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27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马达;壳体,包括头壳以及与头壳邻接,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底板,通过第一轴线可转动地与头壳连接,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具有最小切割位置和最大切割位置;回弹机构,至少包括设置在壳体与底板之间的压簧,用于使得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从最大切割位置运动到最小切割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回弹机构采用压簧提供回弹力,一方面满足了安规所规定的回弹到位和回弹次数的要求,另一方面压簧的尺寸也能被收容于底板与头壳所限定的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切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便携式切割机,如便携式电圆锯,通常包括切割片(锯片);用于驱动所述切割片的马达;位于所述切割片和所述马达之间的传动机构;壳体,包括用于收容所述切割片上半部分的头壳,与所述头壳邻接用于收容所述马达与传动机构的,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头壳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用于抵靠工件表面的底面和供所述切割片从中穿过的通孔。所述底板相对于壳体可在所述切割片未露出所述通孔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切割片至少部分的露出所述通孔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便携式电圆锯还包括回弹机构,用于使得所述底板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回弹机构通常选择扭簧来提供回弹力,扭簧设置在头壳与底板之间,位于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前方。受限于电圆锯底板与头壳间的有限空间,其能收容的扭簧尺寸是有一定上限的。而具有该上限尺寸的扭簧所提供的回弹力并不能使对应的电圆锯符合安规的要求。安规明确规定了电圆锯必须能够回弹到位。即,当将位于最大切割位置的电圆锯的底板放置在水平设置的工件台面后,松开电圆锯,电圆锯的底板必须能够从最大切割位置回弹到切割片未露出通孔的最小切割位置,并且在整个回弹过程中,切割机不倾覆,底板作为唯一支撑;同时回弹到位的次数必须达到5万次。也就是说,现有的采用扭簧提供回弹力的电圆锯不能满足安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满足安规要求,又结构紧凑的便携式切割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包括用于收容切割片上半部分的头壳和与所述头壳相邻接的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马达,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切割片旋转;底板,通过平行于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头壳连接;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最小切割位置和最大切割位置之间运动;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回弹机构,当将位于所述最大切割位置的所述底板放置在水平设置的工件表面后松开所述切割机,所述回弹机构能够使所述底板从所述最大切割位置运动至所述最小切割位置,所述回弹机构至少包括压簧。优选的,所述压簧的线径范围在1-3㎜之间。优选的,所述压簧的中径范围在10-30㎜之间。优选的,所述压簧和所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切割片的同一侧。优选的,定义穿过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且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重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两侧。优选的,定义穿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具有靠近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侧以及远离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二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优选的,定义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为支撑面,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压簧连接的为第一连接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压簧连接的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支撑面的夹角范围在30°至120°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夹角之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包括用于收容切割片上半部分的头壳和与所述头壳相邻接,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马达,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切割片旋转;底板,通过平行于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头壳连接,所述底板设有供所述切割片从中露出的通孔;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切割片未露出所述通孔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切割片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通孔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压簧,定义穿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具有靠近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侧以及远离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二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优选的,所述回弹机构提供的弹性力相较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力矩大于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重力相较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力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壳体,包括用于收容切割片上半部分的头壳和与所述头壳相邻接,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马达,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切割片旋转;底板,通过平行于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头壳连接,所述底板设有供所述切割片从中露出的通孔;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切割片未露出所述通孔的最小切割位置和所述切割片露出所述通孔的最大切割位置之间运动;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提供的弹性力相较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力矩大于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重力相较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力矩,所述回弹机构至少包括压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切割机,选用压簧来提供回弹力。因压簧的结构以及受力形式,一方面满足了安规的回弹到位以及可用次数5万次的规定;另一方面满足安规的压簧的尺寸较小,能够被设置在壳体前侧,使得整体布局更为合理,紧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立体图,其中底板处于切割片未露出通孔的最小切割位置;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切割机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切割机的立体图,其中底板处于切割片露出通孔的最大切割位置;图4为图1所示便携式切割机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便携式切割机在最大切割位置时的立体图及其受力简图;图6为图1所示便携式切割机在最小切割位置时的立体图及其受力简图;图7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压簧的正视图;其中:10.便携式切割机12.壳体14.切割片16.底板26.握持部36.枢转轴18.开关28.激光发射器F-F:第一轴线20.工具驱动轴30.底板底部38.十字定位件H-H:轴线32.底板侧壁40.定位凸起22.头壳34.压簧具体实施例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10,包括壳体12,收容在壳体12内的马达(图中未示出),位于壳体12内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切割片14的传动组件(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壳体12上并能够相对于壳体12转动的底板16,以及位于壳体12上控制马达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n壳体,包括用于收容切割片上半部分的头壳和与所述头壳相邻接的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n马达,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切割片旋转;/n底板,通过平行于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头壳连接;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最小切割位置和最大切割位置之间运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回弹机构,当将位于所述最大切割位置的所述底板放置在水平设置的工件表面后松开所述切割机,所述回弹机构能够使所述底板从所述最大切割位置运动至所述最小切割位置,所述回弹机构至少包括压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
壳体,包括用于收容切割片上半部分的头壳和与所述头壳相邻接的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
马达,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切割片旋转;
底板,通过平行于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头壳连接;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最小切割位置和最大切割位置之间运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回弹机构,当将位于所述最大切割位置的所述底板放置在水平设置的工件表面后松开所述切割机,所述回弹机构能够使所述底板从所述最大切割位置运动至所述最小切割位置,所述回弹机构至少包括压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线径范围在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中径范围在10-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和所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切割片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定义穿过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且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便携式切割机的重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定义穿过所述第一轴线且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具有靠近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一侧以及远离所述切割片的旋转轴线的第二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为支撑面,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压簧连接的为第一连接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压簧连接的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支撑面的夹角范围在30°至120°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响亮吉绍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