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逃生救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救生
,特别涉及一种高空逃生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在城市里越来越密集,高层火灾的问题也愈发频繁,相应的,高层火灾的逃生也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高层火灾逃生时,有人多棘手问题,例如,高于33层的建筑设有逃生防火层,建筑出现火灾时,建筑内人员可以躲避进入防火层,等待救援人员解救,但是如果被困人员因火势太大无法抵达逃生防火层,被困人员如何逃生,或者低于33层的中高层建筑没有逃生防火层,当大厦出现火灾时,被困人员如何逃生。面对高层火灾逃生,很多人会想到降落伞,但是传统降落伞包的开伞需满足下降的高度要求,传统降落伞包在自由落体运动一定距离后才能开伞,开伞速度慢,在城市中高层建筑逃生时,很可能自由落体运动的距离就等于中高层建筑的高度,导致逃生人员已经落地但是降落伞还未打开,无法对人员逃生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传统降落伞包不可用于城市的中高层建筑逃生。目前火灾严重的情况下的逃生工具市场属于空缺的状态,没有一款有力的产品能够在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之下,帮助被困人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逃生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伞体(1),所述伞体(1)上设置有通孔;/n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高压气瓶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包括支撑座(2)和伞骨(3),/n所述支撑座(2)用于供被困者乘坐,/n所述伞骨(3)的上端与所述伞体(1)连接,所述伞骨(3)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所述伞骨(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座(2)连接,所述伞骨(3)自所述支撑座(2)呈放射状向斜上方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逃生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体(1),所述伞体(1)上设置有通孔;
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高压气瓶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包括支撑座(2)和伞骨(3),
所述支撑座(2)用于供被困者乘坐,
所述伞骨(3)的上端与所述伞体(1)连接,所述伞骨(3)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所述伞骨(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座(2)连接,所述伞骨(3)自所述支撑座(2)呈放射状向斜上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逃生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包括:
环形座(21),所述环形座(21)与所述伞骨(3);
支撑脚(22),所述支撑脚(22)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脚(22)与所述环形座(21)连接,所述支撑脚(22)自所述环形座(21)呈放射状向斜下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逃生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和所述环形座(21)的连接位置,与所述伞骨(3)和所述环形座(21)的连接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逃生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囊(4),
所述第二气囊(4)罩设在所述支撑脚(22)上且与所述环形座(21)连接,
所述第二气囊(4)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排气阀门(41)。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