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有在制冷机和空调机等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制冷剂的冷凝过程中,通过使成为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对象的冷却流体与制冷剂的热交换流体彼此进行逆流,从而使热交换效率提高。例如,在风冷的情况下,冷却流体是周围的空气。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0917号公报然而,在制冷剂的冷凝过程中,即使温度梯度产生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与冷却流体是逆流,若维持低负荷运转、或持续提高在冷凝器中的热交换性能,则饱和液体温度会变得比冷却流体的温度低。此时,制冷剂在冷凝过程的途中成为与冷却流体几乎相同的温度,因此不能进行进一步的热交换,在不能成为饱和液体的状态下从冷凝器流出。其结果,不能发挥充分的加热能力或冷却能力,从而导致制冷性能的降低。存在尽管提高了热交换性能,但性能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了非共沸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制冷剂回路,其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供非共沸混合的制冷剂循环;和/n温度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成为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却流体的温度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制冷剂回路,其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供非共沸混合的制冷剂循环;和
温度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成为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却流体的温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冷凝器而言,所述制冷剂的流动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为逆流,并且使所述饱和液体温度成为向所述冷凝器流入的所述冷却流体的该冷凝器的入口侧的温度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压力测定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减压装置之间,测定所述制冷剂的压力,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使用所述压力测定单元的测定结果来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通过调节所述减压装置的开度来控制所述饱和液体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具有贮液器,该贮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减压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温度测定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贮液器之间,测定所述制冷剂的温度,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智隆,有井悠介,森田久登,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