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压自变励开关磁阻发电机变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抬升电压、少开关管、自励变励磁的开关磁阻发电机变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领域,变流系统是其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关键部分,而在开关磁阻电机变流系统中,开关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控制的复杂度、开关损耗大小、开关保护容量等等,自然,完成同样功能前提下,越少的开关管用量越好,一般来说会降低成本和控制复杂度,并减小损耗提高效率。作为开关磁阻发电机,传统方式下其发出的电能端即发电电压往往不能满足负载侧的需要,一般需要增加专门的电压抬升电力电子装置实现,自然增加了成本和控制与结构的复杂度,并降低可靠性,并且,在某些领域,对发电电压的要求变化区间较大,或者需要不同等级的发电电压输出才能更好的适应负载侧需求。根据开关磁阻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作为发电机工况运行时,和电动工况时相反,工作中的相绕组电流在发电工况结束时必须降至零,否则将进入电动工况下运行,势必降低系统性能尤其是发电效率降低,在业界,绝大多数场合下,是根据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压自变励开关磁阻发电机变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七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所述第一开关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相绕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相绕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压自变励开关磁阻发电机变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第七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十一二极管、第十二二极管、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所述第一开关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相绕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相绕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相绕组一端,第一相绕组另一端连接第二相绕组另一端、第三相绕组另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阳极、所述第一电容器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第一电容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一端和二次侧绕组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第一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所述第二电容器一端,第一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一端,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阳极,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第四电容器另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第四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一端、所述第一电感一端,第一开关管阳极连接第二开关管阳极、第三开关管阳极、所述第七电容器一端、所述第十二二极管阴极,第四开关管阴极连接第二电容器另一端、第三电容器另一端、第五电容器另一端、第七电容器另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阴极、所述第八开关管阴极、所述第九开关管阴极、所述第六电容器一端、所述第九二极管阳极、所述第十一二极管阳极,第一电感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阳极、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所述第七二极管阳极,第五二极管阴极连接第六电容器另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阳极、所述第七开关管阳极,第六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五开关管阴极、第六开关管阳极、所述第二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一端,第七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七开关管阴极、第八开关管阳极、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冠群,邬舒宁,浪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