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包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40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具有多个用于形成单独包装的单元,复合包装材料由内向外具有基层、印刷层和防水层,每个单元都具有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由两个单元上的部分结构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印有可识别码部分结构的复合包装材料,减少了对单独包装表面设计空间的占用面积,并且通过拼接位于不同单独单元上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形成完整的可识别码,增加了兑奖环节的趣味性。

Composite packag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包装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包装材料,尤其涉及用于液体饮料包装的复合包装材料。
技术介绍
液体食品,如牛奶和酸奶,以及半液体食品,如果汁,通常在小容积消费包装容器中销售。该包装容器用来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贯穿价值链而保护食品。这种包装容器由包装材料的连续卷形成,该材料卷可被切开以形成坯料,或者被纵向地密封以形成包装材料的管,然后在灌装内容物的同时密封成形,最终在折叠工位折叠成最终的包装的形状。对于液体或者半液体食品,目前的包装容器是由纸基复合包装材料制成的,该包装材料具有纸纤维芯并且该芯被一层或多层阻挡材料围绕,如聚合物涂层和/或金属膜,从而得到复合包装材料。该阻挡材料用来保护芯材料不与容纳的产品接触并且还保护产品不受围绕包装容器的气体和湿气的影响。现有的包装上通常会设置可识别码,消费者利用手机扫描可识别码,可以参与商家设定的兑奖、积分等活动。通常可识别码被完整地印刷在每个单独包装上,对于液体饮料包装来说,通常采用小容积的包装方式,完整的可识别码对产品表面空间的占用,使提供给产品表面的设计空间更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在每个形成单独包装的单元上仅印刷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具有多个用于形成单独包装的单元,复合包装材料由内向外具有基层、印刷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都具有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由两个单元上的部分结构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每个单元形成单独包装后的表面明显处或隐蔽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表面明显处为每个单元的横向或纵向折痕的边缘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表面明显处为每个单元形成单独包装后的顶部或底部的折叠角边缘处,或顶部折叠边的边缘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隐蔽处为每个单元形成单独包装后的折叠边向内折叠部分的边缘处,或折叠角除胶粘点外向内折叠部分的边缘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组装成的完整的可识别码是唯一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是喷印在每个单元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识别码为二维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基层为纸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基层上、防水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包装材料使得单独包装表面的可识别码减少了对表面设计空间的占用,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空间和灵活性,同时通过采用不同方式完成可识别码的拼接,增加了兑奖环节的趣味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由拼接后形成的一完整的可识别码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复合包装材料纵向折痕边缘处形成包装后的立体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复合包装材料纵向折痕边缘处形成包装并拼接为完整的可识别码的立体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材料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折叠角边缘处的立体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材料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折叠边边缘处的立体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材料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折叠边向内折叠部分的边缘处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包装材料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折叠角除胶粘点外向内折叠部分的边缘处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可识别码第一部分2-可识别码第二部分3-胶粘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示及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拼接后形成的一完整的可识别码结构示意图。一个完整并唯一的可识别码被分割为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两个部分被分别印刷在复合包装材料不同的单元上。进一步结合图2-图3来看,图2所示为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纵向折痕边缘处的立体图,图3是将如图2所示的两个成形包装并列放置在一起,使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所在位置对齐并位于同一平面(呈大约180度)时,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能被识读的可识别码。如图1所示,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之间即使相距一定距离也能够被识读设备识别。因此,将位于不同单独包装单元上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进行拼接时,即使由于成形包装两侧折叠角的存在,或者由于纸张厚度等因素,导致位于不同单独包装单元上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拼接时中间存在少量空隙(例如当可识别码为二维码时,可识别码的两个部分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个二维码像素格的边长),只要将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对齐并处于同一平面,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组成的完整的可识别码能够被识读设备识别。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复合包装材料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折叠角边缘处和折叠边边缘处时的立体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将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进行拼接前,需要先将成形包装上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所在折叠角或折叠边掀起,使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所在位置处于能够被拼接的状态。图6和图7所示为复合包装材料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表面隐蔽处的示意图。图6中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的折叠边向内折叠部分的边缘处;图7中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成形包装折叠角除胶粘点外向内折叠部分的边缘处,图7中当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折叠角的背面时,需要避开折叠角背面的胶粘点3,避免掀起折叠角时,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胶粘部分破损影响识读。为便于可识别码的拼接,将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单独包装放置在同一个包装组中,每个包装组中单独包装的数量可以为2,4,6……2n(n≥1,且n为整数)个不等,优选将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可识别码部分结构1和可识别码部分结构2设置在单独包装上的同一位置,比如都位于单独包装的折角边缘处,或者都位于单独包装的纵向折痕边缘处。或者,优选将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所在的复合包装材料采用相同的颜色印刷或采用相同的图案设计;或者在一个包装组中采用相同的颜色印刷能够拼接为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帮助消费者更方便的识别能够被拼接成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单独包装。此外,当能够拼接形成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两个单独包装上的不同位置时,优选在包装组的外包装上印刷拼接提示信息,如将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整可识别码的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二部分2在单独包装上的印刷位置以文字或图形方式示出,消费者购买后可以参照外包装上的拼接提示信息拼接出完整的可识别码。可识别码可以是二维码或者QR码。完整的可识别码信息、可识别码第一部分1和可识别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具有多个用于形成单独包装的单元,所述复合包装材料由内向外具有基层、印刷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都具有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由两个单元上的部分结构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包装材料,具有多个用于形成单独包装的单元,所述复合包装材料由内向外具有基层、印刷层和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都具有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由两个单元上的部分结构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识别码的部分结构位于每个单元形成单独包装后的表面明显处或隐蔽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明显处为每个单元的横向或纵向折痕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明显处为每个单元形成单独包装后的顶部或底部的折叠角边缘处,或顶部折叠边的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包装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纷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