械损伤,抵抗病菌和昆虫的侵袭,阻挡紫外线等功能。角质层的显微结构分为角质和蜡质两层,蜡质在角质最表层形成蜡质晶体,渗透于网架状结构的角质中称之为内层蜡质。陆地植物角质层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体内水分的非气孔性蒸发,使得植物可以通过气孔开闭动态调节气体交换以及水势等。植物在不断进化过程中为应对环境变化角质层又衍生出一系列其他功能,如:是植物应对病原菌及昆虫胁迫的第一道物理屏障;最表面的蜡质晶体够阻止灰尘等在叶表皮的附着;屏蔽紫外线,减小紫外线损伤;作为表皮细胞的附属物在器官发育中起着决定边界的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如下I)~V)中的至少一种在调控植物蜡质形成中的应用;/nI)、GmGK1蛋白;/nII)、在GmGK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与GmGK1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nIII)、编码I)或II)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nIV)、在III)的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或相似功能蛋白的核酸分子;/nV)、能够调控I)~V)中的至少一种的水平或活性的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如下I)~V)中的至少一种在调控植物蜡质形成中的应用;
I)、GmGK1蛋白;
II)、在GmGK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与GmGK1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
III)、编码I)或II)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
IV)、在III)的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或相似功能蛋白的核酸分子;
V)、能够调控I)~V)中的至少一种的水平或活性的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GmGK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编码SEQIDNO:1所示蛋白的核酸分子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豆科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植物蜡质形成包括:调控蜡质晶体堆积,调控烷烃类物质形成和/或调控三萜类物质的形成。
5.一种促进植物蜡质形成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i)~v)中的至少一种: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献忠,杨素欣,高金珊,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