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504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烫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及其制备工艺。该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其中,分离层包括水性丙烯酸、水和乙醇。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丁铜、乙酸正丁酯和助剂。UV介质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乙酯、助剂和二氧化硅粉。由于可模压镭射信息层采用丙烯酸酯共聚合物的热塑性与热固化性的特性其防伪难度较大,透镜、浮雕的效果鲜艳、立体感强。并能通用于先剥离再固化与先固化再剥离这两种工艺,应用面广,且具有防伪力度高,不容易防冒的优点。该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A kind of cold pressed film for digital printing machin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烫膜
,具体涉及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发展与消费者观念的提升,普通数码印刷冷烫膜工艺的雷射效果,难以满足高端产品的需求,多功能性数码印刷冷烫膜工艺的开发,在立体感和金属质感方面,大大优于普通雷射。数码冷烫技术作为新型防伪技术,在标签与包装产业的应用也会愈发广泛。另外,现有技术的数码冷烫膜配方,因其配方工艺的局限性,在先剥离再固化与先固化再剥离的选择上,可能因为客户工艺的不同,而需选择两个配方,因此应用面比较窄。另外,现有技术的普通数码印刷冷烫膜配方工艺生产要求过于简单,目前大部分的工厂都能够生产普通数码印刷冷烫膜,防冒起来比较容易,起不到防伪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该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能够通用于先剥离再固化与先固化再剥离这两种工艺,因此应用面广,并且具有防伪力度高,不容易防冒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的制备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其中,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水性丙烯酸10%~15%水20%~30%乙醇55%~65%;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所述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优选的,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水性丙烯酸11%~14%水23%~28%乙醇58%~63%;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所述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更为优选的,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水性丙烯酸12%水26.9%乙醇61.1%;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所述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所述助剂为分散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分离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将配方量的水性丙烯酸和水混合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分离层的组合物;第二步,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往配方量的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助剂,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丁铜和乙酸正丁酯,然后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得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第三步,UV介质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往配方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中加入配方量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搅拌一定时间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二氧化硅粉和助剂,搅拌一定时间后,即制得UV介质层的组合物;第四步,制备冷烫膜:在PET烫金基材上涂布分离层的组合物以形成分离层,然后在分离层上经模压机利用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压印所需求图案的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再在可模压镭射信息层上涂布第三步制得的UV介质层的组合物,干燥后以形成UV介质层,即制得所述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步中,所述搅拌时间为5min~15min。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步中,往配方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中加入配方量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搅拌5min~15min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二氧化硅粉和助剂,搅拌20min~30min后,即制得UV介质层的组合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步中,在PET烫金基材上涂布分离层的组合物以形成分离层,然后在分离层上经模压机利用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压印所需求图案的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并于160℃~170℃干燥后,再在可模压镭射信息层上涂布第三步制得的UV介质层的组合物,110℃~120℃干燥后以形成UV介质层,即制得所述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其中,分离层包括水性丙烯酸、水和乙醇。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丁铜、乙酸正丁酯和助剂。UV介质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乙酯、助剂和二氧化硅粉。由于可模压镭射信息层采用丙烯酸酯共聚合物的热塑性与热固化性的特性先其防伪难度较大,不仅能达到普通的雷射效果,而且透镜、浮雕的效果上,比市场上现有的普通工艺制得的冷烫膜更加鲜艳不同,呈现出立体感,不管从设备或涂层、模压的工艺,均难以防造。并能提升产品包装立体感,使产品能在同类型的数码印刷产品中中熠熠如生、与众不同。(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能够通用于先剥离再固化与先固化再剥离这两种工艺,因此应用面广,并且具有防伪力度高,不容易防冒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的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环保,并能够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其中,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水性丙烯酸12%水26.9%乙醇61.1%;其中,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其中,助剂为分散剂。上述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分离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将配方量的水性丙烯酸和水混合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分离层的组合物;第二步,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往配方量的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助剂,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丁铜和乙酸正丁酯,然后搅拌10min后,制得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第三步,UV介质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往配方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中加入配方量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乙酯,搅拌10min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二氧化硅粉和助剂,搅拌25min后,即制得UV介质层的组合物;第四步,制备冷烫膜:在PET烫金基材上涂布分离层的组合物以形成分离层,然后在分离层上经模压机利用可模压镭射信息层的组合物压印所需求图案的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并于165℃干燥后,再在可模压镭射信息层上涂布第三步制得的UV介质层的组合物,115℃干燥后以形成UV介质层,即制得所述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实施例2。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其中,分离层包括以下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n其中,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n水性丙烯酸 10%~15%/n水 20%~30%/n乙醇 55%~65%;/n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PET烫金基材、分离层、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和UV介质层;
其中,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水性丙烯酸10%~15%
水20%~30%
乙醇55%~65%;
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所述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水性丙烯酸11%~14%
水23%~28%
乙醇58%~63%;
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所述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水性丙烯酸12%
水26.9%
乙醇61.1%;
其中,所述可模压镭射信息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所述UV介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分散剂。


5.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数码印刷机用冷烫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离层的组合物的制备:将配方量的水性丙烯酸和水混合后,再加入配方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分离层的组合物;
第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君岑尚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