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冷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变换装置,特别涉及具有电力缓冲电路的直接型电力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直接型电力变换装置,公知有如下结构,其中,具有:进行交流/直流变换的变流器;进行直流/交流变换的逆变器;连接变流器和逆变器的直流电源线对;以及在与直流电源线对之间交换电力的电力缓冲电路。该电力缓冲电路包含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放电电路具有电容器和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对可否从该电容器向直流电源线对放电进行控制。充电电路具有电抗器和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对是在该电抗器中蓄积能量、还是以蓄积的能量向放电电路的电容器充电进行控制。以下,具有这种结构的直接型电力变换装置被暂称为“带电力缓冲器的电力变换装置”。对于带电力缓冲器的电力变换装置而言,还公知有在变流器与直流电源线对之间设置有低通滤波器的结构。这种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进行了介绍。与将低通滤波器设置在变流器的前级(交流电源侧)的情况相比较,在变流器与直流电源线对之间设置低通滤波器的结构在降低形成该低通滤波器的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这方面是有利的(例如参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201,202),其中,所述电力变换装置(201,202)具有:/n变流器(2),所述变流器(2)与交流电源(1)连接,进行交流/直流变换;/n直流电源线对(LH,LL),所述直流电源线对(LH,LL)与所述变流器的输出侧连接;/n充电电路(41),所述充电电路(41)具有在所述直流电源线对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1电抗器(L4)以及第1开关(S1),经由所述第1开关从所述直流电源线对接受电力并利用蓄积在所述第1电抗器中的能量对第1电容器(C4)进行充电;/n放电电路(42),所述放电电路(42)具有在所述直流电源线对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所述第1电容器以及第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30 JP 2017-106358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201,202),其中,所述电力变换装置(201,202)具有:
变流器(2),所述变流器(2)与交流电源(1)连接,进行交流/直流变换;
直流电源线对(LH,LL),所述直流电源线对(LH,LL)与所述变流器的输出侧连接;
充电电路(41),所述充电电路(41)具有在所述直流电源线对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1电抗器(L4)以及第1开关(S1),经由所述第1开关从所述直流电源线对接受电力并利用蓄积在所述第1电抗器中的能量对第1电容器(C4)进行充电;
放电电路(42),所述放电电路(42)具有在所述直流电源线对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所述第1电容器以及第2开关(Sc),利用经由所述第2开关的所述第1电容器的放电,向所述直流电源线对施加电力;以及
逆变器(5),所述逆变器(5)对所述直流电源线对之间的第1电压(Vdc)进行直流/交流变换,并向负载(6)输出交流电流(Iu,Iv,Iw),
在第1方向(Q1)上的第1位置(P1),沿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Q2)依次排列配置有所述变流器、所述第1开关、所述第2开关以及所述逆变器,
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位置不同的第2位置(P2),沿所述第2方向依次排列配置有所述第1电抗器以及所述第1电容器,
所述第1电抗器和所述变流器的组、以及所述第1电容器和所述逆变器的组中的至少任意一组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201,202),其中,
所述第1电抗器沿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变流器或所述第1开关排列配置,
所述第1电容器沿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逆变器或所述第2开关排列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电路(41)还具有二极管(D40),对所述第1电容器(C4)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流过该二极管(D40),
所述二极管在所述第1位置(P1),沿所述第2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冈诚康,石关晋一,小寺圭人,藤原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